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鋼鐵需求停滯不前 新環保法倒逼鋼企大洗牌
- 發佈時間:2014-12-30 07:48: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中國鋼鐵第一省河北“壯士斷腕”,5年削減8000萬噸鋼鐵産能;山西知名民營鋼企海鑫鋼鐵神話破滅;工信部公佈鋼企白名單,致使隱形多年的鋼鐵産能浮出水面;中國成為鋼鐵出口第一大國;“一帶一路”刺激鋼鐵需求……
可以説,中國鋼鐵業雖仍在寒冬中掙扎,但也並非無亮點。
而隨著明年1月1日新環保法正式實施,中國鋼鐵業又將迎來另一場考驗,鋼企將面臨大規模洗牌。顯然,要度過這個必須經歷的艱難時期,中國鋼鐵業要做的功課還不少。
冶金工業研究規劃院院長李新創向《證券日報》表示,中國鋼鐵業將繼續面臨屬於自己的“三低一高”發展軌跡,即低需求增長、低鋼材價格、鋼企低效益和行業高壓力。而這,或許就是中國鋼鐵業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新常態”。
鋼鐵需求停滯不前 産能過剩將長期存在
如果細數中國鋼鐵業當前最頭痛的問題,首當其衝的無疑是産能過剩問題。産能過剩如今幾乎已成中國鋼鐵業的代名詞。
有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達9.4億噸,預計明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億噸。而粗鋼産量今年將超過8.2億噸,同比增長1.67%。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我國粗鋼産能實際上已經接近12億噸。
與中國粗鋼産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鋼鐵的需求量。據統計,今年我國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37億噸,同比下降2.25%。
顯然,在産量遞增、需求量遞減的嚴峻形勢下,化解如此龐大的過剩産能,仍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如何化解産能過剩?有人説鋼鐵需求提升自然就能化解過剩産能,可是在中國經濟將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形勢下,僅通過提升鋼鐵需求量來化解産能似乎越來越遙遠。
作為中國鋼鐵消費大戶的房地産行業,其今年的表現似乎也已為鋼企敲響了警鐘。有數據顯示,今年各行業鋼材需求量榜單上,建築業以消費3.9億噸排名第一。在對明年鋼材需求的預測上,在建築行業這一塊的預測也僅僅增加了500萬噸左右。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採用下游行業消費法,預測2015年中國鋼材需求量為7.23億噸,比今年的7.124億噸增加1.47%。而這與國內超過將近12億噸的鋼鐵産能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由於“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讓國內眾多鋼企似乎看到了曙光。數據顯示,近年我國工程對外承包項目逐年擴大,産值從2003年的138.7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1371.4億美元。2014年上半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810.4億美元,分析稱2014年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和營業額有望實現5%左右增長。在國內鋼鐵産能過剩嚴重的背景之下,隨著“一帶一路”大規模投資、産業鏈長必將拉動多個行業的用鋼需求,同時又能很好地刺激鋼鐵上下游産業鏈進而利好整個鋼鐵行業。
但這個利好,對目前“求需若渴”的中國鋼企來説,可能只是“望梅止渴”。有業內分析人士就向記者直言,“一帶一路”基礎建設中所包含的鐵路建設等對國內鋼企來説確實很具有吸引力,不過首先在國內鋼鐵産能如此大的基數上,這些需求並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國內鋼鐵行業呈現的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向記者表示,“目前都還處於計劃階段,基礎建設的具體項目,這些項目什麼時候才能正式動工,能拉動多少鋼鐵需求這些都是懸而未決的,尤其是鐵路,從開始規劃到正式動工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而在這期間,很多鋼企可能已經退出鋼鐵行業。”
另外,記者得到的數據顯示,在今年各行業需求鋼鐵的排行榜上,鐵路對鋼材的需求量僅為520萬噸,是房地産行業鋼材需求的1.33%,而明年預測的鐵路用鋼材數量也是520萬噸,與今年持平。
李新創向記者表示,未來鋼鐵可能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低增長的常態,“即生産消費量波動發展,很難出現大幅度的提升,國家經濟增速已經放緩,鋼鐵行業當年井噴式的發展盛世早已一去不復返。”
既然內部消化不是良策,那麼鋼材出口自然成為眾多鋼企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據了解,今年前11個月,我國鋼材出口量累計達到8374.34萬噸,其中9月份和10月份鋼材出口量均超過850萬噸,在12月份未計入統計的前提下,國內鋼材出口已經歷史性地突破8000萬噸,累計金額達到642.45億美元。而這樣的出口成績也讓中國成為鋼材出口第一大國。
事實上,中國鋼材的出口量近幾年基本處於遞增狀態,自2000年以來,我國鋼鐵出口量佔世界鋼鐵出口總量的比重從4.8%上升到2004年和2005年的7%以上,2013年上升到了15%以上。
即使鋼材出口達到了世界之最,這8000多萬噸鋼材在國內産能基數“巨人”面前仍顯得渺小。據冶金工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國內粗鋼産量8.2億噸,可見前11個月的鋼材出口量竟然還不及今年粗鋼總産量的十分之一。這樣劇烈的落差體現出國內鋼鐵行業在解決産能過剩問題上形勢依然嚴峻。可以預測,今後國內鋼材出口的力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以此來緩解過剩産能的壓力。
不過加大力度出口鋼材並不是長久之計,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向記者表示,鋼材出口過多勢必會點燃國外鋼鐵反傾銷情緒。不僅如此,鋼材出口過多也體現出中國鋼鐵體系不健全的一面,“首先出口的大多是中低端鋼材,即使出口,也並沒有太大的盈利空間,相當於中國鋼企犧牲自己的環境和資金生産鋼鐵賠本賣出去,這與國外鋼鐵行業發展的路徑基本是背道而馳,未來中國在出口上首先要做到産品升級,其次就是如果國內鋼鐵市場體系健全,出口鋼材的數量應該控制在4000萬噸以內。”
鋼價翻身艱難 鋼鐵業復興言之過早
對於2014年的中國鋼鐵行業來説,並非沒有好消息。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重點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0111.55億元,同比下降1.03%;實現利稅896.79億元,同比增長13.04%;實現利潤226.56億元,同比增加86.13億元,增長幅度達到61.33%。鋼
鐵主營業務扭虧為盈,實現利潤92.61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國內鋼企能夠實現利潤回暖,主要還是得益於鐵礦石價格創紀錄的下滑。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12月5日直接進口鐵礦石62%品位幹基粉礦到岸價格為70.38美元/噸,12月平均價格為69.98美元/噸。鐵礦石價格已經連續多日在70美元上下波動,價格較年初下降了約47%。
正是在這樣的鐵礦石價格水準下,鋼企的利潤實現了近三年來的一次突破。
不過,對於這種“突破”,劉海民頗不以為然,他向記者表示,鐵礦石價格暴跌帶來的盈利不能作為國內鋼企利潤的支撐,“礦價暴跌意味著鋼鐵價格也不會提升,如果國內鋼企指望通過鋼價的跌幅大於礦價的跌幅來從中盈利的話,國內鋼鐵行業的頑疾就會一直存在並且存在惡化的趨勢”。
數據顯示,最近一週,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繼續回調,報收于107.73點,一週回落0.89%。
不僅如此,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佈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來看,11月份為43.3%,較上月回落2.7個百分點,該指數跌至最近九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並連續七個月處於50%的榮枯線以下。主要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再度收縮,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至50%以下的收縮區間,産成品庫存指數小幅上揚,生産指數三連降至近九個月的低點。
李新創看來,未來三年到五年之內,中國鋼鐵行業恐怕面臨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即低效益狀態,事實上,鋼鐵行業今年實現利潤上的明顯進步是基於前幾年行業經營過於慘澹的基礎之上,所謂鋼鐵行業復興實在是言之過早。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由於鐵礦石價格的暴跌,國內鐵礦石進口量也是呈上揚走勢,有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鐵礦石進口達到了9.4億噸,預計明年這一數字將會達到10億噸,屆時國內鋼鐵産能過剩恐將繼續加重,而在這樣的産能怪獸面前,國內鋼價想要實現翻身可謂難上加難,鋼企出現盈利更是遙不可及。
生存困境倒逼鋼企 改革創新將成主旋律
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改革和創新將會成為主旋律。李新創向記者表示,“鋼鐵要實現的目標就是要使用戶價值最大化,沒有用戶就沒有生存空間,這是第一要務,同時,讓內部的各要素的整合利用最大化,因此,鋼鐵行業已經解決了數量問題,今後要解決結構問題,品種結構、品質結構,包括組織結構等問題。”
可以説,産品結構調整包括加快淘汰落後産能以及提升量大面廣的産品,鋼鐵行業産品品質不穩定,從銷售貿易來講,産品品質穩定是尤為重要的,必鬚髮展高端産品,滿足不斷快速發展的新要求。
因此,鋼鐵業産能結構、佈局結構、組織結構還要不斷優化。從今年鐵礦石價格跌到70美元,企業效益明顯下降,競爭力明顯減弱,可以直觀地感覺到價格變化對佈局調整非常重要。同時,鋼鐵業還要關注未來産能結構調整。資源保障,不是礦價低下來之後就可以掉以輕心。鋼鐵産業將迎來佈局調整,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都面臨著壓力,不過今後鋼鐵産業佈局調整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大協調餘地,可以説在保持現在鋼鐵消費總量、生産總量沒有大的變化的基礎上,鋼鐵市場為了能夠更好地為産業下游服務。即使産業結構調整的任務仍很艱巨,但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對此,李新創表示,技術革命無非三個方面:第一,提高效率;第二,改善品質;第三,優化服務。“我想,鋼企最根本的還要做好自己,也就是説鋼企還要回歸發展的常態,回歸經濟發展常態,正確認識自己,也正確判斷未來,這非常重要。過去30年,中國經歷了快速發展,鋼鐵尤為突出,雖然我們的鋼鐵生産力已經突飛猛進,但是鋼鐵行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看生産了多少,過去我們過於注重數量而相對輕視了品質,這種觀念不符合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數量問題,還要解決品質問題,鋼鐵又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産業,過去幾十年特別是過去十年快速發展,鋼鐵數量已經解決,但是,我們面臨的品質和相應的結構問題依然很突出,我們花了很長時間來解決數量問題,我相信,我們解決品質問題同樣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創新,是鋼鐵行業在中國經濟即將進入新常態發展後生存下去的必要因素,可是在劉海民看來,鋼鐵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其管理機制的守舊理念依然根深蒂固,
“之前鋼企之間實行兼併重組戰略,但是兼併後發現,雖然能夠增強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但是如果鋼企內部不能做到真正的機制改革,兼併重組反而是起到負作用,很多鋼企在通過兼併重組後經營業績不升反降”。
鋼企機制不靈活和觀念守舊還體現在,鋼鐵企業尤其是老牌國企為了讓自己旗下所有産業板塊都能夠生存下去,不惜將盈利的板塊所創造出來的利潤補貼那些虧損的板塊所留下的漏洞,甚至通過政府補貼來為其虧損産業板塊續命。
“這也與國外對那些運營不佳的鋼鐵板塊實行逐漸淘汰的方針背道而馳,鋼鐵集團的領導想做到的就是一個都不能死,但是這樣雖然使得鋼企各個板塊得以保存,但是實際上也只是讓這些虧損産業處於一個‘半死不活’的狀態。”劉海民無奈地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鋼企在管理機制上的弊端以及其對行業變化反應遲鈍,實際上是在拖自己的後腿,同時也在拖整個鋼鐵行業的後腿。因此,鋼鐵行業若想真正做到蛻變和改革,這些守舊的觀念必須清除。對於那些經營不善,競爭力低下的産業,應該讓其接受行業的洗牌。如果固步自封,鋼鐵行業利潤水準就永遠得不到質的提升,民營鋼企為什麼在沒有政府補貼等利好援助下,經營業績反而更加出彩的原因就在於此。
擁抱網際網路 鋼鐵電商重塑行業生態
在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衝擊下,很多行業已經逐漸觸網,鋼鐵行業也是如此。如今,鋼鐵電商在行業內體現出的作用也是越來越明顯,可見,鋼鐵行業未來的新常態裏,電商終將佔有一席之地。
在鋼鐵行業裏,即使是傳統老國企,也開始發展其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如寶鋼財務公司於今年1月依託電商平臺推出“寶融通”業務,主要用於迴圈
使用融資額度、全流程線上、自助操作、實時放款、靈活還款。截至10月末,“寶融通”線上已累計放款9199筆、金額3.2億元。
不僅如此,在今年3月份,寶鋼還推出了電子商務平臺“寶付通”,將支付和融資業務嵌入平臺交易流程中。而為了配合電商平臺更好地發揮作用,寶鋼牽頭組建了面向全國市場的上海鋼鐵交易中心,成立了東方付通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並組建電商金融團隊。
不僅是一些傳統鋼企發展電商,網際網路企業也瞄準了鋼鐵這個舞臺。找鋼網創始人兼CEO王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鋼鐵電商目前要做到的就是全國化,“全國化就是在全國各地尤其是鋼鐵産業密集的地區設立辦事處,今年,我們在全國成立了17個分公司,公司都建立在距離鋼鐵産業比較近的地方,而且交通也比較方便,緩解了鋼鐵物流這個難題”。
因此,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是應運而生的,在行業低迷下,鋼鐵要創新的動力很充足,而且網際網路在鋼鐵這個傳統行業也確實發現了很多發展的機遇,鋼鐵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未來“新常態”就是:第一,整個行業走到了供大於求的階段,這是最大的轉變,從賣方市場走到買方市場;第二,形成的多級分銷體系已經完全崩潰了,凡是在多級分銷體系裏的企業,必須進行轉型。
不過,鋼鐵電子商務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使,不斷曝出的鋼貿商大量倒閉、鋼貿老闆跑路事件也是需要我們去反省去正視。在分析人士看來,將來鋼貿商可能要有新的創新,鋼貿商將會蛻變為服務商或者是方案解決商,甚至鋼鐵貿易不再作為他們的主業,因為流通變得越來越簡單,反之增值服務和上下游用戶的黏性就凸顯得更加重要。
而對鋼鐵電商本身而言,其最擔心的是不穩定的銷售量,找鋼網創始人兼CEO王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鋼鐵電商目前要做到的就是全國化、線上化以及倉儲超市,“全國化就是在全國各地尤其是鋼鐵産業密集的地區設立辦事處,線上化,倉儲超市就是在重要的鋼鐵基地建立鋼鐵倉庫,這樣的倉庫已有了超市的概念,各種規格、品種非常全,供應連續,這樣買家不需要跑很多地方進行配貨”。
王東同時表示,與民營鋼企相比,一些老牌的國企相對來説要難接觸一點,“目前我們主要和民營鋼企合作,他們都是很積極的,定價、核算等做得很到位。而我們與國有鋼廠合作還要有一個磨合過程”。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對待行業風雲變化的局面,國有鋼企與民營鋼企對市場變化所體現出的靈敏度不同。
不僅如此,在張琳看來,鋼鐵電商發展雖然能夠更好地提高鋼材銷售效率,但是基於鋼材這一商品的特殊性,鋼鐵電商有別於其他行業的電商,鋼鐵電商所要克服的困難尤其棘手,張琳表示,鋼鐵電商發展的最大阻力還是物流問題,“鋼鐵産品有其特殊性,鋼材不是標準化的産品,客戶最終需求一般和鋼廠直接出來的産品有一些差異,需要進行加工,鋼鐵電商要發展,還得和鋼廠加工配送、物流平臺結合。通過加工配送中心的發展,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電商平臺獲取更加接近真實需求的産品。”
新環保法明年實施 鋼企面臨大規模洗牌
對於鋼鐵行業來説,其未來發展走向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必須考慮,那就是環保風暴。今年10月份,國務院頒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底,壓縮鋼鐵産能6000萬噸以上。河北省隨後制定《削減煤炭消費及壓減鋼鐵産能任務分解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壓縮煉鐵産能1447萬噸、粗鋼産能1586萬噸,減少煤炭消費875萬噸。
如果説這一文件的頒布算是國家開始重視環保的熱身,那麼明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新環保法》可以看做是國家要將環保進行到底的正式出擊。
不過據業內專家表示,按照新環保法要求,目前沒有一家鋼鐵企業能夠完全實現達標排放。這一説法無疑讓外界大跌眼鏡。
而為滿足新排放標準,預計鋼鐵全行業實施環保改造總投資約需900億元——1100億元。在鋼鐵行業目前普遍虧損的背景下,在這麼高的投資金額面前,企業進行環保改造的積極性可想而知,由於鋼鐵企業需要進行很多環保改造,包括燒結煙氣全面凈化、高爐系統全面達標、煉鋼系統全面升級等。以河北省為例,該省要求所有燒結脫硫設施旁路全部拆除,這將導致一些偷工減料、設計有缺陷的脫硫設施無法維持運作,必須進行整改,甚至推倒重來。
不過在劉海民看來,不應該將《新環保法》看做是對鋼企施加的壓力,相反要將其看做是鋼鐵行業真正要實現復興的動力,“新環保法就好比一個尺規,對於之前那些環保工作做得比較好的鋼企來説,並不構成太大的壓力,反而會讓他們更加欣慰,因為《新環保法》將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鋼鐵市場環境。”
確實如此,國內鋼鐵市場亂象叢生,不公平競爭現象更是由來已久,對於環保不達標的鋼企來説,生産相同數量的鋼材所消耗的成本要比那些安裝了環保設施的鋼企少得多,而這些不環保鋼企這時往往通過低價賣鋼的手段搶佔市場份額,“鋼鐵市場説難聽點就是被這樣一些胡亂定價的不環保鋼企攪亂的,鋼企之間大打價格戰,到最後,損失最大的往往是那些環保達標的鋼企,這也嚴重阻礙了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劉海民向記者表示。
可見,《新環保法》的實施對於那些輕視環保的鋼企來説的才算是真正的壓力。中國鋼鐵業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只有那些不遵守公平競爭的鋼企退出鋼鐵行業,整個行業才能真正做到改革和進步,鋼鐵行業才能步入正軌。
同時可以預見的是,《新環保法》的實行,也會對中國鋼鐵産能起到一個抑製作用。
不過環保的加強,終究會加大鋼企的生産成本,這對於目前盈利狀況十分慘澹的鋼企來説看上去將雪上加霜。
對此,劉海民指出,所謂加強環保就會降低鋼企利潤其實是一個偽命題,“表面上理解,鋼企生産成本高,利潤自然就會下降,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地去理解,即生産成本高,一些本身經營不善的鋼企和一些環保不達標的黑心鋼企知難而退,這樣鋼鐵行業就相當於進行了一次洗牌,而留下來的就是競爭力強同時環保達標的企業,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內鋼鐵供求關係出現變化,當整個行業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洗牌之後,鋼價自然回升到正常的價位,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開始真正體現。”
對於《新環保法》,因為畢竟還沒有執行,到底實施力度如何,能不能落實,特別是各地環保部門執法尺度是否一致,目前國內鋼鐵企業普遍持觀望態度。不過劉海民認為,《新環保法》雖然能夠給國內鋼鐵行業帶來煥然一新的景象,但是該法律側重的仍然是環保這一塊,鋼鐵行業也不可能因為《新環保法》快速實現脫胎換骨,“鋼鐵行業的頑疾很多,環保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指望一個《新環保法》就能一蹴而就發生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