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鋼鐵有色 > 正文

字號:  

鋼鐵業重壓之下分化明顯:部分企業面臨出局

  • 發佈時間:2015-07-14 08:40: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上半年,我國鋼鐵業持續承壓運作,企業之間走勢出現明顯分化,一批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提質增效力度加大。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去年底的83.09點跌至今年6月末的66.69點,持續突破有指數記錄以來的低點,高達19.7%的降幅也超過了去年全年16.2%的降幅。與此同時,粗鋼産量、消費量雙雙下降。

  由於面臨需求下降和供應過剩矛盾交織的嚴峻局面,鋼鐵業運作難度加大。今年1至5月份,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萬億元,同比下降16.9%;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為5.28億元,而主營業務虧損164.81億元,增虧103.61億元。

  面對當前困難,鋼鐵企業經營狀況已出現明顯分化。上半年,東部沿海、沿江企業的效益要好于內陸及西部地區的企業,在當前進口鐵礦石價格處於低位的情況下,東部沿海沿江的企業優勢更加明顯。與此同時,鋼企之間效益分化加劇,一部分企業面對困難局面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也有一部分企業資金短缺、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少數企業生存難以為繼,面臨出局的危險。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效益越好的企業提質增效力度越大,效益越差的企業提質增效力度越小。僅煉鋼生鐵製造成本一項,企業間的差距每噸就高達500元至900元;效益好的企業噸鋼盈利超過200元,效益差的企業噸鋼虧損超過1000元;在勞動生産率方面,部分企業年每人平均産鋼量在1000噸左右,年每人平均鋼材銷售收入高達三四百萬元,而有些企業年每人平均産鋼量不足200噸,年每人平均鋼材銷售收入只有四五十萬元。

  一批企業轉變思路、苦練內功、創新突圍,形成了值得全行業學習的好做法、好經驗。比如,有的鋼企品牌及品質優勢明顯,單品售價可以高於其他企業2000多元;有的鋼企經過長期的改革創新、轉型發展,取得較好效益;有的鋼企持續降本增效,取得了全生産要素效益最大化。

  在遭遇産能嚴重過剩、市場嚴重供大於求、産品價格“跌跌不休”、企業大面積虧損等問題的情況下,鋼鐵業下半年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基本可以判斷,行業觸底回升仍需時日,唯一的出路在於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鋼協會長張廣寧近日表示,鋼鐵企業負責人不要過多糾結于短期的困難與得失,要認識到結構調整必將伴隨著痛苦的探索和掙扎過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接一棒地持續推進,直到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戰略目標。

  鋼鐵業正處在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持續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在穩定行業基本面的同時,抓住企業分化的契機促優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優勝劣汰、推進兼併重組。政府方面也需有所為有所不為,切實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升級,實現創新驅動。要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努力形成若干具有一流産品、一流技術、一流環境和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企業,千方百計拓展市場空間,提高發展的品質與效益,實現由大到強轉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