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家電 > 正文

字號:  

四川長虹電漿生産線擬停産 40億投資或打水漂

  • 發佈時間:2014-09-28 13:04:0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一紙公告,讓國內唯一擁有電漿面板量産線的四川長虹再次站上風口浪尖。

  日前,長虹發佈的停牌進展公告稱,目前公司正在策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同時正在論證公司電漿屏及模組資産和業務處置方案。南都記者了解到,運營長虹電漿面板業務的四川虹歐或將進入停産狀態,前途堪憂。對於電漿這一大包袱,長虹將會做出哪些調整?對此,四川長虹集團企劃部部長劉海中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對虹歐公司即將停産的消息,劉海中表示暫未收到相關消息。

  長虹40億投資堪憂

  9月19日晚間,長虹發佈的停牌進展公告稱,目前公司正在策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同時正在論證公司電漿屏及模組資産和業務處置方案。因上述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公司股票于2014年9月22日起繼續停牌。

  這是否意味著,7年前四川長虹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中國第一條電漿規模生産線前途堪憂?

  不過,長虹告別電漿似乎早有跡可循。2012年10月,四川長虹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終止向大股東長虹集團收購“歐麗安pdp”股權的議案。

  當時,該舉動被業界解讀為電漿已不再是長虹戰略重點。

  今年5月,在四川長虹召開的201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四川長虹董事長趙勇在向投資者説明公司戰略時再次提出,今年公司將對産業進行調整,對不符合公司戰略、對發展造成拖累的子公司,進行戰略重組或者退出。

  業界再次猜測,電漿業務將首當其衝成為長虹被調整的業務。

  有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從2008年開始,先鋒、日立先後宣佈退出電漿面板生産,去年下半年,松下也關閉位於上海的電漿電視組裝廠,業內預測,未來3-5年,電漿電視將徹底退出民用消費市場。而長虹成為全球唯一生産電漿電視機的企業,從目前來看,電漿屏業務已成為四川長虹整體業績的巨大拖累。

  根據四川長虹今年上半年公佈的業績報告,長虹整體虧損1.81億元,其電漿業務虹歐顯示則虧損1.3億元,其甩掉電漿這個沉重“包袱”成為必然。

  虹歐或將停産

  近年來,電漿業務正在成為長虹業績的巨大拖累。

  四川長虹連續兩年的財報顯示,旗下主營電漿面板製造的四川虹歐螢幕件有限公司2012年虧損7.38億元,2013年虧損3.47億元。僅從2013年的數據來看,當年虹歐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17.4億元,凈利潤虧損3.47億元,而同期四川長虹凈利潤為5.12億元。

  今年上半年,四川長虹整體虧損1.81億元,其中電漿業務虹歐顯示的虧損就高達1.3億元。

  2007年,長虹一度斥鉅資啟動虹歐公司pdp(電漿面板)項目工程,規劃總投資6.75億美元,年産pdp模組達到216萬片,成為業界焦點。

  來自於虹歐內部的消息稱,由於産量未達年産標準,今年9月量産掃線結束後,虹歐公司設備將整體轉入停線狀態,就地自然條件存放且不再開啟。

  除了虹歐,長虹集團旗下另一項目也與電漿密切相關,即由長虹集團持股68.75%的安徽鑫昊電漿螢幕件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和報道顯示,鑫昊公司于2009年7月投建,當年投資約20億元,是國內的第二條電漿生産線。電漿生産線合肥落地後,鑫昊順利在合肥完成了試産,2011年便迎來了7萬台電漿屏的生産量。知情人士透露,鑫昊在2009年初創時,長虹團隊已低調入住協助運營此項目。此後,長虹集團按照約定先後斥資2億元和3億元回購鑫昊20%和18.75%的股權。

  2013年2月,四川長虹首次表示,為避免經營風險,該公司將不參與對安徽鑫昊電漿螢幕件有限公司的增資。當時,四川長虹稱,其控股的四川虹歐電漿項目雖已進入全面量産階段,但目前産量尚未達到設計産能,尚存在較大的經營性虧損。雖然安徽鑫昊電漿項目有利於擴大四川長虹電漿生産規模,但目前該項目處於爬坡期,量産時間尚不確定,預計未來至少兩年仍將出現經營虧損。

  電漿痛失一切良機

  夸父諮詢機構首席顧問劉步塵認為,2007年電漿陣營開始感受到液晶的威脅,於是高調宣佈推出32英寸、37英寸電漿電視,遺憾的是,人們最終也沒有等來中小螢幕的電漿。時至今日,人們依然沒有看到37英寸以下電漿電視的身影,電漿失去反超液晶最重要一次機會。

  “狹窄的産品線,大大地局限了電漿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多電漿陣營的戰友投向液晶懷抱,其中就包括三星等公司,至2008年仍未對産品戰略做出深刻檢討,仍然對面板生産線及技術輸出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大批倒向液晶陣營的企業,開始從輿論上圍攻電漿,甚至把電漿的優點説成缺點,導致電漿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劉步塵説,至今,電漿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少被人提及,甚至如果電漿電視銷售人員告訴消費者電漿電視圖像顯示效果更好,很有可能遭受液晶電視銷售人員的聯合攻擊。“我只能説電漿企業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吃”,前長虹董事長倪潤峰曾稱。

  目前,全球仍堅持銷售電漿電視的企業已經很少,長虹是一個。松下、三星、lg的電漿産銷量越來越低。即使長虹,也是“液晶為主,電漿為輔”。記者獲悉,2012年,長虹銷售平板電視750萬台,電漿電視銷量約佔總銷量的15%。“平心而論,電漿沒有更好的出路,雖然仍有少數追求更好顯示效果的發燒友購買電漿電視,但是電漿畢竟不是奢侈品,難走奢侈品路線,銷量上不去,對企業的影響就很大。”劉步塵認為,電漿的今天不是産品原因所致,而是企業行銷戰略失誤所致,對解決市場之困或許會有所裨益。

四川長虹(60083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