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地煉廠獲進口原油使用權 未來或將放開進口權

  • 發佈時間:2015-06-02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近日,國家發改委公佈《關於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口原油使用評估情況的公示》,初步確認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可使用進口原油750萬噸/年,成為首家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煉企業。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未來原油進口權或也將逐步放開。

  有利油氣行業形成公平競爭機制

  中商産業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復亮對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長期以來,由於原油供應體制的原因,國內原油進口權牢牢控制在為數不多的幾大國企手中,眾多地方煉油廠時常面臨“斷炊”的境地。地煉企業常常“望油興嘆”,只好依靠進口劣質燃料油進行生産,生産産品品質與加工利潤均不樂觀。

  “前期地方煉廠就有煉製進口原油的情況,且多數地煉都加工過進口原油,這次授予東明權利,地方煉油廠使用進口原油更加名正言順了。” 卓創資訊分析師朱春凱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他表示,地煉廠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對於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放開公平的競爭才能實現優勝劣汰,才能實現技術等多方面的革新。油氣行業需放開利於民企的參與,利於競爭的形成,對於普通消費者也會得到更高的服務水準,甚至是相對低廉的油氣消費。

  今年將有十家企業成首批分羹者

  在此次東明石化申報並審驗過的材料顯示,保留250萬噸/年、500萬噸/年煉油裝置各1套,按規定淘汰自有落後煉油裝置350萬噸/年(200萬噸、100萬噸、50萬噸各1套),淘汰兼併重組的落後煉油裝置250萬噸/年,承諾在山東菏澤建設5000萬Nm3LNG儲存設施,承諾2015年底前完成國V標準汽柴油品質升級。東明石化申請使用進口原油的煉油裝置規模,安全、環保、消防、儲運等設施,及産品品質和能耗指標符合有關規定。

  有業內人士介紹,東明石化淘汰落後産能是源於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的《關於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表示,用油企業必須“淘汰本企業所有設計原油加工能力200萬噸/年(含)以下常減壓裝置”。並且將淘汰産能與即將獲批的用油數量掛鉤。

  據了解,目前關於進口原油使用權審核正在進行中,今年將有十余家企業成首批分羹者,原油使用總量約3000多萬噸。

  放開原油進口權是大勢所趨

  此次進口原油使用權放開並不意味著原油進口權放開,地方煉廠在進口環節仍需通過中聯油、中聯化、中海油、中化集團、珠海振戎等五家企業代理進口。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原油進口仍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的國有油企主導,兩桶油進口原油總量佔我國原油進口量的接近90%。

  方復亮介紹,受限于油源問題,地方煉廠長期以來開工率水準遠低於“兩桶油”,産能大量閒置浪費,且盈利狀況慘澹。

  今年2月16日,發改委下發了關於原油進口使用管理有關的規定通知,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淘汰了一定的規模産能之後,建設一定規模的儲油設施,在這個前提下可以進口原油。

  對此,方復亮認為,國家放開原油進口權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問題。目前國內原油需求缺口巨大,民營企業投資增加,到海外爭取份額油是解決原油需求巨大缺口的最佳方式之一,未來到海外收購油氣資源項目的民營企業數量將繼續增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