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非常規能源 > 正文

字號:  

中核中廣核5億建合資公司 共推自主技術出海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28: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兩大核電巨頭組建的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龍公司”)有望在今年掛牌成立。近日,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核”)董事長孫勤和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在北京簽訂協議,共同投資設立華龍公司。

  根據協議,華龍公司的註冊資本為5億元,中核和中廣核各佔50%的股權。不過,雙方並未公開透露華龍公司組織架構、人員配置等具體內容。

  記者從業內人士獲悉,華龍公司總經理或由中國核電工程公司原副總經理徐鵬飛擔任,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或來自中廣核,不過目前這一人事安排還在初步商討中,尚需 最後確定。

  華龍公司將成唯一海外推廣平臺

  記者了解到,華龍公司將主要實施國家核電發展戰略,致力於持續融合與發展“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統一管理並實施華龍技術、品牌、智慧財産權等相關資産在國內外的經營,推動“華龍一號”成為我國核電“走出去”的主力品牌。

  中廣核和中核方面均表示,這是繼簽署“華龍一號”技術融合協議之後,雙方推動華龍一號進一步協同創新而共同努力的成果,將為“華龍一號”融合發展及市場開拓注入更強大的動力,助推“華龍一號”在更多國家和地區落地。

  早在2014年8月,在國家能源局主導下,中核和中廣核就簽署了“華龍一號”技術融合協議,將原先各自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ACP1000和ACPR1000+兩項技術合併為“華龍一號”技術,雖然名義上完成融合,但雙方版本依然有差異,在海外推廣技術時,兩家公司仍是各自為政。

  此前在北京召開的2016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今年工作計劃中提出,穩妥推進一批新的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開工建設CAP1400示範工程,推動“華龍一號”技術進一步融合。

  針對此次組建,努爾·白克力也強調,華龍公司既是一個政治任務,也是一個戰略決策,要抓緊推動華龍公司後續工作,確保華龍一號“走出去”形成合力。華龍公司組建後,作為華龍技術開發和海外市場推廣的唯一平臺,也要抓緊實現華龍技術的融合統一,而中核、中廣核不再單獨開發新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

  重要意義在於讓核電格局破冰

  有核電人士認為,華龍公司的組建,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做出了核電格局問題的破冰之舉。

  記者了解到,在當前的核電産業格局中,存在核電業主、設計技術方和工程公司三大環節,長期以來,三大環節均統一集中在中廣核、中核兩家企業中。2007年,為了引進AP1000技術而成立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到2015年年中,國家核電與中電投合併為國家電投,成為第三傢具備三大環節的核電巨頭。

  “從華龍公司現有的組建情況來看,中廣核和中核雙方可能會抽調不少骨幹技術團隊進去,雙方互相讓出一定的智慧財産權和技術,這也是當前最穩妥的辦法。”一位核電央企人士對此表示。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稱,目前華龍公司5:5的持股比例多少有些尷尬,其管理模式和運作路徑不甚清晰,中廣核和中核究竟哪一方才是未來的主導?當行政的力量褪去之後,又該如何讓雙方通力合作,外界仍然拭目以待。

  中廣核和中核方面則強調,“華龍一號”正處於示範工程建設和向國內外市場批量化推廣的關鍵時期,此次組建基於雙方的積極協商,接下來將儘快推動華龍公司的組建工作,共同推進華龍項目批量化建設。

  在國內市場上,“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的四台機組均已獲得核準,其中福清核電5、6號機組和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均已開工;在海外市場上,中核集團的阿根廷項目簽署了框架合同,中廣核的英國項目簽署了投資協議,目前已經敲定的布拉德韋爾B項目將以中廣核的防城港二期作為參考電站。

  記者最新了解到,中廣核正在進行英國通用設計審查的準備工作,計劃在2016年推動英國核安全監管當局受理,並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通過審查。

  可以確定的是,除了上述項目外,後續其他海外項目都將採用融合後的技術方案,屆時,具體設計方案將由成立後的華龍公司提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