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資源之於核工業,重要性好比糧食之於人類。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下,中國電力系統清潔化、低碳化轉型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核能作為近零排放的清潔能源,正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分析報告曾預測,未來15年,我國核電用鈾需求增幅將明顯高於全球平均增幅。
家裏有糧,心中不慌。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前院長、我國鈾礦地質領域領軍人才李子穎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國內開發、海外開發、國際貿易、戰略儲備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天然鈾保障供應體系,為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強調説,長期來看,要充分保障國內鈾資源的供應安全,關鍵在於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國內資源生産保障能力,加快油氣、礦産等資源勘探開發,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保障初級産品供給。鈾資源作為重要戰略性資源,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突破更多的鈾資源,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和核工業發展。
李子穎表示,通常情況下,從頭到尾落實一個鈾礦需要10多年時間,後續開發也需要數年時間進行礦山建設,這就好比種糧食需要經過播種、施肥、收割的過程,週期長、過程中無法逾越,因此必須著眼長遠、提前謀劃。
李子穎對澎湃新聞介紹説,隨著找礦的勘查深度越來越大,找礦難度也越來越大。雖然幾代核地質人足跡已遍佈大江南北,但仍存在一些條件較差的“處女地”尚未涉足。“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鈾資源突破,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事實上,最近20年,我國新增鈾資源量幾乎與上個世紀四五十年找到的總量持平,但鈾礦勘查人力大幅減少。這充分説明瞭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他認為,下一步鈾礦地質勘查領域要找到大礦、富礦、經濟效益好的礦,首先要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成礦理論的創新。“我國地質條件和成礦條件較為複雜,我所在的研究和工作團隊在實踐中發現,國外的一些理論並不適用於我國的成礦環境。因此必須通過理論創新來回答‘有沒有礦’、‘多深有礦’的問題。只有通過理論創新才能發現鈾礦新類型,有望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是許多實際事例已經證明的。”
第二方面是技術進步,礦藏在地下看不見摸不著,需開展多技術多方法探測攻關,包括新技術,如利用大數據、智慧化技術也可以提高找礦預測效率,從而縮短找礦週期。
成礦理論解決的是“去哪找”的方向問題,技術創新回答的是“怎麼找”,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配合工程創新,才能有效提高鈾礦勘查效果。
當被問及“十四五”時期鈾資源的開發重點時,李子穎表示,從類型上講主要是北方砂岩型鈾礦。砂岩型鈾礦可用地浸法開採,礦量相對較大、環境效益好,我國關於砂岩鈾礦疊合成礦理論的創新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