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嘉誠撤800億資産:名下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部外遷

  • 發佈時間:2015-09-22 08:08:3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朱開雲  責任編輯:馬藝文

  “李嘉誠撤資事件”持續發酵。自2013年起,華人首富李嘉誠“拋售大陸物業和資産”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李嘉誠通過轉讓資産或其他方式套現近800億元人民幣。那麼李嘉誠是如何完成800多億元人民幣資産的撤離的,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梳理。

  兩年來李嘉誠出售人民幣資産近千億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相關的資料,較早的關於李嘉誠拋售人民幣資産的報道是在2013年。當年8月,李嘉誠先以25.78億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停車場;當年10月,李嘉誠將小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心整棟出售,交易價格71.6億元。

  當時中國房價處於高位,社會對經濟總體形勢較為樂觀。市場並未對李嘉誠的撤資有除商業以外的其他解讀。

  在接下來的一年,李嘉誠旗下公司拋售人民幣資産的速度明顯加快。

  2014年2月,李嘉誠旗下長實參股的ARA資産管理公司以24.8億元出售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此項交易是長三角地區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有穩定收益物業的整棟交易。同年4月,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以57.6億元將北京盈科中心出售。2014年8月,ARA以15.4億元出售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甲級寫字樓盛邦國際大廈。

  最新一宗拋售是2015年7月底,當時上海媒體報道長實地産尋求出售上海陸家嘴的綜合體世紀匯,報價高達200億元,目前已經有多家境外基金與長實地産接觸,但尚未達成收購意向。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1月份至2015年4月,李嘉誠通過轉讓資産或其他方式套現逾738億元。如果加上正在出售的陸家嘴項目,李嘉誠出售的人民幣資産將超過千億。

  李嘉誠名下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部外遷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部分輿論對李嘉誠的指責中,其名下的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部外遷成為了焦點。

  2015年初,李嘉誠宣佈經將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進行重組,新成立的長和持有長江實業集團及和記黃埔集團的所有非房地産業務,同時另外成立一家長江實業地産,已經於今年6月在香港上市。在一系列的分拆重組背後,有媒體敏銳地觀察到,這些行動的背後都涵蓋了註冊地的變更。通過分拆和重組,李嘉誠將旗下的公司註冊地由香港遷往了開曼群島和百慕大群島等知名的離岸金融中心。

  李嘉誠曾否認變相遷移註冊地,而是為企業獲得更大財務彈性。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這些離岸中心,當地政府對這類離岸公司很少徵稅,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並且無外匯管制。國內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也選擇在這些離岸中心註冊。李嘉誠的理由也並不是完全無根據。

  《人民日報》稱“斯人已去不必挽留”

  李嘉誠的解釋並沒有阻擋外界將其行為解讀為“從中國撤資”。新華社瞭望智庫發表的署名羅天昊的文章《別讓李嘉誠跑了》將這種情緒引爆。文章認為,李嘉誠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在大陸的資産,是失守道義的表現。

  文章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某門戶網站有數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對文章的觀點支援和反對幾乎各佔一半。

  隨後,李嘉誠長和集團否認撤資,強調有買有賣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應該如何看待李嘉誠“投資路線圖”的轉向?針對有人將此解讀為李嘉誠看空中國的信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則認為,在法治和市場經濟的框架下,我們應該更加包容,更加自信。“時間將證明,大陸錯過的可能只是一兩個商人、一兩家企業,而他們失去的,則將是與中國一起成長的整個時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