房地産資訊聯網4年進展成謎:基礎數據總出不來
- 發佈時間:2014-11-06 08:26: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晶
如果從2010年算起,房地産資訊聯網已經建設了4年,但這個工程究竟完成了多少,至今依然是謎。
10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貼出該部副部長齊驥在近日召開的一個會議上的講話。講話中提到,山東、內蒙古基本實現了全省區房地産資訊聯網。
按照這個説法,到目前為止,全國只有上述兩個省區實現了各自省區範圍內的房地産資訊聯網,其餘省、自治區、直轄市尚未完成這項工作。
模糊的資訊公開
不得不説,房地産資訊聯網建設推進並不順利。
“這次會議,一開始還計劃邀請部分媒體參與報道,但最終還是決定閉門開會。”一位接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人士告訴記者,謝絕媒體參與,可能就是擔心會議內容太過敏感。
這個會議名為全國房地産交易市場管理座談會暨濟南創新服務安居惠民工作現場會,召開時間是10月15日。
在這個會議上,北京、天津、瀋陽、上海等城市的官員分別發言,就各自城市在房地産交易管理上的經驗與全國的同行分享。
齊驥在這次會議上歸納出了近年來各地在房地産交易管理工作上取得的四點新成績、新進展,其中就有資訊化建設增強的內容。
按照齊驥的講話,全國658個城市全部建立了房地産交易登記資訊系統。哈爾濱、鄭州、深圳等許多城市,實現了以樓盤表為基礎的全業務流程資訊化監管;北京市建立了房屋全生命週期管理平臺;上海、天津等城市實現了地、樓、房一體化管理;杭州、南京等地的住建、國土、規劃、財政、地稅等多部門建立了業務數據介面,實現了資訊互聯互通。
但是,只有山東、內蒙古基本實現了全省區房地産資訊聯網。
這番講話,一直到10天之後才公佈。“房地産資訊聯網是這幾年非常敏感的話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此也很謹慎,所以這個會議一直拖了很久才公佈了部分內容。”上述接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人士告訴記者,房地産資訊聯網這件事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至今還很模糊。
從公開渠道看,針對房地産資訊聯網,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一直少有主動資訊發佈。
2010年6月24日,在青島召開的“加快推進全國個人住房資訊系統建設會議”上,同樣是齊驥,針對這個問題有過一次講話,對個人住房資訊聯網作出了三階段的規劃,按照這個規劃,要在2013年12月底初步實現部、省、市系統聯網,基本建立全國個人住房資訊系統。
但這個規劃並沒有如期完成。
今年3月,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齊驥曾表示,國務院2013年提出在“十二五”末(2015年底)設區城市要基本實現全國個人住房資訊系統聯網。
“已經有兩個省區實現全省區的房地産資訊聯網,説明距離全國聯網就不遠了。”一位地方住建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障礙重重。
基礎數據為何總是出不來
看了齊驥的講話,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汪利娜很是困惑:這種關乎房地産全行業的基礎數據為什麼總是出不來?
“不是説已經有40個城市的個人住房資訊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網了嗎,各個城市之間的資訊聯網應該很簡單,為什麼只有兩個省區實現了省區內的聯網?”汪利娜説。
按照今年3月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齊驥的説法,在2013年的上半年,已基本上實現了全國40個房地産市場重點監測城市個人住房資訊系統與住建部的聯網。
那麼,是否“房地産資訊聯網”與“個人住房資訊聯網”是不同的概念?
“應該是一回事吧。”汪利娜告訴記者,2010年提出要建設資訊聯網,當時有兩個目的,一是為房産稅徵收做準備,二是為了全面摸清房地産市場的情況,多少戶人家對應多少套房子,從而對調控進行精準設計。
作為房地産研究的專家,多年來,汪利娜一直苦惱,找到不到房地産資訊的基礎數據。
全國有多少套房子,對應多少戶人家,每年的房地産投資有多少,新開工有多少,竣工有多少,銷售有多少,土地流轉情況等等資訊,對國內的房地産研究者來説都難以獲取。
“國家統計局每個月只公佈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資訊,更多詳細的數據並不公開。”汪利娜説,國家統計局其實有一個40個重點城市的房地産資訊統計,但並不公開,要想獲得需要購買。
這些年,為了拿到這些數據,汪利娜總是輾轉多個渠道從一些企業獲得相應的數據。
在汪利娜看來,這樣的資訊不公開實在讓人費解。“美國1.2億套住房,對應3.6億人口,1億多的家庭,差不多1戶對應1.1套住房,這些數據都是公開的。”
汪利娜不能明白的是,在中國,房地産的數據到底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掌握還是統計局掌握,不管哪個部門掌握,為什麼總是不能公開。
“也許很多城市的房地産資訊都已經聯網了,只是政府部門不願意對外説,那不願意對外説的理由就很令人費解。”汪利娜説。
接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人士告訴記者,這幾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直在下力氣推房地産資訊聯網,但只做不説,外界並不了解這項工作到底進展到哪個地步。
這種只做不説不僅讓研究者發愁,讓一些房地産行業的從業者也感到不便。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胡景暉告訴記者,這種基礎數據的缺失對企業戰略制定是有影響的。
“比如我要規劃明年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戰略,我需要大致估算出明年的交易量有多少,科學的公式是有的,但恰恰缺少二手房的基數。”胡景暉説。
儘管從事這個行業已經20年,胡景暉對北京的住宅存量依然心裏沒底,他看到過600萬套的數據,還看到過850萬套的數據,到底哪個數據是真的,並不確定。
“沒有這些數據,什麼事都是摸著黑做。”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
哪些因素阻礙資訊聯網
按照2010年的規劃,個人住房資訊聯網建設分三階段進行。
2010年6月~2010年8月底,為前期準備的第一階段,各省轄市需要制定完善市級系統建設方案,明確統一系統平臺、實現數據全覆蓋的具體措施,並將方案報省裏備案。省(區)裏制定省級系統建設方案,並將方案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
到2012年年底之前,為組織實施的第二階段。40個重點監控的城市,要完成市與主城區的數據整合,滿足二套房等宏觀調控政策的查詢需要,完成轄區內所有區縣數據整合,全面加快房地産紙質檔案數字化工作。其他省轄市要在2012年6月底前完成上述工作。
第三階段為全國網路開通運作階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底初步實現部、省、市系統聯網,基本建立全國個人住房資訊系統。
如果以今年10月15日齊驥的講話來判斷,上述規劃顯然完成的不盡如人意。
40個重點監控的城市完成了與住建部的資訊聯網,但全國個人住房資訊系統的建立被推遲到了2020年。省級資訊系統建設中,齊驥只提到山東、內蒙古兩省區基本實現全省區房地産資訊聯網,其餘省份看起來並未如期完成聯網。
“一兩年內基本不太可能有大的進展。”張大偉告訴記者,房地産資訊聯網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不僅是系統建設,還需要將歷史數據電子化錄入,這些需要很長時間。中國房地産市場中,住宅權屬太多,怎麼統計,由誰統計都是個問題。
這確實是重要的客觀原因。商品房、房改房、央産房、經濟適用房、兩限房、軍産房、自住型商品房等類型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份額,其統計的難度不言而喻。
“這十幾年中國的房地産市場發展得太快,大家的精力都放在了開發建設和銷售上,相關的數據資訊整理滯後很多,再加上房地産資訊聯網的規則一直不明朗,一些地方政府擔心數據聯網會造成負面影響。”胡景暉説,這樣一來,聯網的速度自然就快不起來。
實際上,2013年實現40個城市的個人住房資訊聯網,也僅僅是新增住房資訊的聯網,存量房的資訊聯網依然沒有完成。
2010年6月,全國個人住房資訊系統聯網工作啟動,提出3年規劃任務。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提出要建設城鎮個人住房資訊系統。
2013年上半年,基本實現全國40個房地産市場重點監測城市與住建部的聯網。
2013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由國土資源部承擔任務,建立不動産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推動建立不動産登記資訊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2014年3月16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公佈,提出在6年內實現全國住房資訊聯網。
“技術上實現聯網並不困難,但為什麼總是實現不了?”汪利娜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