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風電光伏標桿電價下調 新能源投資迎來政策平衡

  • 發佈時間:2015-12-25 08:57:3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繼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後,國家發改委網站24日挂出發改委通知,要求降低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

  具體來看,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2016年、2018年一、二、三類資源區分別降低2分錢、3分錢,四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分錢、2分錢;2016年光伏發電標桿電價,一類、二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角錢、7分錢,三類資源區降低2分錢。

  值得注意的是,調價後,一類資源區的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將在2018年達到0.44元,而今年調整後的燃煤發電上網標桿電價也不過0.4元左右,兩者差距進一步縮小。

  對於本次調價的幅度,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非常溫和”。他對記者介紹,當前我國新能源發電成本顯著下降,但整體電力需求相對疲軟,因此調降上網標桿電價有利於風電、光伏發電的長遠發展。

  在“能源革命”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風電、光伏發電被賦予了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等多重厚望,而要做到不負眾望,降低發電成本是重中之重。為此,《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 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風力發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的目標。

  下調電價防止盲目投資

  本次調價其實早有風聲,而一個星期前媒體報道的最新版討論稿,降價幅度仍小於此次實際公佈的水準。即使如此,林伯強還是認為“非常溫和”。

  通常情況下,降低上網電價會打擊新能源投資,然而此次發佈的通知中特別提到,隨著國家有關部門逐步改善當前“棄風”、“棄光”狀況,調整後的標桿電價政策仍將對新能源産業保持較強的支援力度。

  雖然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創3年來同期新高,同期棄光率也超過了10%,但林伯強認為,此棄風棄光與彼棄風棄光不可同日而語。在過去,我國較高的棄風、棄光率主要是因為電力輸送建設跟不上發電廠的速度,而這一問題在過去幾年中已經有所緩解。“現在的問題是整個電力行業供大於求,棄風、棄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發了電沒人買。”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整個電力行業同樣遇冷,風電、光伏當然也難以獨善其身。一個可以對比的數據是,今年上半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下降217小時。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仍然保持著極高的速度。2015年上半年中國共有270個風電場項目開工吊裝,新增裝機共5474台,裝機容量為1010萬千瓦,同比增長40.8%。

  一位主管新能源的地方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介紹,雖然投資者也清楚當前的棄風率,但仍然選擇儘量擴大項目,以求圈佔優質資源。

  林伯強認為,電價的下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對規模的盲目追求,迫使投資者更為理性地作出決定。

  不能影響節能減排目標

  本次調降風電、光伏上網電價的基礎還是電力成本的下降。

  彭博新能源財經在今年10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陸上風電的平均度電成本從上半年的每兆瓦時85美元降至下半年的83美元;而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幅度更大,從129美元降到122美元。

  與此同時,天然氣、燃煤發電的成本卻在悄然上升。報告顯示,在中國,陸上風電成本介於燃氣發電與燃煤發電之間,為每兆瓦時77美元,後兩者分別為113美元和44美元,而太陽能發電則為109美元。

  這種趨勢已經延續了數年,也是支援降價的主要依據。林伯強認為,從長遠來看,只有價格降下來,風電、光伏才有可能在能源結構中擔當大任,才有可能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即便如此,調降價格的消息一齣,仍有不少反對意見。交銀國際證券發佈的報告提醒,如果電價水準不能保證投資商合理利潤,打擊投資積極性,那麼政府節能減排的目標也很難實現。

  這份報告認為,政府應設置合理的電價下降階梯,並配以相關保護措施,保證領先廠商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又能阻止投機者的盲目進入,進而引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風電煤電上網價差縮小

  發改委通知中特別提到,調整後的標桿電價政策仍將對新能源産業保持較強的支援力度。此次調價後,一類資源區的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將在2018年達到0.44元,而今年調整後的燃煤發電上網標桿電價也不過0.4元左右,兩者差距進一步縮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