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官員為鋼鐵水泥等高污染行業摘帽正名
- 發佈時間:2015-07-23 09:48: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7月22日,在工業和資訊化部介紹2015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的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提出為鋼鐵等行業正名。
黃利斌説,過去像鋼鐵、水泥、電解鋁等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但現在這些行業都轉成了節能環保的産業,已經是優勢産能了。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也持相似的觀點,他對記者説:“現在鋼鐵的生産流程越來越綠色,而且鋼鐵産品本身品質提升也在促進節能環保。”
而在談及當前工業經濟的壓力時,黃利斌坦言産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他説,原來定的“十二五”産能淘汰任務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主要任務是化解過剩産能。
大多數鋼企達環保標準
過去像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都戴著“兩高一資”的帽子,即是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現在經過這幾年努力,應該正正名了,因為這些行業都轉成了節能環保的産業,已經是優勢産能了。”黃利斌説。
對於黃利斌為鋼鐵等行業“摘帽”的説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向記者表示,以前認為鋼鐵行業是高耗能行業這個説法本身不太科學。“鋼鐵不是一個單純的耗能行業,在冶煉過程中,它還能産生二次能源。現在鋼鐵生産中所需的約70%到80%的能源是通過二次能源轉換提供的。”遲京東説。他還提及,十年前生産一噸鋼需耗費1.5噸標準煤,現在只需要500公斤了。
而對於鋼鐵行業的高污染説法,遲京東表示,經過幾年的技術升級改造,大多數鋼鐵企業基本上都能達到現有的環保標準。目前只是有個別的污染因子還較多,例如目前還不能有效解決硝對環境的污染,但是現在脫硝技術在國外也都不太成熟。
此外,遲京東提及,近年來鋼鐵産品品質或附加值提升促進了節能環保。例如,現在的鋼産品越來越輕,裝備到汽車上就能減少能源的消耗。
化解産能出現積極因素
在談及當前工業經濟面臨的壓力時,黃利斌認為,結構調整、化解産能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但是目前已經出現了積極的因素。
他以電解鋁行業為例説:“這幾年通過堅持不懈地推進行業結構調整,今年出現了很好的改觀。電解鋁行業上半年的消費量增長了8%以上。另外,它的産能利用率基本恢復到80%以上。效益情況在5、6月份由負轉正。這個行業3年來處在全行業的虧損狀態,但是通過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調整也出現了轉機。”
但是黃利斌坦言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的壓力依然存在。他列舉的數據顯示,煤炭1~5月份全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0%多,水泥、玻璃行業利潤下降了60%多,冶金行業利潤下降了36%。
黃利斌説:“經濟運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問題,都和産能過剩有直接的關係。”以鋼鐵為例,遲京東告訴記者,從行業內部看,現在全國有12億噸鋼鐵産能,但對鋼鐵的需求也就7億到8億噸左右。
針對産能過剩的問題,近年來各地推動了落後産能淘汰工作。黃利斌表示,“經過這幾年持續不斷地推進淘汰落後産能,原來定的‘十二五’淘汰任務提前一年在去年完成了。淘汰落後産能的任務基本上告一段落,‘十三五’主要任務是化解過剩産能。”
黃利斌表示,“十三五”期間化解産能的方式首先還是要嚴控新的産能,主要採取新建項目實行等量和減量置換。此外,他還提及企業兼併重組、勵優勢企業“走出去”等産能化解方式。記者還發現,黃利斌提及的通過擴大國內有效需求來化解産能的方式在此前還較少涉及。他説:“我們要推廣鋼結構運用和綠色建材下鄉,促進高品質的鋼材和鋁材運用。”
遲京東向記者介紹説,現在我國的建築中90%以上的部分是鋼筋混凝土,而在發達國家的建築中50%~60%的部分屬於鋼結構。推廣使用鋼結構不但能化解部分産能,而且可以做到回收使用,不産生環境垃圾,還可能推動我國的鋼鐵生産結構向高附加值轉型。
《《《
摘掉“兩高一資”帽子
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過去像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都戴著“兩高一資”的帽子,即是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現在經過這幾年努力,應該正正名了,因為這些行業都轉成了節能環保的産業,已經是優勢産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