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汽車發生機器人殺人 回應稱"人為失誤"
- 發佈時間:2015-07-04 15:52:45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朱苑楨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機器人,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是為人類服務的,人類在機器人的開發與運用上一直不斷的探索。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機器人與人,是算朋友還是對手?會不會有一天,人被機器人控制?這樣的問題一直是很多科幻電影的主題。
本週,一場真實的機器人與人的“較量”上演。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工廠發生悲劇,一名技術員被機器人“殺死”,引起輿論關注。到底是怎麼回事?機器人真的威脅到人類的生命了嗎?
“機器人殺人了!”這樣驚悚的標題一時間鋪天蓋地地傳開,讓人們想到了電影《終結者》中,機器人擁有自我意志後,開始與人類為敵,屠殺人類。難道《終結者》預言的機器人崛起成真了嗎?擁有機器人操作的公司、廣州數控總經理助理李伯基表示,目前的機器人還沒有主動攻擊人的能力:
李伯基:在未來比較長遠的一種目標裏有這種可能性,但是這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情。對於科幻片來説,現實生活中也有像科幻片裏出現的某些現象。但人會針對這種現象,不斷採取措施,來消除這些隱患或者解決一些安全問題、性能問題等,這還是掌握在人的手裏的。
在西方國家工廠,重型機器人通常放置在安全籠後,防止與人類意外接觸。此次事故中,遇難技術員事發時正站在安全籠內。據媒體報道,這名不幸身亡的技術人員今年21歲,是一位外部承包商,事發時正與同事一起安裝機器人,但機器人卻突然抓住他的胸部,然後使勁壓在一塊鐵板上。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發言人海科·希爾威格説,德國檢察機關已經就事件原因啟動調查。
在西方國家的工廠,與機器人相關的致命案件極為罕見,重型機器人通常被放置在安全籠後面,防止其與人類意外接觸。在這起事件中,遇難技術員事發時正站在安全籠內。而他的同事站在籠外,沒有受傷。
根據描述,可以想像,機器人是把員工當成了零部件,完成了一套設定好的動作。李伯基進一步解釋説,其實機器人與其他機械設備一樣:
李伯基:其實,機器人換一個角度來説也是一種設備,一種數字化控制的設備,所有的程式都是靠人來編輯、調整,他執行人的指令,也是機械類的一個産品。那麼有可能在這個調試過程中,出現一些程式調的不好或者一些産品零部件的不可靠性等會導致一些誤操作,或者説誤執行。甚至一輛汽車落地以後,人在調試過程也會發生一些意外,這種情況都是存在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産品過程,至於它的嚴重程度,對於誤傷人甚至導致人類死亡而言,它也是一種安全生産事故。那麼像一般的企業或者説像機械類這種企業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發言人海科·希爾威格接受媒體採訪時將這次事故歸咎於“人為失誤”而不是機器人。廣州機械院院長、啟帆機器人董事長黃興也認為,這最多也是一場“人為失誤”。
黃興:目前我們還不是很詳細的了解它的情況,我認為人為失誤的可能性比較大。很多機器同樣會對人造成傷害,這次應該説是一個人為操作的一個事故。
不過,即便並非機器人主動殺人,這一突如其來的事故也足以令人震驚。不得不承認,機器人在成為人類幫手的同時,也有變成“殺手”的可能。作為一個機器人生産企業的管理人,李伯基表示,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關鍵還是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則:
李伯基:一般從産品設計方面到應用方面,我們有三個保證措施,第一個是産品設計裏的一種可靠性,安全保護,比如有一些防碰撞,有一些傳感技術把它放到裏面去,要是機器人碰到人或者碰到物體的力度達到一個標準,它就會自動停下來。一個報警,把所有的設備都停下來,這是産品設計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就是生産環境的軟保護,就是我們有一種隔離,比如説紅外線或者一種傳感的技術,凡是人超越了這個安全規範,它就會自動報警,整條生産線都自動停下來,這是第二種軟保護。
第三種是硬保護,就是我這個區域是不允許人進去的,有個安全圍欄。假如人要進去調試或者説要進去維修或者做其他人跟機聯合一個工作區域的時候,它必須要撤掉一個安全開關,就是其他的都不能動,這樣的話,才對進去的人有保護,就是硬保護。如果有這幾種措施進行聯合保護,我們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