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霧霾暫退京城迎久違藍天 月底將再現霧霾天
- 發佈時間:2014-10-27 07: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晶
綜合消息,受冷空氣的清除作用影響,京津冀霧霾暫退。北京26日空氣品質回歸一級優。不過,氣象部門預計,從28日起,天氣形勢再度轉為利於污染物堆積,霧霾會再殺“回馬槍”。
北京昨日迎來久違藍天白雲
26日淩晨2時左右,冷空氣率先到達北京延慶、懷柔、密雲一帶,霧和霾開始逐步消散,能見度開始好轉;北京市氣象臺26日淩晨3時40分同時解除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和霾黃色預警信號;隨著冷空氣一路向南,4時左右,昌平、順義和城區的大氣透明度也開始好轉;5時,冷空氣抵達大興、豐臺、通州等南部地區,全市範圍的能見度大於10公里,空氣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26日早8時,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城六區PM濃度已降至10微克/立方米;郊區各地也都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水準,其中品質最佳的是東北部(懷柔、密雲、平谷、順義)降至個位數,8微克/立方米;10時,空氣品質穩定在優良水準,城區PM2.5濃度仍為10微克/立方米,郊區各地為9至23微克/立方米。
霧霾28日將殺“回馬槍”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受冷空氣的清除作用影響,京津冀地區的霧和霾逐步開始消散。26日淩晨4時至6時,北京的平均PM2.5濃度從250微克/立方米迅速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從嚴重污染轉為優;天津、石家莊的PM2.5濃度下降相對緩慢,26日夜間得到進一步改善。預計26日夜間到27日,全國大部地區氣象條件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和清除,無明顯霧、霾天氣;從28日開始,華北、黃淮等地再次受靜穩天氣條件控制,霧、霾天氣逐漸發展。
環境保護部26日發佈的資訊説,華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從10月22日起持續至今日的灰霾污染或將延續至月底。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報中心分析,10月26日受冷空氣南下影響,京津冀區域北部的天氣情況將有所好轉,擴散條件總體有利但有限。28日、29日、30日水汽較大,風速較弱,顆粒物作為凝結核有利於霧或霾粒子的迅速生成,容易加快大氣污染的形成和積累。
因此,預計除26日空氣品質形勢略微好轉外,10月25日至30日期間京津冀中南部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污染。
十月已有三輪霧霾襲擊
秋冬季節是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多發的時段。今年10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冷空氣勢力偏弱,活動頻率低,冷空氣活動間期的靜穩天氣達到5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天;平均風速較常年同期偏小。
10月7日,10月份灰霾天氣序幕拉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當日京津冀地區和河南、陜西部分地區共9個城市空氣出現重污染,污染區域後又擴大至全國21個城市,本次灰霾天氣至10月12日結束。緊接著在10月17日~20日、10月22日~25日兩段時間內又出現了第二、第三次灰霾污染。2014年10月1日至24日,74個城市共發生94天次重度污染和27天次嚴重污染,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城市共發生70天次重度污染和21天次嚴重污染。2013年同期74城市共發生96天次重度污染和24天次嚴重污染,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城市共發生49天次重度污染和24天次嚴重污染。可見,2014年京津冀及周邊城市重度污染發生較為集中,多於去年,但嚴重污染少於去年。
“10月份在短時間內連續兩次出現持續性嚴重霧霾天氣,這在常年同期來看是比較少見。”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
灰霾天為何頻繁襲擊京津冀
在環保部26日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專家解讀會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宮正宇分析,此次空氣重污染過程的原因主要有4個方面: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機動車、工業、建築和道路揚塵等主要排放源,是造成本次重污染天氣的根本原因。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電廠、鍋爐和機動車保有量較大,城市運作帶來的各類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
第二是擴散條件不利。10月7日~11日天氣狀況穩定,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逆溫狀況嚴重,北京地區混合層高度大幅下降,最低僅300~500米,是正常狀況下的20%~30%,污染物被壓縮在近地面層,不利氣象條件易造成污染物的積累,污染物濃度急劇升高。同時,因霧與霾併發共存,較高的濕度引起大顆粒吸濕增長,導致污染物濃度累積增高。
第三是秸稈焚燒影響明顯。據衛星遙感監測,10月5日~10日共監測到火點278個;10月17日~20日檢測到火點659個;10月23日共監測到火點106個。對污染組分監測表明,具有生物質燃燒指示性的組分濃度超過了10倍以上的增長。秸稈焚燒對本次重污染形成和加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四是區域污染與本地污染“貢獻”疊加。京津冀地區城市和中部、西部地區城市群污染物的輸送和各城市本地排放污染物相疊加,使PM2.5污染物濃度進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