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消費體驗 > 正文

字號:  

故障頻發不實用 自動販售機成了麻煩製造者

  • 發佈時間:2014-09-10 15:07: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葉曉彥 張楠  責任編輯:時習

  地鐵中的自動售票機、街頭的飲料販賣機、社區裏的自動借書機……在北京,代表一個城市生活節奏,也是這個城市現代化表現的自動販售設備越來越多。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設備故障、黑屏、維修不及時等問題讓部分設備成了擺設,並沒有讓這個城市的節奏越來越快,反而給使用者平添了許多煩惱。

  售票機頻出故障 窗口排隊成常態

  從外地來京旅遊的小劉在感嘆北京地鐵發達的同時,也對售票窗口旁那一排自動售票機頗有抱怨。

  地鐵9號線北京西站站廳的4個方向共有4個人工售票窗口、24台自動售票機。“下了火車去搭地鐵,當時人工售票窗口排隊很長,有人説讓我去機器上買票,更快。”小劉拖著行李來到自動售票機前,暫停服務、只充值、只收硬幣、只收紙幣……機器上的顯示讓他看花了眼。摸一張嶄新的5元錢塞進機器裏,誰知錢又被原封不動地吐出來了。這樣的動作反覆了三四次,小劉急出一頭汗,身邊沒有能諮詢的工作人員,身後等待的乘客也越來越不耐煩,小劉只得舉著錢退出來,再次加入長長的隊伍,重新排隊人工買票。

  小劉遇到的是機器不收錢的情況,市民李女士還曾親歷過收錢不找零的自動售票機。前幾天,在地鐵10號線大紅門站,李女士將5元錢塞進售票機購買一張票,車票被吐了出來,卻遲遲不見三元找零。李女士找到售票窗口反映情況,工作人員讓李女士回到機器旁邊等候,説會有工作人員協助解決。然而李女士等了足足五分鐘,也不見工作人員的影子,最後李女士賭氣離開。

  “自助買票為的是提高效率,誰知卻損失了更多的時間甚至金錢。”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市民和外地遊客都遇到過地鐵自動售票機出現黑屏、停機等故障。有時乘客不太會操作,也沒有工作人員及時指導,因此在許多車站,高峰時都會出現人工窗口排隊購票的情況。

  記者隨機調查發現,新開通的地鐵站點的自動販售機相對運作狀況較好,運營時間較長的站點的售票設備則故障頻頻。記者有一天在10號線勁松站看到,一共8台自動售票或充值的機器,只有3台能用,其他的1台暫停使用、1台觸碰螢幕毫無反應、3台能操作但是無法出票。

  自助圖書館書少故障多 平均一天只借出4本書

  在朝陽、海淀等區縣,街頭社區有不少自助圖書館,佔地不足10平方米的機器集辦證、查詢、借書、還書等功能為一體。機器內的存書大概有400本左右,讀者只需要按照提示掃描身份證,放入押金,現場辦好讀者卡,就能免費借閱和還書。在朝陽區,這樣的機器一共有100多臺。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自助圖書館使用率並不高。在沿海賽洛城社區西門北側廣場路邊有一台自助圖書館,設備上方的LED顯示屏滾動播放著“書香朝陽24小時自助圖書館屬於公益性文化設施”的字樣,顯然設備正在運轉。記者等候了一個小時,也沒有見到有人辦理借閱或者還書業務。有數據顯示,自助圖書館平均每台每天借出圖書數量只有4本。不僅借閱遇冷,有的設備也存在故障。對於沿海賽洛城這臺自助圖書館,記者仔細查看,發現它的電腦顯示屏雖然有圖像,但是滑鼠已經失靈,用按鍵操作,總是顯示錯誤指令。

  市民林女士雖然經常會在自助圖書館上借閱,但是她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圖書種類少而單調。“雖然我經常借書,但是發現每次書架上都是心靈雞湯、紀實文學等類型,很少有新書上架。”自助圖書館對她的吸引力越來越小,最近林女士已經改去圖書館借閱了。

  號稱能用微信支付 地鐵站裏難尋網路

  在地鐵8號線安華橋站,站臺上層的電梯旁,兩台白色和橙色相間的自動售貨機格外引人注意。售貨機內擺放著3排飲料可供選擇,機器的右側除了有紙幣支付區,還新增加了支付寶錢包聲波支付感應區和微信二維碼掃描購買區。在不少地鐵站,最近都新增加了這種號稱能用微信和支付寶來付錢的自動售貨機。

  記者掏出手機湊近機器,選擇好一瓶果汁後,按照操作指南一步一步點擊支付按鈕。支付程式走到最後一步時,手機上突然出現“售貨機網路限制,暫不支援線上購買”這樣一行字。“這算什麼新型自動售貨機,不是跟十多年前投幣的一樣嗎,”常坐地鐵的曲先生不滿地説。

  在地鐵5號線與地鐵6號線的換乘站東四站,同樣擺放著兩台新型的自動售貨機。記者剛掏出手機準備掃描商品二維碼購買,就發現由於地鐵裏信號不穩定,手機根本登錄不了微信。

  “無論是微信支付也好,還是支付寶也好,都是最近比較流行的新型支付手段。但是在地鐵裏,用手機支付顯然並不方便。”曲先生表示,“作為城市節奏的代表,自動販售機並沒有讓這個城市的節奏越來越快。既然機器擺上了公眾場所,就應當保證它的正常運作,做好後期的管理和維護,別成了‘面子工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