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礦山開採 > 正文

字號:  

鐵礦石企業等來“救命稻草”:資源稅徵收比例減半

  • 發佈時間:2015-04-09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國棟  責任編輯:張少雷

  鐵礦石企業等來“救命稻草”資源稅徵收比例減半

  張國棟

  4月8日這天晚上,牽動國內礦山企業的鐵礦石資源稅調整,姍姍來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為改善鐵礦石企業生産經營環境、促進結構調整、支援上下游産業協調發展和升級、保障國家資源供應安全,自5月1日起,依法適當下調鐵礦石資源稅徵收比例,減按規定稅額的40%徵收。

  在我國,礦山企業繳納的稅費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礦山企業須繳納的特定稅費,也稱作資源性稅費,另一類是對企業生産經營所普遍徵收的其他稅費,僅資源性稅費就主要包括資源稅、礦産資源補償費等6種。

  記者採訪獲悉,20年來,鐵礦石資源稅已調整過多次,1994年是按60%徵收,2002年是按40%徵收,到2012年比例又提高到80%。

  根據我的鋼鐵網對唐山典型礦山的調研分析,從礦山企業稅費的構成來看,資源性稅費和其他稅費佔企業稅費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7.8%、52.2%,其中資源稅佔總稅費的23.5%、資源補償費12.6%、礦權價款11.7%、探、採礦使用費較小0.013%(可忽略不計)。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此次調整相當於是在現在基礎上砍了一半,又回到2002年時候的徵收標準,但相比當下慘澹的鐵礦石市場,這種調整釋放的信號是“救命”的。

  同一天,鐵礦石價格繼續呈現下滑之勢。數據顯示,以62%品位粉礦為標準的普氏指數每噸為47美元,而從去年看,同樣品位的鐵礦石價格由1月份平均127.92美元/噸下跌至12月份平均69.25美元/噸,下跌幅度達45.86%,到今年初又跌破了60美元/噸。

  主營鐵礦石採、選和銷售業務的海南礦業(601969.SH)就品嘗過跌價帶來的苦澀。

  該公司4月2日披露的2014年財報(修訂)顯示,該公司營收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大幅下滑,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上年的10多億元下降到4.24億元,跌幅達58%。

  “鋻於2014年鐵礦石價格下跌幅度較大,公司2014年度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如2015年及以後,鐵礦石價格繼續下跌,鐵礦石市場持續低迷,未來鐵礦石業務經營業績可能出現大幅下滑的風險。”海南礦業在財報中如是表示。

  另一家上市公司五礦發展(600058.SH)雖然保持較強盈利能力,但仍難抵礦價下跌的影響。財報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345.59億元,同比下降33.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縮水四分之一。

  五礦發展方面稱,去年,鋼材、冶金原材料等大宗商品需求減弱,鐵礦石、鋼材市場價格分別大幅下跌約43.90%、16.67%,“受市場不景氣因素影響,該公司全年實現鋼材類商品銷售量同比減少21.78%,冶金原材料類商品銷售量同比減少38.44%,使得營業收入同比大幅減少”。

  張琳表示,現在進口礦已經進入“40美元時代”了,沒有進口礦價的拉動,國內礦價更是上不去,“拿河北來説,六成的礦石成本在80美元左右,國內礦的經營壓力凸現,另外國家基於對戰略資源的考慮,市場上總要保留一部分國內礦資源,不可能讓國內礦全部關停掉”。

  鋻於國産礦所處的困難局面,早在3月底,中國冶礦協地方鐵礦委員會秘書長李鳳海就向本報記者透露,就如何減輕國産礦負擔,他正著手準備材料向國家層面建言,其中在稅收調控方面,除了建議調整資源稅徵收比例外,還包括增值稅的調整。

  不過,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也向記者表示,降低資源稅對礦山企業是件好事,但畢竟降稅力度有限,更多是要取消、減少地方各種不合理收費,這方面還有較大減負空間。“更重要的是要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優勝劣汰,該退出的要退出。”他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