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原油合作減産呼聲漸高但前景渺茫

  • 發佈時間:2016-02-03 10:30: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國際油價在上周大幅上漲後1日獲利回吐。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石油生産國似乎都在期盼油價能夠企穩,通過減産來穩定油價的消息不斷傳出,但是達成減産協議的前景仍很渺茫。

  最近關於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之間召開會議,商討減産一事的消息陸續傳出。有報道稱,財政緊張的委內瑞拉曾呼籲2月召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産油國會議,討論採取措施支援油價。

  此前,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在1月28日的講話中曾提及歐佩克提議減産達5%。不過該消息隨即遭到歐佩克否認,四名歐佩克代表表示,從未聽過俄能源部長所説的類似減産談判計劃。

  1月30日,伊拉克方面也再度釋放信號,表明急切希望促成各産油國達成一致減産行動的願望。石油部長邁赫迪稱,“如果産油國真的打算合作減産,伊拉克將願意和其他産油國合作。”他表示,伊拉克正準備接受歐佩克和非歐佩克成員削減原油産量決定。伊拉克去年的石油産量增幅在全球産油國中居首位。

  1月31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曾爆料“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正在接近達成一項協議”,沙特方面也有消息顯示該國願意配合減産。沙特al-Arabiya電視臺當日援引匿名沙特消息來源稱,該國希望與其他産油國合作以支撐油價。

  不過很快,2月1日,《華爾街日報》援引多位歐佩克代表的言論稱,海灣國家希望觀察伊朗原油回歸市場後的影響,不支援當前召開歐佩克緊急會議,希望等到歐佩克下次會議,也就是6月會議再作決定。這意味著歐佩克國家採取共同行動提振油價的預期下降,油價跌幅將進一步擴大。

  之所以減産呼聲頻現,主要原因是原油價格下跌幅度太大,許多産油國已經遭到重創,難以支撐。數據顯示,産油國俄羅斯去年經濟不但負增長,而且幅度高達-3.7%,2016年也難以恢復正增長。去年12月美聯儲加息至今,阿根廷、亞塞拜然、委內瑞拉先後落入泥沼。通脹高企、赤字擴大,這些國家的貨幣除了暴跌,就是走在通向暴跌的路上。

  而1月31日的最新消息顯示,又一個産油國尼日利亞也因油價下跌不堪重負,陷入財政危局。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産油國,尼日利亞政府收入持續承壓,預算赤字連年刷新紀錄。日前尼日利亞已向世界銀行和非洲發展銀行申請了35億美元緊急援助貸款。雖然尼日利亞貨幣奈拉目前對美元依然保持堅挺,但CDS市場已經暗示奈拉正面臨巨大貶值壓力。為了穩定本國貨幣,尼日利亞央行1月中旬停止了兌換美元。在央行停止售匯聲明後,黑市的奈拉創紀錄新低,達到1美元兌換282奈拉。有媒體稱,由於原油價格短期內回升無望,尼日利亞官方匯率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這些國家都紛紛呼籲減産,以避免低油價對經濟帶來的嚴重危害。委內瑞拉能源部長還曾到訪俄羅斯、沙特等國,希望尋求減産上的支援。

  減産協議需要各國共同簽署,但各國都遲遲不採取行動,致使減産計劃如同空中樓閣。産油大國沙特就表示了希望與其他産油國在原油産量方面開展合作,以支撐原油市場,但它有一個條件就是所有歐佩克國家都必須合作。在行動方面,沙特仍頂住來自部分歐佩克成員國要求減産的壓力而執意不減産,以試圖維持國際市場份額,逼迫競爭對手出局。沙特石油部長曾非常直白地表示,不在乎石油生産大國是否達成合作減産的協議,“我們要告訴全世界,最高效生産的國家就應該得到最多市場份額”。

  減産呼聲並未實質改變供應繼續增加的局面。去年12月在歐佩克召開的半年度會議上,歐佩克未給出具體的産量目標,當前歐佩克原油日産量為3150萬桶,超過此前設定的産量目標3000萬桶。歐佩克還稱,重新加入歐佩克的印尼並未包含在産量目標之內。此次會議後,油價呈現斷崖式下跌。

  儘管原油市場供應過剩、陸地存儲設施近乎被擠爆,俄羅斯原油産量也仍不減反增。據彭博社報道,俄羅斯能源部旗下CDU-TEK發送的電郵數據顯示,俄羅斯1月原油産量同比增長1.54%,環比增長0.69%,至1087.8萬桶/天,為蘇聯解體以來最高,其峰值是1987年創下的1148萬桶/天。這是該國産量連續第二個月刷新歷史最高記錄。今年1月,俄羅斯原油出口增加至533.6萬桶/天,同比增長0.31%,環比增長3.43%。俄羅斯原油生産商正利用盧布貶值的低成本優勢加大開採,以彌補油價暴跌造成的收入缺口。2016年,俄羅斯仍計劃將原油産量保持在創紀錄水準。據路透社報道,該國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上個月曾表示,今年的原油産出將比去年“輕微增長”。

  有分析指出,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之間能否達成一致協議的關鍵國家既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委內瑞拉,而是伊朗和俄羅斯。伊朗剛剛被解除國際制裁,正摩拳擦掌準備重返國際原油市場,而俄羅斯方面則態度曖昧。之前俄羅斯能源部長稱考慮減産計劃,隨後俄羅斯石油公司發言人又表示,目前根本沒有任何增加合作減産可能性的新進展。俄羅斯還表示由於本國氣候的原因,一旦停止生産,未來將很難重啟油井生産,因此幾乎無視其他産油國呼籲俄羅斯控制供應量的聲音。

  俄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從我們的角度看,在非歐佩克産油國不減産的情況下,所有歐佩克國家都同意單獨減産是不可能的。”

  石油分析師Kamelal-Harami表示,沙特和俄羅斯是不會減産的。高盛在1月31日也表示,歐佩克成員國和俄羅斯聯手削減原油産量“幾乎不可能”,因為這種協議將需要歐佩克成員國在伊朗增産並與沙特的關係惡化之際,彼此之間開展進一步合作。高盛還認為,協調減産將是一種“弄巧成拙”的策略,因為受減産聲明刺激而走高的油價將使得頁巖油産量迅速回升,一旦油價超過40美元/桶,先前停産的頁巖油井將重啟運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