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OPEC增産美國庫存創新高 原油反彈或曇花一現

  • 發佈時間:2015-02-10 01: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辛夷  責任編輯:張啟安

  國內成品油在經歷了13連跌後終於反彈。在過去的十個工作日裏,國際油價有五天都在上漲,其中僅1月30日一天,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就漲了8%,創兩年半最大單日漲幅。

  儘管如此,市場對油價的長期走勢並不樂觀,伴隨油價反彈不斷傳出利空消息。沙特、伊拉克、俄羅斯等國紛紛增産,美國原油儲備連創新高以及新興市場國家不景氣的經濟數據,都不支撐國際油價長期上漲。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周大地對記者表示,原油需求難以出現明顯反彈,繼續出現大規模下跌則需要全球經濟重大利空消息,“短期來看,油價將在一個平臺區間波動。”

  美國石油行業撐不住了?

  2015年1月30日,美國兩大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分別公佈財報,兩家公司2014年四季度的利潤均大幅下滑。虧損重壓下,康菲石油公司宣佈將該公司2015年度資本預算由135億美元削減15%至115億美元。

  美國頁巖油主要生産商大陸資源上周突然改變一個月前不減産的表態,宣佈削減2015年的資本支出計劃,並表示打算將2015年開採的油井數量減少約40%。

  事實上,成本較高的美國石油行業面對如今50美元左右的油價,早已顯露疲態。美國能源資訊署(EIA)1月3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鑽井平臺當周關閉了94口至1223口,創下三年來油井數新低,創1987年開始收集相關數據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受此消息影響,1月30日這一天國際油市上演了暴漲8%的戲碼,創兩年半來最大單日漲幅。斯坦福TraditionEnergy資深分析師GeneMcGillian指出,眾多交易員正涌入原油市場並試圖再度做多原油價格,市場正緊盯有關原油産出放緩的蛛絲馬跡。

  周大地判斷,如果油價持續維持在低位,美國一些邊際型開採企業肯定會減産,短期內油價還會波動。進入2月的第一個週末,美國再傳出利好消息。2月1日,涉及9個煉油廠的工人在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組織下開始罷工,罷工的原因是聯合會要求籤訂一份涵蓋63座煉廠工人的全國新協議,這些煉廠佔全美三分之二煉油産能。這份新協議要求,實現石油工人年收入翻倍、增加醫療保險保額等。

  據BBC報道,此次罷工是1980年以來,美國石油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罷工,導致美國10%的煉油企業處於停工狀態。芝加哥PriceFuturesGroup資深市場分析師弗林(PhilFlynn)認為,美國煉油廠罷工問題可能會導致汽油供應緊張,上週五發佈的鑽井數據仍然為能源市場提供支撐,基本面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歐佩克內部博弈加劇

  從去年7月油價大跌開始,國際原油市場就被陰謀論籠罩著。一種主流的説法是,以沙特為首的低成本歐佩克成員國聯合拉低油價,以打壓美國等産油國。不論陰謀論是真是假,如今美國石油行業的窘境都已成現實。

  不過,多家機構對於油價未來的走勢仍持悲觀態度。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分 析 師AdamLongson在報告中稱,近日油價因美國鑽井機數量下降而出現的油價回升是“不可持續的”。

  “長期來看,供需關係仍然是主導國際油價走勢的關鍵因素,今年上半年油價恐怕還是會繼續保持低價位。”周大地説。值得注意的是,上周OPEC代表們再一次聚集維也納,商討OPEC的長期戰略,而其對外釋放的信號也似乎表明,這場石油“價格戰”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一名參加上述會議的海灣地區代表接受採訪時表示,近期部分美國和加拿大油井的關停意味著歐佩克上次會議的決定是正確的,“效果顯現會是緩慢的,對於某些産油國來説這一過程會更加痛苦,但最終決策將被證明是有效的。”

  這名代表提到的決定是指,去年11月底召開的會議上,歐佩克決定維持目前日産3000萬桶産量不變。但已有跡象顯示,一些成員國並沒有遵守産量目標。一項彭博社調查結果顯示,OPEC成員國産油量在1月份每天增加了48.3萬桶,日均為3090.5萬桶。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分割擴張有限的市場份額成了各石油出口國的首要目標,這種競爭也使得歐佩克內部的廝殺越來越激烈。

  1月份,伊拉剋日産量攀升至390萬桶,創歷史最高水準。該國副總理在1月21日出席達沃斯年會期間表示,伊拉克需要增加産油量,因為全球範圍內的油價下挫已經令伊拉克政府收入大幅縮減了50%左右。

  歐佩克“老大”沙特的日産量也在1月份增加了22萬桶至每天972萬桶。不僅如此,沙特銷往亞洲的輕質原油價格,是自2000年6月以來的最大折扣。

  忙著促銷的不只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歐佩克成員國都在爭先恐後地下調出口油價。視線移向地圖的上方,已經被低油價逼到墻角的俄羅斯一樣不甘於被擠出遊戲。2014年,俄羅斯石油産出達到蘇聯時期後最高的日均1058萬桶,其中有一些是由北極地區新油田所貢獻。2015年迄今,俄羅斯石油日産出基本持平在1066萬桶。

  油價底線到底在哪兒

  伴隨著各國産量不斷刷新紀錄,全球高企的原油庫存也令漲價遙遙無期。EIA上月底發佈的報告顯示,美國商品原油庫存截至1月23日結束的一週中增加890萬桶,遠高於分析師的平均預期350萬桶。不僅如此,當周美國的商品原油庫存總量是4.067億桶,創下192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周大地認為,美國減産將難以左右油價走勢,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要看供需。他分析,目前需求並沒有明顯反彈,而要出現大規模下跌則需要全球經濟重大利空消息。“現在主要受短期因素指導,油價會在一個平臺上波動。”周大地判斷。

  對於中長期走勢,社科院世經所所長張宇燕判斷,今年油價會出現反彈。他認為,供求的基本面因素並沒有大到足以讓油價腰斬的程度,地緣政治因素以及美元升息預期才是“讓水燒開的最後幾把火”。

  “(這些因素)到2015年可能就不是因素了,這幾把火在2015年的作用可能會慢慢減弱,所以2015年會有一個上升。”張宇燕説。

  國際上的聲音更為悲觀一些。美銀美林的亞太和新興市場策略主管AjayKapur認為,原油價格在市場持續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可跌至30美元/桶的水準。“雖然市場聽到了一些風聲,但真正要對價格有影響還非常遠。目前處在供大於求狀況下。”他説。

  一名參加維也納會議的歐佩克代表表示,不排除今年一、二季度油價會在需求疲軟和全球煉油廠停工進行設備維護的共同打擊下,跌至30到35美元每桶,而當前短暫的反彈“是受到了冬季和庫存因素的支撐”。

  “油價從來也沒有在生産平衡點附近定價。”周大地説,雖然現在純利潤已經下降一半多,但目前只是小部分邊際産能出現虧損,石油行業整體利潤仍然豐厚。

  他認為,油價只有下跌到成本以下,才會對生産力産生直接影響。真正靠調整現有的生産能力來支撐油價,還遠沒到時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