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伊拉克首次對外出口天然氣 有助於緩解錢荒

  • 發佈時間:2016-03-22 07:12: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專特稿  責任編輯:李春暉

  伊拉克歷史上首次對外出口的天然氣20日發貨,對這個正在一面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一面克服經濟困難的歐佩克成員國是一個頗有意義的利好消息。

  伊拉克石油部長阿德爾·阿卜杜勒-邁赫迪在社交網站“臉書”的個人主頁上寫道:“我們今天很高興地宣佈出口首批天然氣凝析油。”

  石油部發言人阿西姆·吉哈德説,一艘巴拿馬籍貨輪當天下午搭載大約1萬標準立方英尺(283.2立方米)天然氣凝析油,離開伊拉克南部烏姆蓋斯爾港。

  吉哈德沒有提及這批天然氣的價值或者買家是誰,但表示下一批貨物將在本月底前發出。

  【等待多年】

  據國際能源署估計,伊拉克天然氣儲量為112萬億立方英尺(3.17萬億立方米),排名世界第十一。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伊拉克很早就希望成為天然氣出口國,卻因為連年戰亂等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上世紀70年代,伊拉克政府開始規劃天然氣出口。然而,由於與伊朗在80年代發生“兩伊戰爭”,多處港口被炸,這一計劃只得推遲。此後伊拉克又經歷海灣戰爭、國際制裁和伊拉克戰爭,使得天然氣出口遲遲沒能提上議事日程。

  2011年11月,伊拉克政府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日本三菱商事公司簽署一份價值170億美元、為期25年的合同,組建合資企業“巴士拉燃氣公司”,從石油資源豐富的巴士拉省的三塊油田開採、處理並銷售天然氣。

  這三塊油田分別為原油儲量178億桶的魯邁拉油田、41億桶的祖拜爾油田和86億桶的西古爾納一期油田。伊拉克政府持有“巴士拉燃氣公司”51%的股份,英荷殼牌佔44%,三菱佔5%。

  【緩解錢荒】

  美聯社説,伊拉克天然氣工業終於投入運轉,將有利於改善政府的財政狀況。

  儘管得到美國支援,由於持續對“伊斯蘭國”用兵,伊拉克政府眼下很差錢。“伊斯蘭國”過去將近兩年來受到美國、俄羅斯等多國空襲打擊,但依舊在伊拉克控制北部和西部一些關鍵地區,包括第二大城市摩蘇爾。

  伊拉克擁有世界第四大原油儲量,已探明儲量大約1431億桶,石油收入佔伊拉克財政收入的95%。然而,同其他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相似,自2014年夏天以來,伊拉克經濟因國際油價暴跌而承受嚴重衝擊,即便石油出口創了新高。

  財政危機迫使總理哈德爾·阿巴迪領導的政府採取財政緊縮措施,砍掉一些政府工作崗位,合併一些部門和機構,暫停公共建設開支,並且為了給公務員開工資和開支軍費而實施新稅。

  根據伊拉克石油部公佈的數據,伊拉克今年2月平均每天出口322.5萬桶石油,但收入遠低於今年財政預算計劃的水準。按照平均每桶大約23美元的價格計算,2月份石油出口總額為22億美元。

  伊拉克2016財政年度的預算是建立在油價每桶45美元、日均出口360萬桶的基礎上的。按照這份預算,整個財政年度收入應為106萬億第納爾(約合897億美元),財政赤字超過24萬億第納爾(205億美元)。伊拉克政府打算通過地區和國際借貸來補上這一財政窟窿。(胡若愚)(新華社專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