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汽車 > 正文

字號:  

汽車平行進口開闢銷售新渠道 售後服務體系待完善

  • 發佈時間:2014-10-17 10:24: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從今年10月1日起,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的備案工作,這被認為給汽車平行進口合法化提供了依據。

  記者日前在上海自貿區走訪獲悉,平行進口確實為進口車銷售開闢了新渠道,有助於打擊渠道壟斷帶來的暴利。但便宜的幅度可能沒有市場傳聞的20%那麼多,且平行進口的售後服務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平行進口汽車,是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並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也就是俗稱的“水貨”汽車。由於進口地不同,可分為“美規車”、“中東版車”等,以區別於授權渠道銷售的“中規車”。

  在工商總局發文前,平行進口處於一種灰色地帶。隨著我國反壟斷的深入,品牌廠商的授權經銷模式遭到多方詬病。今年8月,上海市明確表示將推動自貿試驗區內的“汽車平行進口”政策試點。隨著渠道放開,關於平行進口車價格將比“中規車”低20%的説法廣為流傳。

  上海某汽車經銷集團副總經理魏銘,這些天一直忙著申請平行進口試點。在他看來,平行進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鏈條,便宜20%只是一個理論值。

  首先,“同一款車型,平行進口車和‘中規車’的配置並不相同,簡單的比價並不合理。” 魏銘説。

  其次,當前所説的便宜20%,一般是將平行進口車報價與“中規車”指導價相比。“現在真實成交價一般低於指導價。”上海自貿聯發公司市場行銷部總監史陳駿説。

  最後,由於平行進口車的售後服務和三包保障存在短板,北京等地正嘗試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汽車三包保險”。一些業內人士預測,“三包險”將成為消費者購車成本之一。

  雖然平行進口車到底能便宜多少,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它畢竟為進口車銷售開闢了新渠道,有助於打擊渠道壟斷帶來的暴利。

  不過,這種打擊力度有多大,目前看起來有待觀察。因為平行進口車在車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銷售量不宜高估。

  “平行進口車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在國內沒有銷售的新、奇、特車型,這是一個小眾市場。二是大排量、高價位的豪華車。從經銷商的角度看,低於3.0L的車做平行進口意義不大,因為沒有多少價差。” 魏銘指出。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購買平行進口車雖然便宜,但也不得不承擔一些風險。比如,雖然有了“三包保險”,但平行進口車的售後服務體系總體來説並不成熟,消費者在享受售後的過程中勢必會花費更多精力。

  長期以來,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平行進口無明確規定,導致國內進口車市場競爭不充分,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完善平行進口最重要的工作是保障消費者利益,商務部門對試點的要求是‘誰銷售、誰負責’,在建立保障體系方面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魏銘説。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的陳海峰等人在一篇報告中指出,日本開展汽車平行進口後,引導平行進口商成立了政府認可的行業協會——海外車輛輸入協同組合(FAIA),目前擁有200余家銷售商會員和320余家維修網點,在平行進口車通關檢驗、金融保險、配件供應和維修保養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服務體系。

  上海自貿區的試點也有類似的計劃。上海市政府的文件指出,要建設平行進口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等綜合性交易平臺和平行進口汽車綜合維修中心。

  除了組織保障,在政策上也需要政府加強執法。“比如,要求跨國汽車廠商在華的授權維修企業,不得拒絕為同品牌的平行進口車提供售後服務。”報告指出。一些經銷商表示,平行進口車能否納入産品召回的範圍,目前還不明確,希望這一點未來也能夠破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