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機器人盛市危言:低端重復同質化現象凸顯
- 發佈時間:2015-12-06 08:19:00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書海
台灣金仁寶集團在東莞的電子産品生産車間變成了機器人的世界。碼垛機器人、機器手、機器臂和其他自動化生産設備遍佈整個生産線。與高峰時期相比,這家工廠用工人數縮減了約1/4。沈軾榮打算在自己的工廠使用更多機器人,他是全球第三大OEM廠商台灣金仁寶集團旗下新金寶集團CEO,企業代工工廠分佈在東莞等地。不僅如此,這家公司在東莞的機器人生産線現在也已經量産。
很難統計這麼做的公司有多少——從機器人的買家變成供應商,這種“跨界”讓這個行業的火熱暴露無遺。2015年,每週誕生四到五家機器人企業,是這個産業的中國速度。去年的數字還是每週兩家。中國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可以與之媲美的,大概只有幾年前的光伏産業。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11月下旬的世界機器人大會選擇了北京。不過會議期間,樂觀的氛圍中多了憂慮的聲音。資深投資人周代數就潑了一點兒冷水,他説,需警惕機器人領域複製光伏的老路——光伏産業在大規模的投資熱潮之後,産能過剩等各種矛盾激化,陷入崩潰邊緣,一批企業倒在了看似最輝煌的時刻。問題來了,現在是中國機器人投資的節點麼?
涌入
11月6日,30歲的俞志晨推出第二代圖靈機器人——人工智慧級的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的發佈會上,他曾經的上司受邀到場。事後,上司發了微信朋友圈稱,“曾經你説要做點事,我沒當真,想不到你真的在朝夢想靠近了”。
2008年,俞志晨剛從中軟公司辭職出來創業。雖然大一就進入北京交通大學人工智慧俱樂部,師從賀仲雄教授研究人工智慧,但他選擇的創業方向卻是無線網際網路。“我當時認為無線網際網路和機器人是最有發展空間的兩個方向,但那時候機器人並未有市場應用的苗頭,且要整個做出來難度非常大。”他説。
彼時,國內人工智慧起步較早的企業小I機器人正在轉型的陣痛期,“經歷了2004年至2006年兩年的輝煌後,我們進入了2006至2009年的最艱苦時期,但最終小I順利從針對C端用戶的‘燒錢’模式切換到針對B端政企用戶的‘賺錢模式’,挖掘到了智慧機器人應用的第一桶金。”小I機器人創立合夥人、公司總裁朱頻頻説。
事後看來,2008年成為中國機器人産業的一個關鍵之年。人工智慧外,那一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也處於醞釀期。雷柏科技2007年開始改造自動化生産線,“當時整個電子製造業幾乎所有工廠都是靠人工去組裝的,做自動化的寥寥無幾,機器人甚至都沒聽説過,”雷柏科技副總經理、雷柏機器人總經理鄧邱偉發現,公司所在的深圳市位於世界知名的珠三角電子製造業基地,2008年之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電子製造類外資企業紛紛將工廠搬到東南亞等地。
中國製造30年來人口紅利褪去。“這反過來倒逼工業機器人産業應用,”鄧邱偉分析。日本就是在勞動力緊缺的壓力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剛正式開始起步時,便經過十幾年發展,已一躍成為“機器人王國”,還曾一度向機器人誕生國美國出口實用性機器人。
在國內知名空間機器人專家丁希侖看來,另一個倒逼中國機器人産業應用擴容的關鍵因素是,由於80、90後新生代勞動力,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滿足於出賣簡單枯燥的勞動力而維持生存,而是追求更高級別的勞動價值以及高品質的生活水準。這也造成近年來低端製造業“用工荒”的凸顯。
“從去年開始機器人市場似乎一下子便火爆了起來,”鄧邱偉告訴經濟觀察報,2013年起,他的名片抬頭加上了“雷柏機器人總經理”的稱謂。
數據顯示,2008年至今,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持續快速增長,尤其到2013年、2014年,中國連續兩年登上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IFR預測,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達到10萬台左右,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5% 家庭服務機器人未來的市場空間更加巨大。
中國正成為全球機器人群雄逐鹿的主戰場。一個外國機器人企業老總因“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而宣稱“打算舉家搬遷至中國上海,長期駐紮”。事實上,安川、發那科、川崎、納博特斯克等日係機器人生産商,現代、羅普伺達、阿爾帕等韓係機器人生産商,以及瑞士ABB、德國庫卡、義大利柯馬等歐係機器人生産商,紛紛來華成立子公司或合資公司,並在中國多個城市投建工廠或生産基地。ABB更是把全球機器人事業總部,以及兩大生産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而在這背後,甚至可以説是一場國家戰略之爭。美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歐盟“火花”計劃,德國工業4.0計劃,日本機器人白皮書……在中國,2012年科技部發佈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2013年底,工信部出臺了《關於推進工業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相關領導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透露,即將出臺的機器人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和《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一起,構成中國機器人産業的發展藍圖。到“十三五”末,中國機器人産業集群産值有望突破千億元。
地方政府也不甘落後。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浙江、重慶、洛陽、廣州、東莞、佛山、順德等地方政府出台機器人相關扶持政策。洛陽為總部遷到本地的機器人企業最高獎勵金額達1000萬元。
對於中國來説,這更是一場年輕的較量。專注於人工智慧的俞志晨是1984年出生的,巧合的是,中國在1985年發佈的863計劃第一次提到了智慧機器人的方向。佔世界無人機消費市場70%、市值超80億美元的大疆創新締造者江滔也是一名80後,今年剛35歲的江滔于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宿舍中創建了大疆,彼時才26歲。
如果從年齡看,新松機器人創始人曲道奎、博實股份創始人鄧喜軍都已年過50,都是從科學家轉身成為企業家的。但他們的企業也很年輕。新松機器人2001年成立,目前市值為589.56億元。博實股份設立於1997年,並成功於2012年登陸深交所中小板A股上市,是大型智慧成套裝備供應商。
這樣一批年輕人和年輕企業帶動了另外一股“跨界”力量。沈軾榮是全球第三大OEM廠商台灣金仁寶集團旗下新金寶集團CEO,企業代工工廠分佈在東莞等中國大陸各地。2008年左右,沈軾榮的轉型戰略方向得到集團認可,此後以集團內部孵化形式成立了自有品牌三緯國際公司,如今該公司是全球3D列印機出貨量最大的廠商,機器人生産線落地東莞,並已開始量産。
另一個從機器人用戶變身為賣方的企業是“鍵鼠第一股”雷柏科技,生産線用工從2011年最高達3200多人降到如今1000多人。該公司副總經理鄧邱偉對經濟觀察報説,“公司機器人板塊是從用機器人改進自身生産線,到為其他電子等企業提供系統整合的自動化生産線轉變來的。”
隱憂
2012年,一直研究機器人領域的周代數感覺到機器人熱度明顯升溫了,他開始嘗試投資機器人項目,讓他糾結的是,眾多的機器人項目有的連廠房或固定資産都沒有,良莠不齊,在甄選投資過程中需要對企業在人才、技術、團隊、市場、戰略等方面認真調研,才能夠做出決定。最終他從長時間調研中發現一家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小微企業,“公司團隊總共12個人,有8個是做技術研發的,”與其他行業看商業模式不同的是,周代數把技術作為機器人投資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他似乎是對的,“如今那家公司正在衝刺新三板”,但身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50人論壇副秘書長、機器人資深投資者周代數同樣看到了風險。周代數統計得知,截至目前,以機器人為主業的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等上市共約有88家,其中主要有機器人是主營業務的企業和通過並購重組涉足機器人領域的方式。另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約3000多家,且以“去年每週兩家機器人企業”變為如今的“每週誕生四五家企業”的速度在增長。與此同時,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現了30個以上機器人産業園區。
周代數説,需警惕機器人領域複製光伏的老路。
2008年到2011年光伏行業火爆,到了2012年,各地建設的光伏産業園達到了300多家。但風險已開始擴散。2013年,曾經赴美國上市讓創始人施正榮以186億元身價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光伏雙雄”之一的尚德電力走入了破産重整程式,無獨有偶,江西賽維LDK也陷入了化解近300億元債務的危機中,直到最近傳來進入破産重整程式的消息。
在丁希侖眼裏,國內機器人産業泡沫化已經非常嚴重,低端重復同質化建設現象越來越凸顯,“不少投資者靠忽悠過日子”。
從業者怎麼看?12月3日,坐在海澱區中關村上地矽谷亮城科技園的辦公室裏,身為北京光年無限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的俞志晨説,高速發展的機器人産業有些泡沫是正常的,這類似於以前的網際網路産業。“機器人尤其是虛擬機器人行業核心在於技術創新,而且需要長期積累,門檻高,做這行的幾乎沒有順暢的,因為要長期持續投資,都是之前有積累的,”俞志晨説。
一邊是中國各類機器人投資者魚貫而入、魚龍混雜,一邊卻是,國産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技術已經受制於人的現實。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裏,去年65%的份額被全球四大機器人巨頭鯨吞,而國産機器人僅佔10%左右。“目前國內機器人技術與國際先進水準整體差距很大,只有個別點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比如蛟龍號深海機器人、機器人機構設計等方面比較領先,”丁希侖説,“但是,我們國家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等技術水準上整體上落後很多。落後的不僅在機器人的關鍵部件,比如電機、減速器等的製造技術水準低,還有其他層次的原因。”
由一名科學家轉身為行業領軍者新松機器人總裁的曲道奎,近期不止一次對中國機器人産業提出風險預警,日前他再次提及,技術空心化、應用低端化和市場邊緣化是目前産業3大潛在風險。
方向
“雖然技術目前整體落後國際先進水準,但中國依然有機會,”丁希侖認為,法國政府對機器人領域的支援策略或許值得此時的中國借鑒,比如由政府組織一些機器人基礎技術方面的研究項目,而由工業界支援開展應用和開發方面的工作,兩者相輔相成,使機器人在法國企業界很快發展和普及。即通過政府大力支援的研究計劃,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丁希侖的觀點是,政府可以引導但不要主導,像機器人成熟技術完全可以讓市場主導。
雷柏科技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家公司機器人零部件採購自ABB等外資企業,但是整個生産線的整合卻是獨自研發的,“我們算是電子製造企業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五年來我們不斷積累應用無數的案例,加上我們本來是做工廠的,反而比其他自動化公司更加了解工廠特性,在應用上更熟悉,”鄧邱偉説。
雷柏科技還通過與其他企業和機構合作一起爭取到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面向電子産品行業快速精密自動化裝配生産線”來積累品牌信譽。“今年機器人板塊收入是去年的3-5倍,”鄧邱偉説。
“中國製造業規模非常大,‘機器換人’的推動下,在一定時期內市場空間會很大,中國企業在整合創新上有所突破,也是一種方向,”丁希侖説。
雷柏科技近期發佈了擬定增11.95億元發力無人機和機器人的公告,這種向其他産業鏈橫向或縱向的延伸,並不是進軍機器人企業的個案。2013年至2014年,俞志晨開始將軟硬結合,從人工智慧的軟體延伸到硬體領域。小I機器人也在從軟到硬,不過,在朱頻頻的理解下,機器人行業概念太大,簡單可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而服務機器人又包括虛擬機器人(即智慧機器人)和實體機器人,小I機器人只專注于智慧機器人。
朱頻頻目前的邏輯是,2015年,市場出現對實體機器人的強烈需求,根據企業自身特點與外部環境,小I機器人從軟到硬既是企業的戰略規劃,更是一個技術、産品、産業自然良性發展的過程。
2012年推出改版後的蟲洞語音助手,從而獲得第一二輪的天使投資和基金投資,圖靈才有了如今較快的發展,然而在擁有三星、微軟、海爾等11個大客戶的情況下,俞志晨卻在圖靈二代機器人産品上嘗試開放式平臺,至今已從定制化的11個大客戶演變成擁有11萬名合作夥伴的局面。
俞志晨認為,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和實體機器人三條線目前是不斷融合的,圖靈需要做的便是“緊跟三條線融合的節奏”,“這一兩年我們創新算是快的,但還需更快,”俞志晨如是説,“雖然行業目前存在泡沫化、虛幻化繁榮,但這種機會來了,不做肯定不行,而怎麼做是關鍵,這非常微妙”。
“大廈無法建設在沙灘上”,丁希侖篤信做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和努力。他及其團隊剛研發出一款“蜘蛛“版的空間機器人,不僅可以探測火星等,還可以對病人進行陪護、聊天並陪孩子娛樂和學習,他正在試圖將這個機器人市場化轉化成貨架上的産品。不過丁希侖説,“必須尋找舍得投入和專注的合作夥伴”。
丁希侖認為,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未來的市場空間將遠遠超過工業機器人的規模。看中這個市場的還有三緯國際、圖靈機器人等企業。
也許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這可能正是機會所在。“機器人包括感知系統、控制系統、認知系統三部分,而感知和控制系統都可以有多個,而被譽為機器人的‘大腦’的認知系統,即人工智慧系統只有一個,遠比網際網路領域技術壁壘高,未來可能出現所有機器人只有一個‘大腦’的局面,”俞志晨説,“在這方面中國依然有很大的機會去搶佔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