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能源 > 鋼鐵有色 > 正文

字號:  

國家重拳治理鋼鐵産能過剩:5年壓縮1.5億噸

  • 發佈時間:2016-02-05 07:12:1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正在不斷加碼重拳治理産能過剩問題,並利用市場化手段進一步化解産能過剩,鋼鐵行業首當其衝。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在近年來淘汰落後鋼鐵産能的基礎上,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産能1億-1.5億噸。

  《意見》指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要著眼于推動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嚴禁新增産能,對違法違規建設的,要嚴肅問責。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品質等法律法規和産業政策,達不到標準的鋼鐵産能要依法依規退出。另一方面,完善激勵政策,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併重組、轉型轉産等途徑,退出部分鋼鐵産能。再有,要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特別明確了加強獎補支援、完善稅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援、做好職工安置、盤活土地資源等一系列支援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政策措施。

  記者了解到,儘管近十年來國家對鋼鐵業産能過剩頻頻調控,但是收效甚微。《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協會取得的資料顯示,2003年鋼鐵行業産能近3億噸,2012年産能已經突破10億噸,目前鋼鐵産能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接近12億噸。而與此相對的是,全球需求低迷。中國冶金工業規劃院最新研究表明,預測2015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68億噸,同比下降4%,預測2016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48億噸,同比減少2000萬噸,同比下降3%。

  “集中審批、管控競爭的方式已難以抑制産能過剩。”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往往是地方政府財政支柱企業,涉及當地財政收入、就業、經濟穩定等問題。同時,現在過剩的産能不僅僅是落後産能,還包括結構性無序發展産生的大量先進的産能。這些都是目前産能過剩政策調控無法根本解決的關鍵問題。“我的鋼鐵網”諮詢總監徐向春表示,隨著國家重拳治理産能過剩,行業的洗牌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同時也會給鋼鐵行業後期的兼併重組創造更多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