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油改”“油價”博弈 油股機遇不遠?

  • 發佈時間:2014-10-29 06:31:3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近期A股市場調整,油氣石化板塊的跌幅觸目驚心:中國石化已將8月份漲幅盡數回吐;當時受益於24家“混改”參與者的名單公佈,整個油氣板塊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此後,“油氣改革”就沒了後話。

  適逢國資改革預期強烈、大型企業並購重組如火如荼之際,距離廣匯能源宣佈獲得了國內首張非國有企業的原油進口牌照也已過去了近三個月,業內普遍關注的油氣進口進一步放開、管網業務“混改”卻遲遲未見蹤跡,乃至不少廣東民營企業而今都已興趣大減。市場該板塊股票的興趣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行業知情人認為:中石化的“混改”第一槍、中石油出售西氣東輸業務、廣匯能源獲得牌照,以上進展已在行業內引起了種種反應,高層需要時間總結與整理。下一步,牌照發給誰?先發改誰?再改哪些業務?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企業問題,都包含了繁複的市場利益博弈,決定了後期改革的順利進行,好事多磨在所難免。

  很多人將近期油氣股大跌歸因于國際油價的大跌,邏輯上也不通。除了“兩桶油”為首的大型國營油氣企業,其餘上市公司基本都以加工、貿易或設備産銷為主業,自己沒有多少油田;油品跌價了,反而有可能降低進貨成本、提升中期業績。

  即使中國石油這樣油田數量較多的公司,因其産油業務佔比相對小,國際油價每下跌10美元,對其主業收入的影響力不足百分之一。

  再者,油價走跌投機因素較多,何況,原油還不單是商品,而是全球公認的戰略資源。其後市會如何發展,帶有較多的不確定性。

  為此,油股接連走跌,比較可能仍是國內機構有意獲利做空。對於散戶來説,“油氣改革”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油價”,其實不必被機構擺弄,連續大跌之後,投資機遇可能已不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