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PM2.5爆表 為何還有數百家企業敢超排
- 發佈時間:2015-12-03 10:09:5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近日,華北、黃淮等地持續出現霧霾天氣,北方霧霾區域甚至一度接近法國面積。濃濃霧霾模糊了人們的眼睛,卻讓超標排放愈發顯眼。
記者了解到,在霧霾肆虐的幾天裏,全國超標排放的企業竟達數百家。專家表示,一些企業長期超標排放説明新環保法還沒有打到痛處,需加強環境執法,念好污染的“緊箍咒”。
723家企業廢氣超標讓治霾雪上加霜
“2015年11月30日13時,多地企業自行監測數據發佈平臺顯示,全國共有723家廢氣重點監控企業超標排放。”環保公益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阮清鴛説,污染數據來源於各地環保部門發佈的企業自行監測資訊,以前超標排放的企業數一直穩定在三四百家左右。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開發的APP“蔚藍地圖”,記錄有全國9000多個企業廢水廢氣污染源的實時數據,其監測範圍涵蓋了除西藏、港、澳、臺外的所有省份。
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這些企業一般超標數倍至數十倍不等,有的甚至超標上百倍。12月1日上午10時,神華神東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郭家灣電廠一個煙囪的煙塵監測值達到4394.38毫克/立方米,超過其標準30毫克/立方米的145倍。
有網友表示,霧霾來臨後不少城市紛紛拉響預警,採取緊急措施,但肆意超標排放的企業讓治霾雪上加霜,應該嚴懲。
頂風作案,企業的膽子哪來的?
新環保法頻頻出招,污染天氣預警聲聲令急,為何仍然有大量企業頂風作案、超標排放?
記者了解到,一些超標排放的企業大有“惡習難改”的架勢。比如,此前山東榮成市熱電廠因超標排放被網友舉報後承諾整改,但截止到12月1日已經超過承諾期334天,當天該廠排放的氮氧化物仍超標0.8倍。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説,一些企業長期超標排污,説明新環保法的種種處罰還沒打痛污染企業。
太原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李吉生介紹説,有些企業的治污設備老舊,但又沒有足夠資金更新設備,從而導致企業長期超標排放。更嚴重的是有企業故意偷排。“錢是最大的幕後黑手”,李吉生説,“一台3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停用脫硫脫硝除塵的設施一天便可省下20萬元,在經濟形勢不好、企業盈利困難的情況下,這可不是小數目。”
此外,記者了解到,基層環境執法仍有困難。一位老環保人介紹説,新環保法執行後,為提高執法力度,山西曾組織多部門聯合執法治理企業超標排放。“部門雖多,但著急的其實只有環保一家。甚至一些查實的環境違法案件交到其他配合部門手裏後,被一拖再拖,最後不了了之。”
新環保法的“牙齒”還需“咬”得更緊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各地依新環保法查處了一大批違法企業和個人,但接連爆表的PM2.5昭示,新環保法的“牙齒”還需“咬”得更緊。
首先要“壯聲勢”。記者了解到,新環保法實施後雖然基層執法人員腰桿硬多了,但面對為地方財政貢獻頗大的污染企業,仍有些氣短。一些環保專家表示,新環保法賦予公民環境監督的權利,群眾和環保組織也有很高的積極性,但限于資訊公開不及時,輿論監督成為畫餅。而一旦群眾可以及時獲得準確的環保資訊,便可形成“煙囪冒煙、人人喊打”的高壓態勢,能有效震懾各類污染排放。特別是,完善環境公益訴訟的相關法律依據和第三方參與機制,利用公眾的力量盯準每一個污染源,迫使企業遵守環境法規,改善環境品質。
然後要“嚴處罰”。李吉生説,企業超標排放從根本上來説是處罰不足以讓企業害怕。執法部門要把新環保法賦予的手段都用起來,切實懲處違法行為。還可考慮在工商、稅務、銀行貸款等方面對污染企業進行限制,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
此外還要“建制度”。一位縣環保局局長説:“曾試過與公安局聯合執法,但污染的案子在公安局都是小案子,沒人真心去處理。”因而,基層建議建立專門的環保警察隊伍,這有利於震懾企業超標排放。據悉,全國已經有10多個省份在摸索不同層面的環保警察制度建設,可以在總結經驗後加大推廣力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