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水利工程嘗鮮民資引入 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速
- 發佈時間:2015-04-02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投融資體制改革正在各領域加速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財政部等多部委了解到,在投資和融資這兩條線上,體制機制改革均在不同程度提速。
3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水利部聯合出臺《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的實施意見》。文件提出,除法律、法規、規章特殊規定的情形外,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一律向社會資本開放。
國家發改委透露,第一批試點項目包括四川省李家岩水庫、重慶市巴南觀景口水庫、廣東省韓江高陂水利樞紐、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等工程,在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公平公正公開選擇投資經營主體、完善政府支援政策、政府服務和監管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
水利部副部長矯勇表示,社會資本支援水利工程建設是水利投融資改革的一個方向。未來以公益性為主的水利工程項目,政府要加入一定的資本金。“每一項重大工程都要測算這個項目的回報率,如果比長期國債利率低,就要通過中央注入或者財政注入資本金,使企業的回報率高於國債的長期利率。”矯勇説。
水利工程建設是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速的範本之一,這是今年以來國家層面首次在投融資體制改革上針對具體行業出臺政策。除此之外,生態環保、市政設施、交通、能源設施、資訊和民用空間設施、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均在試點行列,相關政策正在制定中。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衛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投融資體制改革首先以推進改革為先導,全面推進投資體制改革,繼續簡政放權,取消和減少前置審批條件和審批事項。201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投資項目核準制度建設主要任務,實現中央部門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的橫向聯通建設。二是以放開準入為主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增強公共産品供給能力。實行統一市場準入,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糧食水利、交通能源、生態環保、健康養老等重大工程建設。三是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圍繞“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推動以基礎設施為主的“七大工程包”落地,擴大交通、能源、資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在投資體制機制改革上,決策部門在資金和項目的監管上下了工夫。4月1日,國家發改委就《創新投資管理方式建立協同監管機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情況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表示將進一步轉變政府投資管理職能,創新投資管理方式,依託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建立透明、規範、高效的投資項目,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對資金和項目實現“制度+技術”的有效監管。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對記者説,當前,對投資項目接住管好和協同監管亟待加強,迫切需要加快建立投資項目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著力解決部門放權不同步、基層承接能力不足、監管機制不健全、監管手段不完善等突出問題,要減少取消下放企業投資項目的核準和審批,激發各類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同時要引導社會投資,用好政府投資,來充分發揮簡政放權的政策效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投融資機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效率,過去的投融資機制主要靠政府主導行政指揮,但是這也有看不準的地方,傳統的方法也需要有制度性的創新,政府要減少對投融資具體操作的管理,核心是簡政放權,推進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