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北京出臺分佈式光伏獎勵政策 光伏農業花落青島

  • 發佈時間:2015-08-27 09:10: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于南  責任編輯:吳起龍

  8月26日,繼部分省市後,北京市頒布了針對“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並網發電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市級財政按項目實際發電量給予獎勵,獎勵標準為每千瓦時0.3元(含稅),每個項目的獎勵期限為5年”的政策。

  在業界看來,北京發佈上述政策將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更為顯著的示範效應,而這對分佈式光伏,乃至整個中國光伏産業都無疑是項重大利好。

  事實上,如今,很多的光伏細分領域發展都獲得了越來越多地方政府的關注以及大力扶持。例如,被認為是大有前途的“光伏+農業”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在山東青島即墨市召開的“中國光伏農業發展論壇”上,即墨市市長鄭德雁就對“PPP模式打造光伏農業産業綜合體”進行了重點解讀。基於即墨經驗,在他看來,由政府、資本、農業龍頭企業共同構建核心支援體系,圍繞光伏農業把某一區域建設成為一二三産業融合,生産、生活、生態和諧的典範,可逐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論壇上,青島城投集團、國家開發銀行和光大銀行、昌盛日電還宣佈將共同出資設立全國第一個針對光伏農業的大規模專項基金。據了解,這支基金係青島市“海上絲綢之路産業基金”的一部分,總規模為100億元,將專項投資于昌盛日電在全國各地的光伏農業項目。

  即墨市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早在2011年,即墨市政府就關注到了昌盛日電在設施大棚上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綜合利用的嘗試。彼時,市政府不僅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昌盛日電將光伏農業科技大棚這一綜合利用模式做深、做透。在園區建成後,即墨市政府還與昌盛日電採用公私合作(PPP)模式,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運營大沽河流域光伏農業示範園區,總規劃150MW。目前,已建成光伏農業大棚電站40MW,年底前將再並網60MW,年發電量達到1.2億度,光伏農業産值、光伏發電收入分別達到3億元和1.44億元,未來三年將推廣發展到3萬畝的光伏農業産業基地。

  昌盛集團董事長李堅之認為,農業與光伏相結合是大勢所趨,園區化、平臺化經營是發揮光伏農業優勢的必然選擇。在他看來,“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是光伏與設施農業結合的主要形式,這種模式在租用的農田上建設高標準設施大棚,棚頂發電,棚下種植,不改變原有農用地的性質,一舉多得”。

  今年6月份,昌盛日電聯合青島城投集團,以即墨光伏農業産業基地為依託,共同投資建設了國內首個農業創客孵化器——青島農業創客空間,在國內推廣“農業創客”概念。

  李堅之就此介紹,第一,以光伏農業綜合體為載體,通過向全社會開放光伏農業園區資源和配套,吸引“創客”來到光伏農業綜合體平臺上進行創業。昌盛日電之所以有能力組建創客空間,一方面是由於昌盛已在全國建設了近3萬畝的光伏農業園區和光伏農業綜合體,在軟硬體條件上已經具備了創業孵化的基礎;另一方面,光伏農業種植品種豐富多樣,産業鏈健全完整,資金支援充足到位,完全有能力對接創新創業工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第二,昌盛十二大平臺為創客創業提供助推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