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其增溫效應和潛勢高於二氧化碳,對全球溫室效應影響顯著,近年來,甲烷減排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從加強煤炭行業“雙碳”技術研究及甲烷全濃度利用方面,提出了“甲烷減排”的建議。
在煤炭的開採過程,除了産出固態的煤礦,還會釋放出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中國是世界上人為甲烷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其中,人為排放主要集中在煤炭開採和農業生産過程中,佔比高達90%以上。
袁亮表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煤炭仍然是國家能源供應體系中的重要基礎能源,煤電仍然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作的“壓艙石”。
當前,煤炭生産端與消費端碳排放總量分別佔0.61%、70%,瓦斯排放量200億m3/年,其中低濃度瓦斯排放量近80億m3/年,煤炭行業在生産、輸運、消費及廢棄資源利用環節具有巨大的減碳、零碳、負碳潛力。袁亮認為,推進煤炭行業“雙碳”工作,科技創新是重要支撐。
對此,袁亮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組織開展甲烷排放和治理專題研究,加強基礎數據摸排統計、減排路徑優化設計,為制定甲烷行動計劃、控制非二氧化碳氣體提供戰略支撐。
第二,加強煤炭行業“雙碳”技術研究。聚焦煤炭安全智慧精準開採、煤炭清潔燃燒與高效轉化、甲烷全濃度利用、煤基廢棄資源利用、廢棄礦井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共伴生資源協調開發等領域,將關鍵技術攻關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儀器專項等,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進技術迭代,保障“雙碳”科技高水準自立自強。
第三,推動甲烷全濃度利用。設立重大示範工程,鼓勵和支援低濃度甲烷開發利用,補齊甲烷全濃度利用短板,減少資源能源浪費。建立煤礦甲烷排放標準,加強煤礦甲烷排放監測、超標排放補償處置,倒逼煤礦甲烷“零排放”。
另外,袁亮還表示要推動將煤礦甲烷減排碳匯納入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引導煤炭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