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從半年沒業績到半月賣兩套 新政下樓市上演U形反彈

  • 發佈時間:2014-10-23 08: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經過半年的築底後,在新政的刺激下,樓市成交量再次迎來了復蘇,根據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反饋,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以及土地市場均迎來銷售的大好時機,其中二手房市場最為火爆,在連續多月徘徊在8000套月成交量後,不少仲介機構透露,進入10月後的成交量已經接近1.6萬套,10月有望成為今年樓市轉暖的標誌月份,新房市場也同樣出現了成交量明顯上漲的勢頭。

  最艱苦期熬過

  “新政前後真如冰火兩重天。”日前位於東四環百子灣區域的某仲介人員小張向北京商報記者吐露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感受。

  “從今年3-9月一直就拿基本工資,沒有成交一套房。”小張無奈地表示,而其透露2013年他們的區域經理的年收入接近200萬元。

  “9·30”新政之後,市場的轉暖速度讓人震驚,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小張就賣出了金都心語兩套商住房,而且後面還有好多客戶在諮詢新的房源。

  從半年沒賣出一套房到半月賣出兩套房,小張的境況與目前市場趨於一致。中原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10月截至19日,北京二手房網簽數據僅為2750套,但一位業內人士卻透露目前的簽約量已經接近1.6萬套。

  不管最終的成交數據是多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二手房市場回暖速度令人咋舌,不過二手房漲價的現象還未出現。

  “目前區域內金都杭城的住宅價格在3.9萬元/平方米,金都心語的商住房價格在2.8萬元/平方米左右,個別房源甚至低至2萬元/平方米,從今年3月房價開始下跌後,區域內的房價一路走低,相比去年高位時的4.5萬元/平方米有著很大的差距。”小張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即使新政落地房價依然缺乏上漲動力。“目前一些官員的拋房案例很多。”他補充道。

  新房搶佔窗口期

  對於新房市場而言,新政落地給了項目跑量的窗口期。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上周(10月13日-10月19日)北京共有10個樓盤集中入市,分別為兩個剛需項目藍光·星華海悅城和首開·香溪郡;五個中高端改善型項目金隅翡麗·藍爵堡、遠洋·傲北、天潤香墅灣1號、泛海國際以及中冶德賢公館;旅遊項目龍湖·長城源著以及兩個自住房項目恒大禦景灣和中鐵建原香嘉苑。10個樓盤項目累計新增供應3879套,環比大漲近6倍。

  成交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北京新房簽約量已達4228套,成交量出現了明顯上漲。

  “從黃金周開始,項目的來電來訪量有了顯著提高。”領秀·翡翠山項目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項目位於西五環,一直以來由於優越的區域環境以及超越市場同層級項目的産品力而備受市場關注,積累了大量客戶,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客戶受限于資格問題無法購買。“自房貸新政出臺後,這部分客戶的資格問題就解決了,再加上之前有所猶豫的客戶,很多也決定提前出手。累加下來,10月項目的銷售成績預計會更好。”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一方面,“取消三套限貸令、取消外地人限貸令以及二套房‘認貸不認房’”等新政措施,釋放了目前市場上一批有能力卻無資格的置業需求;另一方面,房貸新政作為央行的救市信號,無疑為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市場的觀望情緒,促使一批之前處於猶豫狀態的置業者出手。

  “從年初開始,我就一直關注這個項目。”領秀·翡翠山項目銷售現場一位購房者表示,“目前新政剛剛落地,各個項目全在積極的跑量去庫存,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買房時機,同時該項目品質在周邊項目中比較優勢,並配有人大附中等優質資源。”

  “較大的銷售壓力是促使房企積極推行平價走量銷售策略的主要原因。”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市場冷淡,多數項目銷售情況並不理想,未能完成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所以剩下的幾個月銷售壓力較大,其中上市公司尤甚。“平價走量策略在減輕房企銷售業績壓力的同時,也為改善型置業群體打開了購房窗口,有相應需求的購房者不妨加以考慮。”

  市場信心恢復

  在新政執行的半個月時間內,不僅北京成交量開始回暖,全國多數主要城市也表現出上升趨勢。

  10月20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12日-18日的一週,受監測的全國20個主要一二線城市住宅合計簽約面積環比回升45%。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大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漲幅分別達到133.95%、77.99%、69.06%、50.77%,一線城市整體漲幅達到80%。該機構稱,絕大多數城市成交上漲,隨著成交持續回暖,幾大代表性城市庫存總量在繼續下降,去庫存化壓力有所緩解。

  “10月市場在持續升溫,國慶長假後,中原地産監測的54個城市成交量已經連續三周呈上漲之勢。”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信貸鬆綁政策對市場影響正在逐漸體現。“儘管樓市的網簽數據並未出現明顯改觀,但由於其滯後原因,並不能適時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

  業內普遍認為,大部分城市的樓市成交量得以回升,緣於此前的“限購鬆綁”效應以及央行的信貸放鬆政策。

  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北京的土地市場開始轉暖。儘管潭柘寺地塊以底價被京投銀泰收入囊中,但是在10月21日當天北京市土地市場還是入賬50.5億元,與節前孫河地塊流拍形成了鮮明對比。

  業內人士預計,伴隨著市場成交量的恢復,未來房企入市拿地的積極性將進一步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