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耕地也有“房産證” 土地租金暴漲三倍多
- 發佈時間:2016-01-07 07:32:56 來源:中國網路電視臺 責任編輯:吳起龍
村支書石九水召集大夥到自己家開會,討論500畝土地是否流轉的問題。
調查:耕地也有"房産證" ,土地租金竟暴漲三倍多!
截至到2014年底,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到了4.03億畝,比2013年底增長了18.3%。在城市,房屋仲介是到處都是,大家都司空見慣了,而在農村,隨著全國範圍內的土地流轉規模不斷擴大,農村土地經紀人也應運而生。
農村老齡化,土地撂荒閒置,土地流轉成為發展新出路
晚上8點,河北省衡水市西馬冢村的村支書石九水把大夥召集到自己家裏開會,今天來的都是村民們選出來的代表,討論的是眼下村裏最重要的事,500畝土地是否流轉的問題。
西馬冢村村民:種地的凈是五六十歲的,我七十還種地呢,就説包出去還好,年輕的不願意種地,再説他在外邊上班比種地強。
西馬冢村是個不小的自然村莊,全村常駐人口400多人,但是50歲以上的就有300多人,佔到了80%。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十分突出,而隨之帶來的便是耕地撂荒。2014年,西馬冢村把將近1500畝土地整體打包一次性流轉給了種糧大戶,即使在2015年糧食價格走低的情況下依舊實現了旱澇保收。石九水作為村支書,又兼任全村的土地經紀人,心裏一直盤算著,要把村裏剩下的500畝地也流轉出去。今天他要先摸個底。
西馬冢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十分突出,而隨之帶來的便是耕地撂荒。
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一圈發言下來,石九水心裏大概有了個數,支援流轉的明顯佔了多數,但是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雖然對土地流轉持反對意見的只是少數,但是石九水絲毫不敢馬虎。因為要想把這500畝土地順利流轉出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成方連片,方便大型機械下地作業。因此前提條件就是所有人的工作都得做通。
第二天一大早,石九水來到了四大隊村民李蘭欣家。因為摸底會上,四大隊的村代表向石九水反映了李蘭欣對土地流轉持反對意見的情況。
西馬冢村村民李蘭欣:我包著他們300元錢一畝,就覺著300元錢種著他們的(地),有點利潤,等於是種著30多畝地,和出去打工也差不多少。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土地確了權就相當於有了房産證,才能方便下一步的流轉工作。2015年西馬冢村率先完成了土地確權工作,成為了衡水市第一批准備拿“證書”的村落。而在此之前,村裏大多是農戶和農戶間小規模的相互承包、轉租土地,價格也非常低,每畝才300塊錢,和現在每畝1000塊錢的流轉價格相比,相去甚遠。當著石九水的面,李蘭欣雖然沒有明確反對,但是聽得出來,他對手頭的地有著自己的打算。
西馬冢村村支部書記石九水:這一畝地(年租金)1000元錢,不用你投資了是吧?你是幹落(錢),再一個,像你這個年齡,也可以出去打工去,出去打工再增加一部分收入。
李蘭欣:他們要什麼時候流轉出去了咱就隨著就不種了,自己就流轉出去了。我這地很少了,覺得種也行不種也行。
這些年,為了種好手裏的30多畝地,李蘭欣還特意花4000塊錢磨了一片水泥地面,用以晾曬玉米等作物。要是地種不了了,這些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為了種好手裏的30多畝地,李蘭欣還特意花4000塊錢磨了一片水泥地面,用以晾曬玉米等作物。
石九水明白李蘭欣的難處,可是作為村支書,他更清楚,不能單單因為一戶人家耽誤了幾十戶的土地流轉,規模化的流轉是大勢所趨。
如今在村裏,老人是種地的主力軍,可是種地是個力氣活,施肥、施藥、撒種、除草,隨著老人的年紀漸長,很多人即便想種,也力不從心。
種地是個力氣活,很多老人即便想種,也力不從心。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村中青年群體紛紛在城市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土地更多是由留守老人去經營。這種“老人種田”的現況,客觀加速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在頭天晚上的碰頭會上,只要提到流轉土地,李老漢都是舉雙手贊成。今年已經70歲的他仍舊種著10畝半土地。
西馬冢村村民李石強:身體不行,血壓高,心臟病,這眼也不行,這個眼什麼也看不到。
農忙時節,身在外地的兒子再忙也得趕回來幫著幹活,有些農活太重,他怕老父親有個閃失。
現在村裏,在家種地的普遍是像李老漢這個歲數的老人。俗話説,種地還得看管理,身子骨跟不上種的地普遍産出也不高,收入上也受影響。
李老漢的十畝地,刨去投入,2015年每畝的收益還不到1000塊錢,可村裏已經流轉出去的1500畝土地每畝價格同樣是1000塊錢,而且不用受累幹活,省去了投資,收的租金比自己種地還高,因此像李老漢這樣盼著把自家地租出去的是絕大多數。
單打獨鬥的傳統農業耕作模式已經落伍了,現在農村機械化發展速度驚人,而且放下鋤頭的莊稼漢,搖身一變成了農場的工人,還有了“雙份收入”。雖然個別村民的工作還得慢慢做通,但石九水成竹在胸,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趕緊騎著電動車去鄉里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了解需求方的資訊。
在鄉政府的大院裏,有一塊不小的LED顯示屏,上面滾動播放著有土地流轉意向的轉出、轉入方資訊,面積、流轉價格、位置一應俱全,老石掏出眼鏡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
在鄉政府的大院裏的一塊 LED顯示屏上面滾動播放著有土地流轉意向的相關資訊。
對於年過花甲的石九水來説,外面螢幕上的字閃得有點快,他的眼睛跟不上,他索性進門了解情況。
石九水:有1000元錢,看他們那邊,是不是能出到這個價格
工作人員:他上一次來登記了一下,他登記的承包價格是800元錢,這個都可以再談。
為了讓土地流轉更加便利、資訊更加通暢,2015年,石九水所在的衡水市在每個鄉鎮都設立了專門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很快就給石九水提供了土地需求方的聯繫方式,同時也把西馬冢村的流轉資訊也登記在冊。
工作人員一再叮囑石九水,如果雙方談好了,要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簽訂合同,土地流轉是趨勢、是好事,但流轉過程中一定要依法依規,在政府的監督和規範下進行,避免風險發生,傷害到農民。
石九水:辦的一件好事,可以説把這個種一輩子地的人,在地裏辛苦的人,可以説是解救出來了,從收入來説也不低,實際上就是跟退休的一樣。
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推動土地資源集約運用
崔朝軍是衡水市深州大馮營鄉的鄉幹部,主要負責土地確權和流轉工作。同時他還肩負著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主任的職責。
崔朝軍告訴記者,2015年土地流轉中心成立,在這之前,土地流轉往往都是農戶與農戶之間簽訂的協議,有時甚至都沒有落到白紙黑字上,只是一句口頭承諾,到該付租金的時候,往往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他們現在的工作就是要讓土地流轉更加規範,並且嚴格避免非糧化、非農化問題的發生。
土地流轉中心成立以前,土地流轉往往是農戶與農戶之間簽訂協議,甚至常常是口頭協議,很容易出現經濟糾紛。
崔朝軍:有的連個紙條都不寫,就是純粹的一個口頭協議,如果糾紛發生了,根本沒辦法作為證據,保障不了他權益。
除了一摞摞已經簽訂好的合同外,辦公室墻上還挂著七本不同內容的登記冊,不管是有流轉意向還是承租想法,包括已完成的備案、信用評級等等,在崔朝軍這個十平米不到的小屋裏都有記載。
辦公室墻上的登記冊記錄了流轉意象、承租想法、完成備案和信用評級等多個內容。
崔朝軍拿出了他自己整理的地圖,全縣八萬四千畝土地現在的流轉狀況一目了然。登記在冊的土地和已經流轉的土地被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了標注。
説起全鄉的土地流轉,所在的區域、進行到什麼程度,崔朝軍已經熟爛于胸,他説自己其實就是全鄉老百姓的“土地經紀人”,雖然他這個“經紀人”從來不收仲介費。
崔朝軍:把雙方的利益儘量往近處拉,把事給促成,實際上我們做的也就是這些工作。
在農村工作了二十來年的崔朝軍深知,傳統以一家一戶單兵作戰式的小農經濟已經完全沒有競爭力了,把土地進行整合流轉,才能讓大型農機、現代化設備派上用場,各方面成本也隨之降低,提升了土地價值。作為鄉里的“土地經紀人”,崔朝軍眼下正忙著流轉一個大項目。
崔朝軍深知只有把土地進行整合流轉,才能讓大型農機、現代化設備派上用場,各方面成本也隨之降低,提升土地價值。
楊青海是大馮營鄉西牛村人,年輕時在北京、石家莊幹工程,闖蕩出了一番事業。現如今,楊青海又回到家鄉準備投身農業。
楊青海回到家鄉準備投身農業,正在和崔朝軍商量一個流轉的大項目。
河北省深州市益眾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青海:確實到了這個,需要調整的時候了,把土地流轉到一塊,現在我們想引進國外一些大型農機,因為它效率非常高,一天可能作業就是四五百畝。
楊青海的規劃是要在一大片核桃樹林間套種上油牡丹,發展高效的立體農業種植。
眼下正值隆冬時節,大地上顯得光禿禿的,但楊青海給記者描繪著開春後的景象,兩側核桃樹的枝葉正好遮蓋在盛開的牡丹花上,經過研究兩種作物需要陽光的時節碰巧可以錯開。而這種特有的牡丹花盛開後産籽榨油,具有非常高的市場價值,往往一升就能賣到好幾百。
楊青海:五年到三十年是高産期,高産期的時候能産600-800斤籽,每斤籽現在市場價是11塊左右,錢刨一部分人工的成本,你還有4000塊錢的收入。
純收益每畝油牡丹就有4000塊之多,再加上核桃不低的價值,每畝地的經濟效益比普通農作物高出十倍不止。去年楊青海已經完成流轉的土地面積有3000余畝,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楊青海:總量是流轉11000畝,因為按咱們的規劃,正好是咱們周邊路的兩側,我們規劃了一個11000畝的農業示範園,計劃規劃流轉11000畝地。
一萬多畝的流轉對於大馮營鄉來説也算一個不小的體量了,崔朝軍事先已經做好了安排,驅車帶楊青海和有流轉意向的東牛村村幹部見面,現場看地。
崔朝軍驅車帶楊青海和有流轉意向的東牛村村幹部見面,現場看地。
當著村民和楊青海,崔朝軍第一個問起了價格,楊青海答應按國家糧食指導價格每畝地1000斤充當租金,核算每畝地1200元左右。每年國家糧價多少就給多少。
幾個人在地頭轉上一圈又發現了其他問題,村民們普遍種的都是小麥,但其中有為數不多的一片蘋果樹。村民們提要求,如果是蘋果樹還要掏一部分補償費用。
崔朝軍作為鄉幹部和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主任,一邊要保證讓流轉土地的村民們按時拿到租金,另一邊還要幫著土地需求方儘量協調利益分配,不能讓村民們哄抬價格,兩邊週旋可謂費盡心思。
忙完了這邊,崔朝軍又得到消息,已經流轉的一塊土地區域內,只剩一戶村民至今沒有答應流轉,又正巧處在整個地塊中央,種糧大戶反應大型機器難以避開耕種,可村幹部們做了幾次工作都未果,崔朝軍打算親自登門試試。
村民:我這個為什麼不承包,我上有老母親,我這個年輕力壯,四十多歲,是不是,你説出,出不去,在家看著孩子,種著這點地,就這麼個意思。
崔朝軍知道,很多不願意流轉的村民大多有一種土地情結,覺得把地租出去自己會無依無靠,因此做工作,光算經濟賬還不行。崔朝軍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幫著村民把地換到一塊靠邊緣的位置,既不影響種糧大戶,還能讓村民繼續種地。
村民:這個事可以考慮考慮。種這個東西成方成片,農用機械可以自動,你剩下這麼一塊,咱也不好種,他這個大型機械也不好幹。
崔朝軍做了半天工作,終於讓這位態度堅決的村民緩和了很多。如今在河北省衡水市,114個鄉鎮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下轄4995個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像崔朝軍這樣從事土地流轉工作的基層幹部不在少數。
河北省衡水市農牧局副局長劉福慶:村這一級,主要是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的過程中,也同時把群眾流轉的資訊收集過來,收集上來以後再交到鄉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再由鄉鎮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向本縣域內的發佈。主要是為了,土地流轉的服務進行的,對老百姓來説,無論是收集資訊,發佈資訊,這裡邊一分錢的費用都沒有,都是無償的服務。
半小時觀察:土地流轉催生農村土地經紀人
衡水市通過土地流轉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步伐,土地流轉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農業産業集約化水準。到2015年底,衡水共流轉土地323萬畝,比全省平均水準高出15個百分點,流轉率居首位。培育30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78個,經工商部門註冊的家庭農場4978家,總數居全省首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作。201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這是我國首部針對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全國性指導文件。要想建立和發展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就迫切需要一支熟悉農村要素資源資訊,有知識、有文化、有責任心、能夠充分應用現代資訊手段促進農村産權交易的專業經紀人隊伍,積極參與産權交易服務,撮合産權交易雙方進行規範交易,推動農村土地流轉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