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吉姆西騙取新能源車補貼 或被取消汽車生産資質

  • 發佈時間:2016-03-30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查道坤  責任編輯:吳起龍

蘇州吉姆西公司騙取新能源車補貼 或被取消汽車生産資質

  國家對新能源企業的補貼成為一些車企的“搖錢樹”。

  3月28日,央視《經濟資訊聯播》曝光了首家騙補企業——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姆西),該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只報備了25台車的合格證,而在當年12月該公司卻上傳了2905台車的合格證,經計算,其12月份産量佔比全年達到80%。然而,由工信部和財政部等四個部門組成的調查組要求核查每一台車時,公司卻不能明確回答車的去處。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場由賣方和買方聯合騙取國家補貼的陰謀浮出水面。其中,一輛6~8米的純電動中巴車最多可獲得60萬元的補貼,如果按照2015年12月份吉姆西的産量計算,僅此一項吉姆西就騙取了上億元的補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蘇州官方了解到,相關部門從今年3月初就開始對吉姆西核查,目前已經基本確認該公司聯合買方一起騙取國家補貼的事實,“目前吉姆西已經被責令停止生産,相關負責人也在接受調查。”

  此外,江蘇省經信委和能源局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會依法依規對吉姆西騙補行為進行查處,“責令公司停止生産只是第一步,最終調查結束之後,公司的汽車生産資質或將會被取消。”

  為此,記者致電吉姆西,但是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

  單月産量井噴引起注意

  公開資料顯示,吉姆西成立於2013年8月,2015年3月開始投産,産品全部是6~8米的純電動商用客貨電動車。

  記者從蘇州官方獲取的資料顯示,吉姆西重組了蘇州客車廠有限公司,其前身是蘇州客車廠。

  記者獲取的資料顯示,蘇州客車廠在2013年進入工信部發佈的特別公示名單,“進入這份名單,就意味著企業已經失去了正常生産經營能力,如果持續在這份名單上停留兩年,並且考核不合格,那麼工信部就會暫停公司的生産資質。”蘇州市政府一位王姓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生産資質是汽車公司最值錢的資産,如果失去這份資質,那麼就等於退出了中國汽車産業,為了保住這份資質,吉姆西在2013年重組了蘇州客車廠。”

  在2013年8月重組蘇州客車廠之後,吉姆西並未立即獲得生産資格,直到2015年初才獲得了合法身份。

  工信部2015年2月發佈的《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第269批)》公告顯示:同意蘇州客車廠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産品,企業名稱變更為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為楊源,這就意味著吉姆西通過了國家準入考核。

  2015年5月,吉姆西的工商註冊也發生了變化,其經營範圍中汽車專用機械設備後面增加了按國家公告目錄生産。

  在獲得合法身份之後,吉姆西在2015年3月投入生産。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3月、4月和5月,吉姆西上傳的合格證資訊數量分別是23個、0個和2個,隨後三個月公司處於停産狀態。然而,到了2015年9月開始的3個月,其上傳的合格證分別為166個、347個和243個,12月更是上傳合格證2905個。

  從3月至6月的低迷,到9月份開始的快速增長,再到12月份的爆發,吉姆西的産量可謂相當驚人,這也吸引了主管部門的注意。

  聯合買方騙取政府補貼

  央視報道顯示,由工信部和財政部等四個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對吉姆西進行了核查,調查組選取購買了吉姆西21輛純電動貨車的一家客戶,然而當工作組要求核查每一台車時,該用戶負責人卻支支吾吾,不能明確回答車的去處。

  隨後,調查組要求核查吉姆西的這個用戶全部的新能源車輛資訊,該負責人依然無法提供車的去處。最後對這家吉姆西的用戶資訊核查清楚了,結果有17輛報備上牌的車輛無法説明去向。

  此外,調查組還對吉姆西客戶高融實業進行了調查。據高融實業董事長陳笑介紹,2015年12月,公司與吉姆西簽訂了協議,購買了50輛充電動客車,用於接送客戶看房及員工的上下班,“吉姆西只交付給他們七八輛車,其餘的40多輛車並沒有交付給他們。”

  上述50輛的訂單,僅僅交付了七八輛,也就是訂單的七分之一,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買賣雙方向省市遞交申請全部補貼的情況卻真實發生了。

  陳笑表示,他們向省裏遞交了補貼的材料,而市裏的補貼材料則是委託吉姆西遞交的,市裏面的補貼是直接打給吉姆西的。

  這就意味著吉姆西在沒有現車的情況下,大量虛報合格證,並獲得牌照,再向高融這樣的客戶交付少量的車輛,由高融向江蘇省遞交補貼申請,同時吉姆西向蘇州市申請補貼。

  政府的補貼要求是,只有車輛生産出來交付到用戶手中才能提交補貼申請。而吉姆西和高融明知沒有現車的情況下,卻向政府遞交了補貼申請,全部環節走完,就達到了吉姆西聯合買方騙取補貼的目的。

  按照國家2013年至2015年的政策,6~ 8米純電動中巴車補貼標準為30萬元/輛,物流車按電池容量計算,每千瓦時補貼2000元,每輛車補貼總額不超過15萬元。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城市的地方補貼標準與國家標準1:1配比,即一輛6~8米純電動中巴車最多可獲得60萬元的補貼。

  此外,根據吉姆西所在地蘇州市政府的規定:對6~10米純電動客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貼1800元(最高不超過18萬元。對應用於城鄉公交領域的6~8米純電動客車補貼18萬元/輛);純電動專用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貼1200元(最高不超過9萬元)。

  如果按照2015年12月份吉姆西的産量計算,僅在當月吉姆西就騙取了上億元補貼。

  相關部門將嚴懲騙補

  對於吉姆西的騙補,核查工作組專家組組長董揚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關聯企業之間,比如説使用車輛的企業、購買車輛的企業和生産銷售的企業大部分是有關係的,有的有市場關係,有的有供貨關係,互相之間打好招呼,勾結做虛假銷售,這就是一種騙取國家補助的行為,肯定是應該打擊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從2009年開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其中最大的政策“紅包”就是補貼。2009年至今,我國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補貼已經超過150億元。

  目前,在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中,包括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兩大部分,地方補貼又包括省、市、縣、區等多級補貼。國家補貼的對像是直接給付到汽車生産企業,地方補貼則有的給付到汽車生産企業,有的給付到汽車生産企業的用戶。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諸如吉姆西這樣騙取國家補貼的企業不在少數。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承認部分車企存在騙補的行為,對此工信部將會嚴懲不貸,“不管有多少輛,發現一起,絕對要處置一起,這些企業還不像別的,它跑不了,國家財政的補貼也沒有全部到位,沒補的這些錢一定要扣下來不給它,已經補的這些錢一定要扣回來,並且還要依法進行處置,直至取消這些企業的資質。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清查以後,會向媒體公佈去年騙補到底是有哪些企業、有多少輛、有多少錢,這個數字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向媒體公佈。”

  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騙補行為,從今年3月份開始,國務院已把遏制騙補行為作為重點督查問題,核查工作組專家組組長董揚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發現一起,糾正一起,而且對於惡意騙補的企業絕不手軟,應該是從公告管理來説,一旦發現,就停止公告,實際上就是停止它生産的資格。從財政部的角度來説,我相信他們也會有處罰手段。總而言之,對於這種事情,政府各部門都非常嚴肅認真地對待,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