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房産 > 正文

字號:  

中國百城房價跌幅擴大 “救市升級”效果難料

  • 發佈時間:2014-10-01 14: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 周銳)自5月份結束持續兩年的逐月上漲後,中國百城房價“掉頭”持續下探。雖然“限購令”鬆動曾帶來短期反彈,房企也拿出五花八門的行銷招數,但樓市降溫態勢並沒有就此止住,百城房價九月份繼續下跌,跌幅進一步擴大。

  中國指數研究院1日發佈消息稱,2014年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0672元(人民幣,下同),環比下跌0.92%,連續五個月下跌,跌幅較上月擴大0.33個百分點。

  一百個城市中,79個城市房價較上月下跌。被視為樓市“風向標”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大城市中,除了深圳外,其他城市房價在9月份全部下跌。中指院表示,整體來看,市場下行趨勢明顯。

  本輪樓市降溫始於今年年初。受到信貸收緊、市場預期不穩等因素影響,樓市成交明顯萎縮,一些城市甚至同比腰斬。隨後,庫存和成交的壓力傳導到房價,降價潮開始逐漸蔓延,目前已覆蓋了多數大中城市。

  樓市降溫讓“鬆綁”成為近期樓市的關鍵詞。首先是鬆動限購“救樓市”的城市數量不斷增加。在三亞宣佈10月7日起將取消限購後,中國仍在堅持“限購”的城市僅剩下“北上廣深”四地。

  但這一系列的“鬆動”並未止住樓市下探的趨勢。中指院分析説,“金九銀十”傳統旺季來臨,企業加大推盤力度房屋上市量增加,但潛在購房者仍預期市場下行,這使得市場供大於求矛盾短期進一步顯現。

  與此同時,萬科、恒大、保利、金地、碧桂園等10家標桿房企陷入銷售額環比全線下滑的頹勢。在業績壓力下,放棄紛紛選擇延續打折促銷、以價換量的去庫存策略,這導致市場價格進一步下行。

  不過,九月最後一天,中國樓市再度迎來重磅消息。中國官方發佈文件,放鬆此前一直嚴格執行的首套房認定標準。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告訴中新社記者,此舉意味著“救市”政策層級提升,不再是地方政府一頭熱的行為。

  從“認房又認貸”到“認貸不認房”的鬆動,被寄望于激發消費者的購房需求。但在房價下跌預期已然形成,投資者紛紛離場或持籌觀望的情況下,升級後的“救市政策”效果仍然難測。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説,進入2014年以來,越來越多人預計未來房價難以大幅上漲,在房屋租金回報率遠遠低於同期限存款基準利率的情況下,解除限購不會誘發更多投資或投機性需求涌入購房市場。

  魯政委表示,由於絕大部分城市房價同比仍未下跌,對於首套購房者來説,買不起的仍然買不起,因而,此次政策調整可以釋放的主要是購買二套房的改善型需求。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進一步提醒説,雖然新政對改善型購房者有利,但在價格下行的大環境下,想改善住房條件的民眾也可能繼續觀望,推遲改善時點,從而導致政策效果有限。

  房價連跌,救市升級,中國樓市在四季度的“冷暖”受到各方關注。中指院1日預測説,四季度,中國房地産市場供應仍將繼續增加,去庫存衝業績仍將是企業主要任務。在多數城市陸續退出限購之後,信貸支援是否到位將是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