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多家車企被疑顧量不顧質 賓士廣汽傳祺投訴激增

  • 發佈時間:2015-12-18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龔夢澤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在購置稅優惠政策和冬季購車熱潮等因素的推動下,11月乘用車産銷分別達到214萬輛和212萬輛,創出歷史新高。從全年的銷售情況來看,在合資品牌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表現卻格外搶眼,前11個月有長安、吉利、江淮、廣汽傳祺相繼提前完成年銷量目標,而合資品牌當中北京賓士、長安馬自達也提前完成了年銷量目標。

  然而,在産銷數據創新高的同時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卻不容小覷,尤其在産品品質問題上屢屢出現車主維權難的問題。根據《汽車投訴網》提供的前11個月銷售數據看,豪華車有北京賓士旗下E級轎車、主流合資品牌長安馬自達旗下馬自達3、自主品牌廣汽傳祺旗下GS4均出現大量投訴的情況。

  今年頻出新車、銷量屢創新高的北京賓士也同樣不斷遭到車主投訴和頻頻發佈召回公告。對此,有不願具名的汽車分析師稱,雖然未必與銷量有著直接的關聯,但諸多品質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的不良現象正在逐漸蠶食著品牌的聲譽和口碑。

  同樣被高懸在投訴榜榜單之上、被車主飽受詬病的還有馬自達品牌。2015年1月份-11月份長安馬自達共銷售1.34萬輛,同比增長45.4%,在乘用車企業當中排名第32位。然而伴隨銷量高企的還有投訴量的劇增。據汽車投訴網統計數據顯示,在前11個月的投訴排行榜上長安馬自達位列前20名。

  眾所週知,自主品牌的爆發得益於SUV的熱賣。而説到SUV,不得不提的是廣汽傳祺爆款産品傳祺GS4,該車型11月銷量攀升至2.46萬輛,佔到廣汽傳祺整體銷量的87%左右,但近來也是頻頻被車主投訴。

  傳祺GS4頻遭投訴

  廣汽傳祺能提前完成年度16萬輛的銷量目標主要依靠今年4月份上市的緊湊級SUV傳祺GS4。以11月份為例,廣汽傳祺全係銷量超過2.8萬輛,其中傳祺GS4銷量就達到2.46萬輛。

  然而,正是這樣一款上市以來持續熱銷的車型,近來卻頻頻遭遇車主投訴,其中最嚴重的便是變速箱異響。記者從汽車投訴網上看到,關於GS4變速箱異響以及發動機漏油的投訴鋪天蓋地。

  傳祺GS4搭配的兩種變速箱存在共性問題的同時,又有著各自的問題。一方面,G-DCT變速箱低速頓挫和抖動問題嚴重,變速箱漏油的情況屢見不鮮;手動變速箱問題主要體現在卡檔,平順性不好,頓挫感明顯。另外發動機抖動異響問題也並非個例。

  內蒙古包頭的GS4自動豪華版車主張先生稱,“暫且不提油耗高,方向跑偏等問題,作為在9月14日才購得的新車,才跑了3789公里發動機就漏油,並且出現嚴重的變速箱異響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由於新車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張先生於12月10號去4S店尋求解決辦法。但售後人員居然找不到漏油的地方,並在後來的答覆中稱漏油為正常情況。

  對於這樣答覆,張先生不能接受。張先生對記者表示:“買車回來才那麼點時間,車輛就出現了這麼嚴重的異響。我在網路進行投訴,嘗試聯繫廠家方面進行處理,但一直沒聯繫上。在汽車投訴網投訴後,始終沒有收到來自廠家方面的投訴反饋。”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認為,廣汽傳祺作為南方車企,在品質管控和企業文化方面有日係經營體系的影子,少了些行政痕跡,在自主品牌中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變速箱異響的問題上傳祺卻選擇了回避媒體、回避消費者。如果變速箱的問題源於車主的不當使用,企業應及時澄清解釋以正視聽;如果變速箱確是存在缺陷但佔比很小,企業應該聯繫相關車主做好售後維修工作;如果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品質隱患,更應及時啟動召回程式,進行後續補救。如今的沉默回避只能滋生和發酵問題,而無助於妥善解決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就前述品質問題聯繫到廣汽傳祺銷售部相關負責人,廣汽傳祺方面稱一直在忙,採訪需通過公關部,無法給予回復。

  賓士多次召回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同樣是提前完成年銷量目標的北京賓士,今年以來來自車主的投訴也從未間斷過。僅北京賓士和賓士中國發佈的召回公告就不下10份,涵蓋車型既有老的賓士E級、賓士進口C級、賓士進口GLK級,也有上市時間不長的賓士S級和賓士GLA級。

  最近一次召回發生在12月,因部分車輛的輔助約束系統控制單元(SRS)功能可能會發生的系統故障,賓士召回部分C級/GLK級。

  涉及到北京賓士旗下車型的投訴中,賓士E級的投訴量最多,包括發動機火花塞燒熔斷裂、缸體破裂、輪胎鼓包等方面的問題讓賓士車主們深受其害。

  賓士車主張先生在11月23日向車質網反映相關情況,稱于2011年3月份購買的2010款 E200 CGI 優雅型,不管冷車、熱車啟動時,發動機都存在異響。4S店檢測結果稱,是由於發動機排氣進氣調節閥出現故障,因此拒絕給予保修服務,而更換配件需3萬元左右。

  對此,張先生表示相當委屈。經他了解,身邊很多開進口E200這個型號車輛的朋友都出現過這個問題。“這絕對是品質問題,應該是要召回的,我希望能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法。”張先生向記者表示。

  無獨有偶,另一位賓士E200L車主因無法忍受北京賓士的發動機品質缺陷,也將維權的利劍指向了北京賓士。據車主描述,他每次啟動時發動機艙都會傳出噠噠的異響,聲音很大,大約持續10秒左右,冷車持續時間更長。去濟南之星和中鑫之寶找技師檢查,技師僅憑耳朵聽就可以斷定是“凸輪”軸問題。用他們的話講,這是因為出現類似問題的賓士車太多了。

  本次維修費大約2.5萬元左右。因為車輛出保,所以維修費用需要用戶自己擔付。

  讓車主惱怒的是,網上顯示很多賓士車主都反映過此類問題,但幾乎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我始終認為上述問題屬於車輛的品質問題,不應該由客戶承擔。賓士作為知名的高端車品牌,對車輛存在的品質問題應該本著負責任的態度,而不是一推了之。”

  記者了解到,繼今年3月份賓士因發動機問題召回11萬輛E級車後,7月底賓士因相同問題再度召回14208輛E級汽車。除此之外,此前眾多車主提出的空氣品質及故障燈問題也還遲遲得不到解決。作為國際大品牌的賓士為何不僅沒有解決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甚至還出現同一原因兩次召回的現象?對此,汽車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張志勇給出的答案是,“賓士汽車恃寵而驕”。

  賓士作為百年豪車品牌對於質疑更多的時候是無動於衷,但張志勇認為,與賓士不同的是,寶馬同為豪車代表卻總是能夠積極的回應市場關切和消費者訴求。作為汽車廠商還是應該恪守職責把好産品品質關口的同時,將消費者的權益放在首位。

  馬自達3車內異味刺鼻

  同樣被高懸在投訴榜榜單之上、被車主飽受詬病的還有長安馬自達。數據顯示,前11個月,長安馬自達共銷售1.34萬輛,同比去年激增46.4%,已經超過12.6萬輛年銷量目標。

  近日,汽車投訴網接連收到有關馬自達3車內異味刺鼻的投訴,車主將矛頭直指防火牆隔熱隔音棉,直言廠家為節約成本而使用“黑心棉”。

  據了解,馬自達3最早進行國産的車輛全部為2.0L車型,首批車輛延用原裝配件,基本保持了進口馬自達3的品質,這一點在投訴中也得到了體現。而2007款馬自達3則全線裝配1.6L發動機,部分零配件採購已逐步實現國産化,上市官方報價比上一款大幅下調。價格的優惠無疑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但降價背後的隱情可能並非是所有人都能預見的。雖然降價未必與車內異味有著直接的關聯,但以上種種跡象不得不將矛頭指向廠家的成本控制。

  來自貴州省都勻市的郭先生對記者反映,其馬自達3座駕在使用3年後車內異味明顯,為去除異味已“花錢無數”,更換空調濾芯、空調系統消毒、臭氧處理、光觸媒做過無數次,但異味問題並未徹底解決。後來在他親睹了朋友的馬自達3在維修廠拆除了隔熱隔音棉後才恍然大悟。

  據郭先生稱,馬自達3儀錶臺後防火牆內層的隔熱隔音棉材料是劣質的纖維和毛線類物質,極易腐爛併發生霉變。“這種低質低劣的黑心棉在發動機的烘烤下異味刺鼻。”郭先生説,“劣質隔熱隔音棉發現品質問題往往需要使用一段時間,經銷商就通常以過保為由拒絕給予拆換。實際開工自達3車內除儀錶臺外,在地板、A柱和4個門板處均填充同樣材質的黑心棉。如果要拆換隔熱隔音棉需要拆掉整個中控臺。僅工時費一項就要花費2000元,算上隔熱隔音棉的1000元,最終價格不菲而且花的冤枉”。

  對於企業以過保為由拒絕置換修理,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認為做法頗不合理,如果是易磨損部件過了保修期倒是可以理解,但如果是産品材質出現問題,什麼時候出問題就什麼時候負責,如果問題嚴重造成危害後果,經第三方機構鑒定後甚至要啟動召回程式,同時要對零部件供應商追責。

  銷量的提高能否成為投訴量增多的藉口?宋健對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投訴量的增加首先還是産品存在品質問題或功能隱患,其次也反映出企業對産品品質以及消費者責任的缺失。在汽車銷售增速不斷放緩的今天,售後服務作為維繫客戶忠誠度和品牌口碑的生命線,勢必會成為汽車企業乃至整個汽車行業可待續發展的關鍵,應引起汽車廠商的足夠重視並切實負起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