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湖南創元鋁業山頂偷埋千噸含氟廢料 未經任何處理

  • 發佈時間:2014-12-12 08:45:14  來源:新京報  作者:蕭輝  責任編輯:馬藝文

12月11日,桃源縣架橋鎮白馬崗山頂上,晟通集團常德産業園的施工人員在挖掘填埋的含氟固化廢料。該企業總經理助理杜志軍介紹,廢料共有數百噸。

  12月11日,桃源縣架橋鎮白馬崗山頂上,晟通集團常德産業園的施工人員在挖掘填埋的含氟固化廢料。該企業總經理助理杜志軍介紹,廢料共有數百噸。

▲12月11日,挖掘機將灰渣裝上運輸車。在陬市鎮和架橋鎮間堆積著上百畝由火電廠産生的煤渣和灰渣。

  ▲12月11日,挖掘機將灰渣裝上運輸車。在陬市鎮和架橋鎮間堆積著上百畝由火電廠産生的煤渣和灰渣。

▲12月11日,架橋鎮的含氟固化廢料填埋場,廢料被蓋上了防滲膜。

▲12月11日,架橋鎮的含氟固化廢料填埋場,廢料被蓋上了防滲膜。

  鋁企山頂偷埋近千噸含氟廢料

  已歷8年,湖南環保部門稱如污染大氣和水“後果很嚴重”;企業被勒令整改

  “回不去的家園”追蹤

  12月6日,新京報記者獨家報道湖南桃源鋁廠違規處置工業廢棄物造成周邊環境污染,農作物減産,村民接連得病,引發輿論關注。次日,桃源縣確認鋁廠廢渣處理存在問題,湖南省環保廳等已介入調查。

  近日記者再赴當地調查發現,近千噸含氟危險固化廢料未經任何處理,被涉事企業——晟通集團常德産業園偷偷填埋在附近村莊的山頂上。該企業總經理承認,這些含氟固化廢料係該廠電解槽大修時産生,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填埋,“肯定是有問題的”。

  目前,常德市環保局已責令該企業將含氟固體廢料在一週內回收入廠,按環保要求處理,並對整個灰場和電解廢料填埋場進行整改。

  現場

  挖掘機開始處置廢料

  晟通集團常德子公司湖南創元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元鋁業)自2002年落戶常德桃源縣盤塘鎮,徵用了陬市鎮和架橋鎮之間的山谷數百畝土地作為粉煤灰堆積場和危險固體廢料填埋場。

  但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除通過審批的正規灰場和危險固體廢料填埋場,位於架橋鎮白馬崗的山頂還有一處填埋場,近千噸含氟固體廢料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被偷偷埋在山頂上。雨水浸透含氟廢料後滲入地下,再沿著山谷水渠流向山下的300多畝農田。村民稱,這導致了農作物減産、牲畜死亡。

  村民説,他們2006年前後在山頂發現這個填埋場後,多次向有關部門和創元鋁業反映水土污染問題,但都未得到回應。近日,本報報道創元鋁業違規填埋工業廢棄物後,創元鋁業已開始回收處置這些廢料。

  12月10日,在當地村民指引下,新京報記者來到白馬崗山頂的這處廢料填埋場,創元鋁業出動的兩台挖掘機正在山頂作業,填埋場被挖開了一個約50平方米、6米深的大坑,坑內大塊黑色固體廢料混雜著渾濁雨水,散發出的氣味刺鼻。坑附近的茶油樹已枯萎,雜草叢生。

  12月11日,正在山頂填埋場現場取樣的常德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趙晉弘對新京報記者説:“這是非法偷偷填埋的,環保部門以前不知道,含氟廢料必須按照嚴格環保要求處理,否則會污染大氣和水,後果很嚴重。”

  傷痛

  村民不敢吃自種大米

  在白馬崗山頂發現非法填埋場後的8年間,當地村民還發現,他們稻田裏的秧苗離奇死亡、減産,村民染上各種奇怪的皮膚病,乃至癌症高發。

  村民認為“罪魁禍首”就在那個山頂。

  自白馬崗山頂流下來的水流經陬市鎮青龍村連魚口組的300多畝農田。70歲的連魚口組村民劉金翠家有3畝稻田,在創元鋁業落戶當地前,3畝稻田種二季水稻每年收成約4000斤,但自2006年起,秧苗多半病死,水稻連年減産,目前3畝田年産不足一千斤。

  當地流傳連魚口組的大米有毒,村民自己也不敢吃,要到鎮上買米吃。

  劉金翠説,村民通常從水塘裏打水喝,但現在水有一股怪味,“我們老年人無所謂,但給孫子喝的是桶裝水”,一年買水要約1000元,“心疼,但沒辦法。”

  46歲的村民高志祥家的3畝農田“已經4年沒種了,種啥苗都死。”他用鋤頭刨開地裏的荒草,地下淤積著黑色和灰色的泥巴,“是山上灰場沖積下來的土,種啥死啥。”他告訴記者,夏天下地,只要手腳碰到水,皮膚馬上奇癢腫痛,各種奇怪的皮膚病。“這還不是最慘的,這十年間組裏陸續有10多人得癌症,命都沒了。”

  青龍村鐘姓村支書告訴記者,連魚口組有200口人,常年居住的100多,以前很少有人得癌症,但自2006年起,已陸續有15人得癌症,大部分是肺癌,已有14人死亡。

  鐘支書説,他沒有證據證明創元鋁業與癌症有直接關係,但癌症高發肯定是不正常的。

  以前是青山綠水,現在家園被污染了,“再也回不去了,太痛心了。”劉金翠説。

  企業

  含氟廢料出自我廠

  在距白馬崗山頂填埋場1000米左右的一處山谷,有一個創元鋁業的正規固體廢料填埋場,被黃色鐵絲網圍住,外面立著黃色警示牌,上面寫著“含氟廢料,危險情況:廢料與水接觸後發生反應,生成含氟氣體,污染大氣和水”。

  創元鋁業總經理宋宏發昨日對新京報記者介紹,這個正規填埋場2013年建成,目前填埋了近萬噸含氟廢料。

  據設計圖顯示,這處填埋場防滲層從上往下有7層,在廢料表面還覆蓋有一層高分子防滲膜。

  宋宏發稱,按處理含氟廢料的正常程式,應先在廠內進行前期處理,把廢料磨碎,用石灰石和混凝土攪拌澆築,再運到填埋場填埋。

  他承認,白馬崗山頂填埋的含氟廢料出自創元鋁業,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填埋,“肯定是有問題的”。

  據初步調查,該填埋場2006年形成,填埋量近千噸,“具體是誰倒的廢料,怎樣倒的,我們目前還沒調查清楚”,宋宏發説,“但問題存在了,首要是解決問題,防止繼續造成污染。”

  據常德市環保局的整改要求,創元鋁業必須在一週內完成山頂廢料清理,運回廠進行預處理,再按環保要求運到標準填埋場填埋。對於已造成的生態破壞,將由湖南省環境科學院提出評估整改方案,由創元鋁業實施生態恢復措施。

  宋宏發還承認,由於未按正常程式進行廢料預處理,除了白馬崗山頂填埋場的近千噸廢料,企業還會把在標準填埋場內填埋的近萬噸廢料運回廠,進行預處理後再回填。

  環保部門的整改方案還包括清理灰場沉澱池,以防止污水滲透。但此前記者現場調查發現,灰場很少有防滲措施,污水直排到下游的沉澱池,污水呈紅色,併發出惡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