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特寫】蘋果熟了 當棲霞果農遇上生鮮電商

  • 發佈時間:2015-12-11 14:04:16  來源:中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讓棲霞蘋果全面複製褚橙的生産和行銷模式,似乎並不現實,不過,褚橙的成功,讓盛産蘋果的棲霞有了農産品品牌化的思路,果農和經銷商們也希望,這能讓事情變得不一樣。

【特寫】蘋果熟了 當棲霞果農遇上生鮮電商

  11月下旬的寒潮帶來的暴雪,讓80後山東人王樂將有點心煩。由於積雪,出入煙臺市的高速公路封閉,王樂將經營的網店“王小二果園”的蘋果,滯留在了快遞轉机站。他焦躁地撥打電話,向客服和物流公司詢問公路交通狀況。

  “雙十一剛剛結束。”王樂將向界面新聞記者説,“現在正在著手雙十二的活動。忙,真的忙。”

  王樂將的蘋果,來自煙台下轄的縣級市棲霞。19世紀下半葉,美國傳教士將北美蘋果苗木引入棲霞,經過與本土品種的嫁接雜交,生産了甜酸多汁的名優品種。

  蘋果不僅是這個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山東內陸城市的支柱産業,也是一張城市名片。2014年,棲霞蘋果的産量達到260萬噸,棲霞人稱呼自己的家鄉為“中國蘋果之都”。

  在棲霞的街頭巷尾,蘋果的形象鋪天蓋地:市民廣場上佇立著蘋果主題的抽象雕塑;在法院、派出所和各種形形色色的政府部門門口,到處張貼著“煙臺蘋果,棲霞味道”的宣傳畫;公車站、交通隔離欄杆、路燈燈架,甚至窨井蓋上,都裝飾著各種各樣的蘋果。

  每年十月下旬,當地都會舉辦“棲霞蘋果藝術節”,2015年已經是第十四年。每逢這時候,滿大街都是賣蘋果的農民和收蘋果的販子。但是,與大多數農産品一樣,蘋果也有所謂大年小年。棲霞蘋果一年一熟,果農對市場資訊了解得比較少,加上産業結構單一,進一步放大了市場價格的迴圈波動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價格好的時候,總覺得還能漲,便屯著不賣。一旦跌下來,經銷商覺得賣蘋果無利可圖,就不收蘋果了。蘋果滯銷,那就賠大了。”共青團棲霞市委員會書記王恒齊説,“種蘋果、賣蘋果是大多數棲霞果農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蘋果賣得不好,老百姓的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引發社會問題。”

  2012年的冬天,王樂將岳父的果園便陷入了“跌停”滯銷的窘境。這位當時在軟體公司工作的“棲霞女婿”就乾脆在淘寶上開了一個名為“王小二果園”的網店,幫老丈人賣蘋果。“沒想到,很快就賣掉了”,之後王樂將便乾脆跟親戚朋友説,賣不掉的蘋果,可以交給“王小二”來賣。

  此後幾年,越來越多的當地果農與合作社開始與“王小二果園”合作。如今這家網商有超過70名員工,有3個包裝基地和4個合作冷庫,去年的營業額達到7000萬元。除了淘寶,王樂將也開始在一號店、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了網店。

  “王小二”的成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興趣。作為棲霞蘋果主要産區的西城鎮很快成為蘋果電商發展的試驗田。這兩年,鎮政府組織了5次大規模的培訓課程,邀請比較成熟的網商和物流、冷庫等配套企業,向果農普及電商經營知識。

  經歷了一段比較粗放的增長後,西城有大大小小140多家網商。和王樂將一樣,新上手的網店店主大多也是在淘寶和微信上,幫自家或親友的果園兜售蘋果。2015年4月,西城區還建立了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聘請返鄉大學生為“觸網”果農答疑解惑。

  紅火的棲霞蘋果也是中國生鮮電商的一個縮影。

  2014年起,一度被視作電子商務最後一片藍海的生鮮電商領域,無論是資本投入還是交易額,都呈現出迅猛增長。京東、天貓、亞馬遜、一號店等綜合電商無一缺席,諸如本來生活、我買網和天天果園等垂直類生鮮電商也受到資本關注。

  而在生鮮品類中,水果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之一。

  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2015年發佈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指出,水果在生鮮網購者中的滲透率達到51%,僅次於奶製品。這些熱衷網購的消費者每週平均購買1.36次水果,客單均價93元左右,網路中的虛擬渠道,成為僅次於超市大賣場的第二選擇。

  不過,生鮮電商上游要滲透種植基地,中間要控制物流,末端要抓住消費用戶,期間還要設法降低損耗、改善服務體驗、控製成本,是一門非常複雜的生意。對於還處在“前店後田”的原始狀態的棲霞果農,科技精英和資本大佬動輒“整合全産業鏈生態”的説法,似乎是過於遙遠的名詞。

  “又要收果子,又要發貨,又要當客服,真的特別辛苦。有些果農,智慧手機都不太會用,看到王小二的老闆開淘寶店賺錢買了寶馬轎車,也準備擼起袖子開網店。”徐海勇説。

  上個月的雙十一當天,淘寶的蘋果銷售量達到64.2萬公斤,創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當地政府官員看起來,淘寶雙十一的蘋果大賣,也有一個月前棲霞蘋果網貨節的一份功勞。2015年10月16日到18日,淘寶舉辦了首屆“棲霞蘋果網貨節”,包括“王小二果園”在內的11家較大的棲霞網商參與。第一天下午,網貨節主辦方西城鎮黨委書記徐海勇接到電話,説後臺數據顯示,銷售額已經達到160萬元,打破了淘寶生鮮此前全網蘋果銷售的單日紀錄——此前,淘寶全網蘋果單日銷售總額,從未超過100萬元。

  “淘寶也需要社會效應,告訴消費者,買蘋果你也可以上淘寶。”王樂將説,回頭客一直是“王小二果園”重要的客戶來源,而網貨節期間的曝光,幫助這些網商導入了數倍的流量。

  而另一方面,在棲霞蘋果網貨節期間,淘寶全網的蘋果單日銷售額,一度被提升到近500萬元。這意味著,消費者除了棲霞蘋果,也會在“相似的商品”中,下單來自陜西、新疆或國外進口的蘋果。

  “競爭慘烈。”王恒齊上周拜訪了北京的幾個批發商,深有感觸。“特別是2015年價格寒冬,批發市場只能打價格戰。老百姓又不清楚山東蘋果、陜西蘋果有什麼差別,看起來差不多,總歸是挑便宜的。”

  産地的競爭線上上渠道同樣激烈。生鮮電商平臺本來生活的市場總經理彭宇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來自陜西的洛川蘋果和來自雲南的野蘋果,是本來生活兩個主要在推的蘋果品類。

  本來生活華南果品部門負責人尹輝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除了價格優勢,本來生活強大的行銷能力也是吸引供應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本來生活會和農民商定好,按照規定種植的有機綠色果品,我們會在收穫季節按照超過市場行情的價格回收。另一方面,本來生活有很好的市場資源,在我們的支援下,好的農産品能夠做出品牌。”

  2012年,生鮮電商本來生活憑藉褚時健的“褚橙”進入公眾視野。除了褚橙,本來生活還先後包裝了“李玉雙大米”“不知火柑”等爆款。彭宇稱,各地的資深買手會去和産地農民協商採購,隨後由總公司考慮既往市場銷量和潛力,制定行銷推廣計劃。“本來生活有所謂‘四大金剛,十八羅漢’的説法,就是22個核心的品牌産品,其中超過一半是國産的生鮮。”

  本來生活成功運營褚橙的做法給了棲霞蘋果新的啟發。

  建設品牌農産品,成為了各地商人和公務員心心唸唸的事情。王恒齊承認,舉辦“棲霞蘋果網貨節”的想法,受到了“贛南臍橙節”的啟發,“一個是蘋果一個是臍橙,都有網商,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

  徐海勇和同事2015年4月在杭州阿里巴巴的淘寶大學學習了數日。那個項目名為“縣長班”,旨在向中小城市政府官員普及農村電商的各種知識。正是在那裏,棲霞官員們與淘寶生鮮部門的負責人建立了聯繫,為網貨節的合作做好了準備。

  除了拉攏資源賣力吆喝,棲霞政府還建設了一個包裝物流中心,幫助小規模網商集中發貨。此外,當地政府還與青島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為棲霞蘋果建立了品質安全可追溯體系,為每一隻蘋果貼上防偽二維碼。

  “説實話,網貨節能賣掉多少蘋果並不重要。三天賣一千萬,跟棲霞260萬噸的年産量比起來,算不上什麼。”徐海勇稱,“重要的是,要通過在網際網路上的活動,讓更多消費者知道棲霞蘋果。”

  “褚橙是個很好的案例,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徐海勇稱,“但具體來説還要考慮本地的現實情況。”考慮到産量等方面的差異,讓棲霞蘋果全面複製褚橙的生産和行銷模式,似乎並不現實。

  機會還是有。近300億規模的生鮮電商市場仍未出現壟斷者。根據騰訊旗下的研究欄目企鵝智酷發佈的《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研究報告》,國內在網上購買過生鮮的網際網路用戶僅佔1/4,用戶規模還有很大增長空間。而棲霞蘋果的線上銷售額佔比也僅約10%。

  不過新加入的小微電商沒那麼樂觀。王樂將透露,“去年王小二在各個電商平臺的推廣費用花了150萬,估計2015年會超過300萬。”這種規模的投入,是小微網商難以承擔的。

  隨著競爭加劇,現在的門檻越來越高,再想做出規模很有難度。在參加棲霞蘋果網貨節的11家網商中,最大的日交易超過幾十萬單,而少的僅有幾千單。徐海勇想了想説,“開淘寶店賣蘋果的最好時機,可能已經過去了。”

  王樂將對未來樂觀。王小二果園等有些規模的網商都有三四年的積累,當時行業競爭較少,為這些先發者積累了不少人氣,以及淘寶的皇冠和鑽石。他預計,自己經營的王小二果園2015年的營業額可以達到1.2億元,比去年增長超過七成。

蘋果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玻股份 3.55 9.91%
2 共達電聲 11.80 6.21%
3 歌爾股份 14.11 5.14%
4 超聲電子 10.11 3.59%
5 南洋科技 18.68 3.4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園集團 17.19 -3.54%
2 浪潮資訊 23.85 -3.17%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立訊精密 23.50 -2.81%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