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油價是否還會“跌跌不休”

  • 發佈時間:2014-11-05 09:34:48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油價大幅下降,最高興的當屬有車一族。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連連下跌,全國大多數地區汽柴油零售價格從“8元時代”降到了“6元時代”,降至4年來最低。

  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再發通知下調汽、柴油價格,這是國內成品油價格今年以來的第11次下調,也是史上首次“七連跌”。油價持續下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國內汽柴油行業來説,需要謹慎對待,也要抓住機遇。

  油價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供需關係發生了改變:美國原油進口萎縮的速度要遠快於預估,産能卻處於30年來的高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引發了需求下降;利比亞和伊拉克等國的原油産量也在增加。

  此外,新能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油價。美國正大力研究開發頁巖氣田。美國的頁巖油氣革命,使得國際能源格局形成了油氣生産中心西移、油氣消費中心東移的新格局。近期,中國企業已經找到了大型頁巖氣田,這將影響未來石油價格預期。

  油價下跌,對於消費者來講無疑是利好。累計油價“七連跌”的幅度,一輛私家車燃油支出可減少近200元,一輛大型物流車燃油支出可節約數千元。北京市此次調價後,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格為每升6.92元,0號柴油為每升6.84元。

  油價下跌對於石油企業而言卻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原油價格下滑,石油企業煉油板塊成本隨之下降,而另一方面,原油勘探開發板塊利潤會受到壓縮。正是由於上游板塊利潤貢獻減少,再加上終端油品需求疲弱,國內“兩桶油”剛剛交出的三季報並不耀眼,中石油業績同比略增0.8%,中石化業績則同比下降0.96%。

  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節點是11月14日24時。不少人正密切關注,是否會有“八連跌”。

  目前市場有兩種觀點:多家市場研究機構認為,國際油價經過前期持續深跌,後期維持震蕩走勢可能性較大。預計下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擱淺可能性較大,可能難以上演“八連跌”神話。巴克萊銀行在最新發佈的報告中表示,當前國際油價已經觸底,而且冬季逐漸到來,歐美取暖用油需求將顯現,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當前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所以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將溫和反彈,因為供應過剩的情況有所減緩。在此背景下,國際油價在數月連續下跌後或迎來短暫企穩反彈,預計國內油價“八連跌”的盼望近期難以實現。

  不過,也有評論認為,目前國內終端需求有限,這意味著短期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隨著頁巖油氣技術的突破,傳統主導能源價格的力量也正在發生變化,汽柴油價格仍有可能下跌。

  油價變化頻繁,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這也反映出成品油定價機制存在一些弊端。2013年3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調價週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同時取消挂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並對此前挂靠的原有品種進行了調整。

  據國內媒體報道,一名石油內部人士稱,頻繁的調價,也是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明顯表現之一,使得國內的油價波動基本上和國際油價接軌。但是現行的定價機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説現在的油價過分依賴於國際市場,未能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關係。而且現行的油價機制實行一年半時間以來,政府定價導致的透明度和靈活度不足問題,仍被多次提起。該人士建議未來在成品油價格機制中,能夠考慮增加及時反映國內油價供需關係的因素。

  不過,總體而言,油價下跌雖然會壓縮石油企業石油開發的利潤,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無疑樂見其成。同時,油價下跌可以降低我國原油進口的成本。同時,國內油價走低,有利於減少交通、物流等行業的用油開支,降低製造業的成本,為經濟運作減負。總的來説,對我國整體經濟是利大於弊。

  此次油價下跌,除了要關注其對中國帶來的短期影響外,受訪專家認為,還需要從長遠著眼。有專家認為,國際油價下跌有益於中國石油“走出去”戰略和國際能源合作,這關係著更長久的能源供應。一般而言,在低油價時期“走出去”會比較容易,除了價格比較低外,談判也會比較容易,因此可以增加國際能源合作力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