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昔日鹽鹼灘今日米糧川 吉林西部成重要糧食增長極

  • 發佈時間:2014-11-13 16:30: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記者近日在吉林省西部的松原市和白城市採訪時欣喜地發現,儘管遭遇近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今年糧食産量仍可望達歷史最好水準。隨著國家多項重大增糧工程漸次展開,昔日以乾旱鹽鹼風沙著稱的這片區域已經逐漸沙消鹼淡,由白變綠,正在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增長極。

  2009年至2013年,這一地區糧食總産由132.3億斤增加到276.05億斤,5年增産143.75億斤,佔同期吉林省糧食增産量的65.9%,佔全國增産總量的10%。在國家糧食安全體系中舉足輕重,成為支撐吉林乃至全國糧食持續增産的重要區域。

  松原市和白城市降水少蒸發大,風沙災害和土壤鹽鹼嚴重,是吉林省國家級貧困縣最集中的地區,也是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

  吉林西部耕地面積3000多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30%以上,也是全省中低産田集中和風沙鹽鹼乾旱頻發地。2007年以來,“引嫩入白”、大安灌區改造、哈達山水利樞紐、西部土地整理等工程相繼開工,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新增耕地142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215萬畝。

  與此同時,投資62億元,引嫩江、松花江等河洪水濟214個泡沼湖泊,構建引、蓄、灌、排、提相結合的“河湖連通工程”在這裡全面展開。這項工程每年補充地下水2億立方米,將支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80萬畝,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持續保障。

  記者近日在這裡採訪時發現,水土匹配的新增耕地已漸顯增産潛力。鎮賚縣在新增耕地上連續6年種植水稻近10萬畝,畝産近600斤;大安市也連續4年試種水稻,畝産近500斤;松原市種植面積為8萬畝,畝産達千斤。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材料,目前的工程全部完成後,還將新增耕地逾百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00多萬畝,年增産糧食數十億斤。吉林西部光熱資源充足,土壤偏鹼性,所産大米屬於弱鹼性健康食品。“新增耕地産出的糧食完全是可調出的商品糧,這個地區將是我國重要糧食産區。”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