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陳錫文:糧價形成應貼近市場 兼顧農民收益

  • 發佈時間:2015-11-05 08:1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郝帥  責任編輯:李春暉

  “糧食價格的形成應當貼近市場,同時要兼顧農民的合法收益。這是未來形成中國糧食價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説。

  陳錫文説,當前出現國內糧價高於國外糧價的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國農業自身競爭力不足,二是我國的保護政策使得糧價不斷走高,三是國際糧價在下跌。此外還有貨運和匯率問題。

  陳錫文介紹,國家為了調動農民積極性,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這幾年在不斷提高臨時收儲價格和最低收購價,而國際市場價格在不斷下跌,出現糧價倒挂情況。

  但從價格波動情況看,國內糧價的漲幅明顯低於國際市場糧價的跌幅。糧價倒挂並不完全是國內價格高造成,陳錫文特別提到匯率和貨運價格變化,“人民幣匯率這些年總體上一直是堅挺的,意味著用美元購買的進口農産品就會便宜”。

  比如一噸大豆500美元,如果按過去1:8的匯率來算,是4000元人民幣。現在匯率是1:6,同樣是500美元買的一噸大豆,進入中國時就比此前便宜了1000元。

  全球能源價格下跌導致海運價格的大幅度下跌,這也是糧價倒挂的重要原因。

  大宗農産品基本上是通過海運來進行國際貿易的,2008年從美國墨西哥灣散裝貨運到中國廣州黃埔港的糧食,一噸的運費大概是135~138美元。現在一噸的運費是35美元,每噸運費按人民幣計算就便宜600多元。

  該如何處理糧價倒挂問題?陳錫文説,小麥和稻穀在已經實行最低價的地方維持價格水準不變,2015年實行的小麥和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格沒有提升,2016年的收購價格正在研究過程當中。今年9月18日有關部門公佈了玉米的價格,和去年相比,主産區的玉米臨時收儲價平均每斤降低0.12元,過去制定的玉米臨儲價在遼寧是每斤1.13元,吉林是每斤1.12元,黑龍江是每斤1.11元,這次平均降低了0.12元,也就是降到了每斤1元。但是應該看到,不論是臨儲價,還是當前的市場價,仍然高於國際糧價。

  在陳錫文看來,將來需要把價格和補貼分開,價格主要是由市場形成,市場主體才會活躍。過去把補貼和價格混在一起,價格就高於市場價,於是糧商糧販、加工企業就不活躍了。把價格和補貼分開之後可以激活市場,農民按市場價賣糧,經營主體按市場價收糧,這樣就把糧食市場搞活了。如果市價過低怎麼辦,政府要採取適當的政策,直接補貼農民,但是和價格分開走。這是基本原則,未來走勢也是這樣,“價補”分開,貼近市場的價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