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家電 > 正文

字號:  

收視率造假引發樣本質疑 家電大數據衝擊調查業

  • 發佈時間:2015-03-16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央視主持人張澤群、政協委員歐陽常林與張國立先後炮轟收視率造假,將收視率造假問題再一次推至風口浪尖。

  而與此同時,擁有巨大用戶量的家電大數據異軍突起,並堅稱:大數據對用戶的捕獲,不抽樣不調查,可線上實時、客觀地將數據野蠻呈現。

  一位家電企業大數據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查公司基於抽樣方法對收視率進行監測的方法存在極大的漏洞。而大數據的挖掘不僅對電視産品的研發擁有極大的價值,也可以令資訊更透明,對電視臺收視率進行最客觀的反應。

  他向記者介紹,“僅去年一年,大數據的運用,就為企業節約了三千萬元成本。而在新品研發等其他領域,大數據也直接産生了價值。”

  收視率造假

  “收視率早已不是反應節目收視數據的最重要指標了,電視臺以收視率作為業績考核的核心已不公平,收視率數據嚴重失實,收視率操縱現象極為嚴重。”某地方衛視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已不是媒體第一次將收視率造假問題暴露在陽光下。早在五年前,收視率造假問題就被人民日報曝出。2012年,製片人王建峰公開舉報第三方公司買賣數據。此後,就陸續有電視臺購買收視形成被揭露。

  據了解,現在一般由第三方數據調研公司,通過電話,問卷調查,機頂盒或其他方式抽樣調查來得到收視率。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爾森公司是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兩家收視率調查公司。而索福瑞獨佔市場的合理性一直被外界所質疑。

  一位家電企業負責人表示:“以目前各家電品牌市場佔有率來看,去年2月11日出現的全國33城市收視率超過40%的數據不可能實現。家電企業的大數據中心已可以捕獲到這一數據,嚴重事實。”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著名導演馮小剛炮轟國産劇收視造假,隨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首個國內首個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電視收視率調查準則》(下稱《標準》),並宣佈2014年7月1日起實施。然而收視率造假問題的遏抑依舊沒有明顯效果。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央視主持人張澤群、政協委員歐陽常林與張國立先後炮轟收視率造假,將收視率造假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了。

  北京某製作公司負責人稱:“‘收視率保證’是行業的潛規則,臺裏在衡量業績的時候也大多以收視率為標準,這樣就滋生‘收視率造假’,並催生其繁榮。”

  對外經貿大學一位教授指出,收視率數據大量“注水”,這是一個普通現象,部分調查機構對數據態度極不嚴謹,或乾脆閉門造車編數據。《標準》的實施,是行業推出的第一個規範性文件,是整個行業的一次進步,對收視率調查行業的頑疾有一定衝擊作用。但要從根本上剔除,還需要明確指責真正執行到位,加大處罰力度,同時更多配套準則和法律出臺。

  “打破壟斷,才能真正讓資訊透明,從而根除收視率調查業頑疾。”某臺一位製作人如是説。

  家電大數據衝擊調查業

  《標準》明確要求,數據提供方應嚴防樣本戶受到第三方的影響。數據使用方也不得採用不正當手段與同行業競爭,以確保數據的客觀公正性。

  根據某調查機構的説法,其收視率調查是在北京、上海等全國48個中心城市建立的調查網,從市到村,覆蓋面廣,並對特定人群有針對性。

  在家電企業某負責人看來,這是一個荒唐的説法,“以測量儀和日記卡的形式來進行收視率調查,早已失去意義,調查員到府進行資訊採集,容易出現誤差,且容易從中操作,獲得數據效率也較低。收視率測量儀則需要較高的成本。”

  記者在與某家電巨頭的大數據技術中心看到,他們的技術平臺,已可以完全將全球該用戶的收視數據完全掌控,對用戶習慣、地域特色、節目收視率進行分析,並可以對用戶進行精準行銷。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家電企業巨大的用戶數,大數據對用戶的捕獲,不抽樣不調查,線上實時將數據野蠻地呈現。讓其擁有極大的價值,大數據讓資訊更透明。最重要的是,在這個行業,沒有沒‘買賣’就沒有‘造假’。”他透露給記者,僅去年一年,大數據的運用就為這家家電企業在成本上節約三千萬元。而在新品研發等其他領域,大數據也直接産生價值。

  據了解,在某臺收視率較高的節目中,第三方收視監測的數據中卻經常出現“零收視”的現象。該負責人表示,調查公司原始基於抽樣方法對傳統收視率監測存在極大的漏洞。“我們對這個節目進行精準分析,大數據採集到的數據是最為客觀的,與調查機構數據完全不同。在大數據的方式中,可測量到的所有的收視個體及其每一個收視行為,都被被納入到考察範圍,更為科學,還原真實效果。” 該人士透露,有多家調查機構跟他們購買該數據,但出於對用戶資訊的保密性,並沒有出售。但未來如若這個行業得到規範,出現統一的標準,家電巨頭的大數據將出現收視率統計上的領頭者,而電視臺的調查公司將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奧維諮詢總經理喻亮星認為:”在新的大數據時代,對收視率的獲取已不單單是調查機構的專屬,家電産品的大數據也在不斷的擴大。目前家電企業大部分跨黑白電、小家電全品類,而在後臺,他們的大數據形成匯總,將擁有巨大體量和價值。挖掘電商數據背後的消費趨勢與需求,可以研發部門對消費者、節目收視進行精準判斷。”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各大企業都在嘗試進入到大數據領域,家電企業在大數據領域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大數據各種挖掘和演算法也越來越成熟,未來從家電業入口得到的收視率數據,得到匯總運用,將比從國外調查機構得到數據更精準、更客觀,産生龐大的價值並激發千億級市場。”

大數據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紫光股份 80.14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賽為智慧 18.52 9.98%
4 航太資訊 27.13 7.28%
5 天源迪科 17.00 6.2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天夏智慧 12.58 -5.77%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美的集團 52.84 -3.10%
4 南威軟體 12.10 -2.97%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