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盤點董明珠的“江湖仇敵”們

  • 發佈時間:2015-01-01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2014年,家電圈大事不斷。從資本層面講,國美係無疑是最為活躍的公司,從投資徽商銀行到競購華泰保險,再到收購香港老牌電影公司中國星文化産業,國美在2014年資本運作調動的資金額超過40億元。從戰略層面講,美的集團與小米公司的戰略合作,無疑是家電業最為重大的一次聯合。從運營層面講,家電零售業巨頭蘇寧雲商的虧損和京東的持續虧損,都為行業帶來很多啟示。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阻擋不住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成為“頭條達人”。尤其是2014年12月,董明珠獲得的傳播熱度不減,甚至是長期佔領各大媒體的相關版面頭條位置。

  事情的起因,源於董明珠直言、敢説的性格。2014年12月中,小米公司與美的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針對此事,出席某企業活動時,董明珠語出驚人的表示,小米和美的的合作是騙子加騙子的小偷集團。時隔一週之後,格力內部講話外泄。在這次格力內部經銷商會議上,董明珠又將所有競爭對手犀利點評一番,認為業內許多品牌存在“假冒偽劣、偷工減料”的做法,希望格力“把所有爛品牌全部消滅掉”。

  董明珠的多番表態,迎來眾多企業的反擊。加入反擊陣容的企業,包括美的、小米、海爾、海信、志高、奧克斯、長虹、蘇寧。其中,比較有挑釁性的反擊聲音,來自海爾。海爾利用公司官方微網志叫板董明珠稱:“作為科技企業,不能忽悠大眾,不能不懂裝懂”。

  值得注意的是,蘇寧並未被董明珠近期講話提及,卻主動跳出來“碰瓷”。這一違背常理做法背後,一則顯示出本年底最會“惹是生非”的蘇寧公司的“碰瓷功力”;另一方面,則不得不提及年滿60周歲的董明珠,在家電江湖中過去24年的江湖恩怨,而這其中就包括蘇寧的掌門人張近東

  有關張近東和董明珠的私人恩怨,江湖傳聞已久。傳聞稱,1992年,規模尚小的蘇寧相關負責人,拿著500萬元支票找負責格力江蘇市場的董明珠購買空調,但是,董明珠並未接受這張支票,理由是“和江蘇五交化達成地區代理協議”。就這樣,張近東和董明珠的相識,竟然從一通40分鐘的電話罵戰開始。

  隨後,兩位當時人在此後歲月中,多次指責對方“太強勢”並且上演多次“真刀真槍”對抗。在2012年的一次訪談中,當有記者提及張近東評價董明珠太強勢時,董明珠當即回應稱:“他説我強勢,其實,他才強勢,他比我還強勢”。

  近年來,除了張近東之外,在董明珠的“江湖仇敵”列表中,又多了小米創始人雷軍。兩人的恩怨,源於2013年12月某大型財經論壇上的號稱賭資為10億元的一場賭局。隨後,兩家企業忽悠揭短。董明珠對小米公司的批評較為直接:“他做手機,我做空調,不對等的賭,沒有什麼價值。但是有一點可以賭,格力有1.4萬項專利,在中國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裏我們排在第十名,你小米有多少?這點我贏了。”

  當然,雷軍、張近東僅是董明珠的“江湖仇敵”中,稍有代表性的兩位。此外,還包括志高空調董事長、從格力出走的鄭祖義,以及相關競爭對手品牌美的、海爾、海信、奧克斯、長虹以及相關領導人。

  事實上,除了張近東和董明珠是“舊怨”之外,其他企業與董明珠之間是“新仇”。而這種狀況的出現,源於格力電器自身需要完成年度目標的壓力。

  按照格力電器此前規劃,2014年公司年度銷售目標為1400億元,而前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84億元,僅完成了年度任務的7成。從傳統意義上看,每年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是空調銷售淡季。産業線上的數據也顯示,2014年前10個月,空調業累計內銷出貨量同比增長14.5%,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長5.5%,而11月份卻同比下滑0.28%。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按照董明珠此前規劃,2015年格力空調銷售額將要做到1600億元。

  面對如此大的業績壓力和並不能令人滿意的行業狀況,董明珠的焦慮感可想而知。對此,董明珠與記者聊到每年遞增200億元營收規模時,曾經表態稱,要做到每年增長200億元,格力必定是要吃掉競爭對手份額。而所謂競爭對手,勢必包括美的、海爾、海信等品牌。2012年時董明珠的這種表態,成為了發生在2014年12月她種種言行的最好注解。

  當然,這並非董明珠與她的“江湖仇敵”們的唯一相處方式。2013年底的一天,董明珠走進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鵬潤大廈B座18層的會議室。過去近20年,董明珠與國美的恩怨,與她跟張近東的恩怨一樣著名。董明珠的這次“破冰之旅”,最終達成了國美和格力的戰略合作。

  可見,在與“江湖仇敵”們的關係中,董明珠稱得上“走過的地方都不長草”,也懂得“商者無域,相融共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