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康師傅告一財網發不實報道 索賠億元商譽損失

  • 發佈時間:2014-09-29 08:48: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李仁平  責任編輯:馬巾坷

  近日,食品企業康師傅公開向第一財經傳媒寄出“起訴書”,狀告一財網發佈不實報道、蓄意曲解其自願性公告內容,除了要求更正報道和公開賠禮道歉外,同時要求索賠1億元商譽損失。對此,第一財經連夜發表聲明反駁:稿件均有據可查,不存在蓄意扭曲,也不是被第三者利用。而在此之前,康師傅方面已在短短幾日三度發佈“嚴正聲明”。

  頗具戲劇性的是,在餿水油事件的“震中”地帶,直接關聯者台灣味全因為第一時間發佈自願性公告,在台灣食藥署日前的後續開罰方面被給予了免罰的處理態度。

  “自願性公告”招來橫禍

  餿水油事件在台灣發酵之際,天津康師傅董事會9月14日發佈了“自願性公告”,其中申明最近在台灣涉及使用供貨商劣質豬油製造的康師傅品牌“精燉蔥燒排骨湯麵”的産品,係由康師傅集團授權台灣味全使用“康師傅商標”在台灣製造及銷售。

  該公告同時澄清説,康師傅在中國大陸製造及銷售之所有速食麵,並不涉及向台灣進口該等原料或産成品,且全部生産過程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在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下,不存在隱患。

  在台灣,餿水油事件波及企業上千家,若干知名企業深陷其中,台灣味全是二級受害者之一,係在上游原料供應商名單中發現了強冠公司。對此,出於預防,台灣味全第一時間採取主動預防性下架,並進行通報之後主動封存了採購自強冠公司有疑慮的原物料及製成的12項産品,且對已經購買的消費者提供退貨服務。

  台灣味全做出此番行為表態之時,當地相關方面對於該公司産品是否確認被餿水油影響還未有定論。也正是基於此,在最近揭曉的處理結果中,台灣味全因第一時間採取主動行為而被免於懲罰。

  9月14日,天津康師傅方面也向社會發佈了一份“自願性公告”。對於此舉的初衷,康師傅方面此前公開解釋説,9月12日康師傅接到台灣味全的通報,稱可能有一款産品被波及。味全發現,是産品供應商的上級供應商牽涉其中,之後味全主動向主管機關通報,並做出了預防性下架處理。而康師傅之所以作出相關通報也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天津康師傅這份“自願性公告”發佈之後,迅速招來了大批負面報道。

  品牌受損資産縮水嚴重

  目前,康師傅起訴第一財經的起因,是發表在一財網的署名文章《康師傅被餿水油拖下水絕不再犯誓言落空》稿件。康師傅方面認為,該文章是後續一系列不實負面消息的源頭,稱“自一財網扭曲我司公告發佈內容不實的報道以來,由於該報道被公共媒體廣泛轉載,也不排除有少數居心不良分子蓄意推波助瀾,導致廣大消費者被誤導,給康師傅的公司名譽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扭曲康師傅公告本意的謠言到處流傳。記者在搜尋引擎上以“康師傅”為關鍵字,很輕易就能看到“康師傅用餿水油作原料”、“康師傅承認用餿水油做速食麵”之類的報道,這些明顯誤導消費者認知的標題,與康師傅發表自願性公告想要對大陸消費者傳達台灣味全産品與大陸康師傅産品並無關聯,消費者無需擔憂的本意大相徑庭,經過廣泛轉載之後影響逐步擴大,康師傅也終於坐不住決定採取前所未有的法律行動來維權。

  在之前康師傅對外發佈的第三份“嚴正聲明”中,曾對其認為的“不符合事實的蓄意詆毀”進行過具體概括:一、通過微網志、微信論壇等方式污衊康師傅公司為日資控股,參與購買“釣魚島”等事件;二、意圖操縱輿論,假借名義發佈不實新聞;三、對我司發佈的自願公告內容,進行惡意篡改,斷章取義製造所謂“康師傅承認使用餿水油作原料”之謠言誤導消費者,從中獲取不當利益。也隱約提及兩年前網路上一路瘋傳“康師傅捐款3億參與購買釣魚島”的不實謠言。而從微信或微網志的網民議論中,也看到各式指稱“康師傅是日資企業”、“抵制日貨、抵制康師傅”的説法,顯示事件應該不如相關聲明中的單純。

  在康師傅最新對外公開發佈的“新聞稿”中稱,康師傅雖經過數次溝通並再三寄發律師函,但一財網僅于24日取消相關新聞連結,並未更正該條新聞,不實報道所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仍舊存在。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分析,受累於此,康師傅品牌確實受傷嚴重。由於“康師傅確認使用台灣餿水油事件”的傳言被廣泛傳播,尤其是這則消息被公安部消息微網志平臺轉載之後消息源被篡改為公安部,很多人信以為真,誤讀為大陸康師傅産品出了問題;在股市,康師傅股價逆市連跌,雖然已發公告反駁,但康師傅控股仍領跌藍籌,最大跌幅達到8%,預計資産縮水嚴重。這或許最終促成了康師傅的訴訟之路。

  三番兩次在網路謠言事件中被惡意中傷,據了解也是康師傅此次決定起訴第一財經的原因之一。據法界律人士表示,由於目前康師傅實際受到商業損害的程度還未透露,因此推測應該會以商譽損失的方式向第一財經求償,而一億元的金額恰巧是慣例中,針對商譽損害求償的最高金額。不過,隨著受影響範圍持續擴大,不排除求償金額繼續上調的可能。

  “福喜”經驗或值得借鑒

  康師傅和台灣味全同為頂新集團旗下子公司,從1999年開始,康師傅入股味全,持股比例達到19.96%,但在去年底康師傅將5.55%的味全股份拋售給了母公司頂新,以此結束了與味全之間的股權關係。雖然兩者完全獨立運營,但在台灣銷售的“康師傅”品牌速食麵仍由味全以“商標授權”的形式生産與銷售,也因此本輪餿水油事件中,儘管“康師傅公司”本身並不涉及其中,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還是逃不過,成為了最後的“中槍者”。

  不過,雙方實際業務合作並未立即中斷,在台灣銷售的“康師傅”品牌速食麵均由味全以“商標授權”的形式生産,但事實上也確實是台灣味全生産的“康師傅”速食麵在包裝上就與天津康師傅不同,且不進入大陸銷售。然而,毫無疑問的是,雖然本輪餿水油事件中,康師傅極力澄清與味全生産的“康師傅”之間的關係,但由於種種原因,“康師傅”品牌還是成為了最後的“中槍者”。

  其實,不論是第一財經的報道以及後續的回應,還是康師傅方面的“嚴正聲明”以及後續的公開“起訴”,都言明瞭自身對消費者的關懷視角。然而,站在這一視角上,雙方是否一定要走到對薄公堂的地步,顯然值得商榷。雙方對薄公堂的最終結果,也還有待觀察。

  剛剛過去的“福喜事件”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借鑒。7月20日“福喜事件”被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網志爆出後,上海市食藥監局7月22日便發表了初步調查結果,上海市食藥監局和市公安局等部門成立了“720”聯合辦案指揮部持續介入調查。

  最終,在上海食藥監局的通報中,消費者清晰了受影響的範圍,避免了不必要的食品安全恐慌;政府相關部門的及時介入,也控制了受牽連企業的範圍,防止了事態以訛傳訛進一步惡化,而涉事企業也在政府的監督之下,迅速下架、封存,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有關單位如果能在“康師傅中槍餿水油”事件的第一時間有權威發佈,或許媒體就不會出現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的嫌疑,企業也就不會連發多次聲明還喚不回清白,消費者也不會無所適從陷入恐慌。食品安全議題的確需要大眾的關注,但更重要的是,關注不能失焦,企業、媒體、政府在食品安全資訊傳播的生態鏈上如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值得各方深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