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家電 > 正文

字號:  

空調遇冷年銷售慘澹 成家電市場唯一負增長品類

  • 發佈時間:2015-08-11 07:17: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2015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已慘澹收官,面臨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壓力,逆境中的中國空調業在2016冷年將迎來真正大考。

  2015冷年慘澹收官

  受天氣、經濟調整、房地産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儘管各大品牌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血本發動價格戰,但2015冷年國內空調市場最終還是慘澹收官。

  中怡康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空調市場零售額僅為865億元,同比下滑3.1%,是中國家電市場唯一的負增長品類。而奧維雲網(AVC)的監測數據也顯示,2015年上半年家用空調終端零售市場銷量規模2550.9萬台,同比增長0.5%;銷售規模845.5億元,同比下降6.6%,整體呈現出“量平額減”的局面。

  對此,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王雷認為,這是行業價格戰帶來的負面結果,但這種局面“其實是不應該(出現)的,因為現在是空調消費升級的階段。”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行業長久以來居高不下的庫存壓力,加劇了非理性價格競爭,各大品牌只能通過不斷提升的規模來彌補利潤率的降低,從而導致空調行業的總體盈利能力不足。

  從去年9月底開始,空調行業頻繁掀起價格戰。今年五一前夕,發改委約談主要空調製造企業和流通企業,緊急叫停價格戰。雖然價格戰被叫停,但價格戰連鎖效應之一的高庫存問題,卻已經成為壓在空調行業身上的一座大山:第三方數據顯示,空調行業庫存高達4000萬套,意味著即使所有空調企業一年不生産也足以滿足當年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入夏以來天氣持續不給力也是一重大因素。一直以來,空調業都是“靠天吃飯”,但今年進入夏季後,長江流域以及南方區域的空調主要消費區域,基本上是處於暴雨控制之下,降雨帶在長江流域徘徊長達2個月之久。北方雨水雖然不多,但也是隔三岔五下一場雨,始終沒有出現持續高溫的情況,北京更是51天內出現32次降雨天氣的罕見現象。

  另外,宏觀經濟下行,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也影響了整個空調市場。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曾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將呈現穩中緩降態勢,GDP增速將放緩至7%。家電零售領域很大一部分需求來自房地産中新增商品房、保障房的數量及入住率,然而這一指標在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開局表現都不盡如人意,雖然多地放鬆限購政策,但是面對日益下調的房價,消費者還是保持觀望態度。

  從奧維雲網(AVC)的家電市場監測數據看,一二級城市很多家電品類出現了負增長,三四級市場增幅也大幅放緩。而從區域市場來看,2015上半年,除中南、西北地區空調零售量同比小幅上漲外,華東、華北、西南等地市場需求出現萎縮,零售量同比均以下降。尤其是空調消費需求較大的華東地區,今年上半年,受持續陰雨天氣影響,華東地區高溫天氣短暫,線下空調零售量同比降幅超10%。

  各大廠商積極開啟新冷年

  儘管面臨需求不足、庫存高企壓力,2016年新冷年還是在8月初如期“開盤”,各大空調廠商也採取了更為主動的姿態,紛紛尋求“破局”之道。

  早在7月底,長虹[就拉開了2016冷年的開盤啟動工作。長虹空調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新的宏觀形勢、新的年輕族群的消費需求、新的商業模式的驅動,長虹空調把2016年定位為融合創新、轉型升級之年,將聚焦産業生態圈的價值融合,在産品融合、渠道融合、客戶融合、服務融合、未來商業模式融合五大方面,和合作夥伴一起共贏未來。

  8月1日,美的、格蘭仕和志高同時召開了新冷年的開盤會。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強調,美的空調將繼續堅持“精品戰略”,公司每年在“精品戰略”上的投入高達數億元。未來五年,美的空調還將投入50億元,對國內六大生産基地進行升級,為千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格蘭仕在新冷年開盤會上發佈了可用語音操控的智慧空調。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公司副總經理賴雲飛透露,從現在的WiFi連接到自動加濕、自動空氣凈化、空氣品質自動提醒等産品功能的擴充,再到産品與産品之間的互聯互通,2016年格蘭仕空調産品將全面智慧化。

  而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興浩更是宣佈重新出山,擔任志高空調國內銷售總經理。李興浩稱,新冷年志高將繼續發力智慧雲空調産品。

  緊隨其後的海爾則抓住了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心理。在8月3日的2016冷年戰略發佈會上,海爾推出了目前行業唯一可在製冷、制熱雙模式下實現自清潔的空調。其空氣産業負責人王友寧説,現在用戶的需求已經從防暑降溫到了空氣健康,“未來海爾將跨界融合,打造各種場景下的健康空氣體驗。”

  新冷年開局難言樂觀

  業界人士認為,各大空調廠商的積極行動説明,他們已認識到了新冷年行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逆境中的中國空調業會在2016冷年迎來真正大考。

  在張彥斌看來,2015冷年雖然結束了,但高庫存的情況並沒有得到緩解。空調市場發展至今,更新需求已經佔據主導地位,天花板效應已經顯現。據他透露,2016冷年依然還有3700萬套庫存等待消化,空調行業將依舊艱難。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行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認為,“空調的普及程度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甚至二三線市場也基本普及,因而價格戰在新冷年還將繼續。” 但他表示,“價格戰”是不正常的。如果廠家要持續通過價格打壓的方式來進行市場競爭,必然會削減成本,從而犧牲産品品質、售後等核心的東西,最終造成廠家、商家、消費者“三敗俱傷”。 新冷年空調行業應當反思,放棄一些短視的甚至是飲鴆止渴的行為。

  著名家電專家、青島帕勒諮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則認為,革新陳舊的經營模式是空調行業新冷年面臨的最大挑戰。

  羅清啟説,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空調企業一直處在落後的“工廠經營”模式中,即“淡季生産産品,旺季銷售庫存”,所以空調行業每年都會出現待消化的巨量庫存,這就導致近年來我國空調行業一直是高風險運營,伴隨著市場規模的增大,整個行業的風險系數也在一路走高。而高位庫存對空調企業來説是最大的風險,其給空調業帶來的風險主要有三個。一是技術貶值,一旦有新技術出現,庫存産品就會出現技術貶值,因為現在空調産品的技術更新速度太快;二是原材料價格浮動會直接造成庫存與新品的成本錯位,尤其是當前決定原材料價格的貨幣價格極不穩定;三是持有成本上升,銀根緊縮造成資金成本的大幅上升,某些地方資金使用成本的增幅超過原材料價格的漲幅。這三個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會給庫存持有者帶來直接的虧損。

  對於空調企業當下推出的各種概念産品,羅清啟認為,市場上從來就不存在産品間的競爭,只有滿足消費需求的能力間的競爭,誰能為消費者提供最大化的消費福利包,誰就將獲得市場競爭先機。對中國空調企業來講,僅有概念産品是難以持續贏得市場競爭的,因為消費者要的是真正滿足需求的産品,而非披著概念外衣推出的花拳繡腿式的空架子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