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增值稅改革污水行業躺槍 企業坦言負擔"雪上加霜"

  • 發佈時間:2015-07-22 09:56: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林靜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一項資源綜合利用産品和勞務增值稅的開徵,打破了環保行業的寧靜。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通知要求,自2015年7月1日起,對資源綜合利用産品和勞務徵收增值稅,後返還相應比例。這意味著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泥處理、再生水等免增值稅的政策將被取消。

  作為主營污水處理的國資環保企業,興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算了一筆細賬,以新徵收方法計算,其公司增值稅和所得稅將凈增加2800萬元。“這對本身融資不足、資金短缺的環保行業是雪上加霜。”

  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告訴記者,該增值稅改革,污水處理等相關企業都將受到影響。而多家相關環保企業負責人呼籲,政策應該給予適當的調整,繼續實行稅收補貼,促進環保行業發展。

  增值稅改革引發爭議

  此前,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分為三類,即“免征增值稅”“增值稅即徵即退”和“增值稅先徵後退”。上述三類歸為“直接免稅”一檔,長期以來,政府用稅收優惠鼓勵企業進行污水處理。

  現在看來,通知一律對資源綜合利用産品和勞務,採用即徵即退方式享受優惠政策。從免征到即徵即退,稅收風向標發生的改變,讓眾多水務企業措手不及。

  以污水處理勞務即徵即返70%的增值稅為例,楊光算了筆賬,“按我們公司的污水處理能力,以新徵收方法計算,增值稅和所得稅將凈增加2800萬元。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利空!”在7月18日召開的“2015中國環保産業高峰論壇”上,楊光這一席話,博得台下環保企業家掌聲連連,“説出了企業心聲”,有人如此評價。

  在業內看來,污水處理領域一向被視為保本微利的行業。對於開徵增值稅,柏林水務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阿蕾表示,“這個事情對污水處理行業有很大的衝擊”。據她介紹,7月1日開徵至今的一段時間,“一大塊的利潤從這兒就走掉了”。

  文一波表示,這項增值稅改革,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的相關企業都將受到影響。

  環保PPP項目將受衝擊

  “我的資金要先準備100%的繳稅,然後再返給我70%,這將首先對我的現金流造成影響。”楊光告訴記者,其次,所得稅還有抵扣,算下來增加了企業的稅收;此外,加上稅收具有強制性,但撥付污水處理費具有滯後性,資金不能及時收回,給企業造成很大壓力。

  在原有的技術、規模上,隨著新技術與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在污水處理方面,新概念水廠的延伸、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修建、相關技術改造等,對資金提出更高的要求。政策層面的支援和扶持減少,“企業沒有多少動力去做更多的創新”,劉阿蕾説。

  多位企業家表示,污水處理企業的利潤很薄,開徵增值稅在原有微利的基礎上又拿走了一部分利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夥人傅濤對媒體表示,長期以來,國家對污水處理行業也比較重視。行業中很大部分的項目,是減免稅收的,但恰恰是因為減免稅收,污水處理行業的交易結構、收費體系中,都沒有算入增值稅以及所得稅的環節。這則通知的發佈實際上打破了産業發展的均衡。當然,政策的初衷,肯定是支援産業發展的,同時能讓環保企業守法,達標排放,但是對於一個已經多年享受到減稅的産業來説,其實無形中加大了産業的負擔。

  文一波表示,現在的市政建設中,全國有4000多個污水處理廠,其中70%是市場化運作,“開徵增值稅之前大家都不知道,這項稅收將影響到幾乎所有的廠,運作、收入會出現問題。”

  PPP是政府在市政環保領域重點推廣的商業模式,有機構統計,目前地方PPP項目市場規模已超萬億元。業內人士表示,通知所影響的企業正在以PPP中所包含的BOT模式運作污水處理廠,而這次改動帶來的衝擊,勢必影響本身就落地不暢的PPP項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