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大眾在華首因排放門事件被訴 品牌誠信度被質疑

  • 發佈時間:2015-12-23 07: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馬金順  責任編輯:金瀟

  大眾在華首次因“排放門”事件被訴 品牌誠信度被質疑

  近日,中國環保組織就“排放門”事件向大眾汽車提起環境公益訴訟,該案已在天津二中院正式立案。業內人士認為,此案的正式立案對於近期麻煩纏身的大眾汽車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國內消費者難免不在輿論影響下對大眾品牌的誠信産生懷疑

  自今年9月德國汽車巨頭大眾集團曝出尾氣造假事件(業內稱之為“排放門”事件)至今,已歷時3個月之餘,仍未有平息的跡象。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經調查取證,就“排放門”事件向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汽車)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目前該案已被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據中國綠髮會方面介紹,該案不僅是新環保法實施近一年以來,天津市首例環境公益訴訟,也是中國首例針對大氣污染,尤其是機動車污染問題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

  中國綠髮會法律中心主任王文勇告訴法治週末記者:“汽車尾氣排放造假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之所以對大眾汽車(中國)提起公益訴訟,因為其排放造假證據確鑿,但中國綠髮會在前期調查時,發現其他公司也有類似造假情況,今後或將提起一系列公益訴訟。”

  針對中國綠髮會的訴訟,大眾汽車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稱,“我們對此高度重視”,並表示“遵循各項法律法規、履行環境和社會責任始終是大眾汽車企業價值觀的根本所在”。

  “目前,大眾汽車將針對中國市場上1950輛進口柴油車的發動機控制軟體進行更新。待相關技術解決方案確認後,我們將及時向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報備,並向受影響的消費者進行説明。”大眾汽車稱。

  大眾在中國並未受到處罰

  中國綠髮會在起訴書中稱,“由於安裝了作弊軟體,致使汽車在正常行駛狀態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遠遠超過汽車生産商和被告聲稱的數值,這些汽車屬於不合格産品,對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是霧霾等嚴重污染天氣的罪魁禍首之一”。

  中國綠髮會認為,“被告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潤,進口故意製造的不合格汽車,惡意規避中國法律法規的監管,加重了大氣污染,損害了民眾的健康,侵犯了社會公共利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品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多部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損害後果,應該承擔環境侵權的法律責任”。

  據王文勇介紹,大眾柴油車尾氣造假事件被揭露後,中國綠髮會便一直關注此事。目前中國綠髮會已掌握關於大眾汽車排放造假的確鑿證據,但大眾汽車並未因此在中國受到相應處罰。

  公開資料也顯示,“排放門”事件發生後,大眾汽車承認,在全球範圍內涉事柴油車達1100萬輛,售至中國市場的有1950輛。10月12日,環保部通報將“密切關注”;國家質檢總局發佈“關於進口大眾汽車的風險警示通告”,並表示高度關注該問題處置進展,將視情況採取相應後續措施。

  但截至目前,除了大眾汽車公佈了召回計劃,表示將對控制軟體進行更新外,在國內並未看到其他關於大眾汽車的處罰措施。

  從王文勇給法治週末記者發來的起訴書中可以看到,中國綠髮會向大眾汽車提出了四項訴訟請求:在國家級媒體上向民眾賠禮道歉;承擔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採取措施或替代修復措施,修復被污染損害的環境;承擔一切訴訟費用。

  如何界定損害後果是難點

  據王文勇介紹,在前期調查取證階段,中國綠髮會于10月13日向質檢總局申請公開“進口德國大眾柴油車輛的尾氣排放監測報告”,質檢總局答覆稱此資訊不存在。此外,中國綠髮會10月9日向海關總署申請公開2015年所有進口中國搭載柴油發動機的德國大眾汽車的數量、型號以及發動機型號資訊,至今未得到回復。

  王文勇表示,接下來中國綠髮會會就上述資訊及相關車輛的銷售範圍向大眾汽車提起資訊公開申請。

  王文勇告訴法治週末記者:“中國綠髮會提起的訴訟請求中,第二項、第三項都依賴於對損害後果的評估,而由於對評估人員的專業要求比較高、技術性強,汽車尾氣污染的評估會比較困難。”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曹明德對此表示贊同,“雖然現行法律對機動車尾氣排放造假問題沒有詳細規定,但對車企進行行政處罰是沒有問題的。本案的難點就在於如何界定被告的損害後果,比如造成了哪些損害、損害程度如何等。”曹明德表示。

  王文勇表示,在後續進程中,中國綠髮會會申請法院指定損害鑒定評估機構出具評估報告。

  由於對損害後果是否能夠作出準確判定存有疑慮,曹明德建議,可以借鑒國外的判例,按照每輛車處罰多少錢,從而確定一個賠償總額,這樣只要考慮其造假企業主觀上是否存在重大過錯即可,無需考慮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等。

  而睿信諮詢創始合夥人、執行董事付志勇則表示,此案的目的不在於處罰多少,而在於能不能處罰。一旦確定能夠進行損害賠償處罰,從而形成判例,倒推我國相關立法,這才是其價值所在。

  “此次能夠順利立案,對其他涉嫌排放造假企業是一個警示。”王文勇説。

  大眾汽車品牌再受創

  此案除對汽車企業起到警示作用外,在中研普華研究員肖健看來,此案的正式立案,對於近期麻煩纏身的大眾汽車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國內消費者難免不在輿論氛圍影響下對大眾品牌的誠信産生懷疑。

  其實,此案之前,尾氣排放造假事件已經給大眾汽車帶來了較大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在美國,依據清潔空氣法,大眾汽車可能面臨高達180億美元的罰款。而在南韓,也開出了有史以來針對汽車行業的最大罰單——1270萬美元。同時,全球十余個國家宣佈開啟對大眾柴油發動機排放造假時間的調查。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大眾汽車的排放造假事件到現在其實僅僅是開始,一旦大眾在其他國家的排放造假事件被確認,那麼大眾將面臨鉅額的罰款以及無數的訴訟。

  為了應對“排放門”的高額費用,大眾汽車在今年10月就已經拿出了67億歐元用於召回和修復目前的造假車輛;11月,大眾汽車又宣佈將通過削減車型版本和配置檔次的方式來減少約19億歐元的成本;12月份,大眾汽車向歐洲13家銀行貸款200億歐元,為期一年,並承諾如不能按時還款,有可能會出售部分資産。

  一向傲慢的大眾集團也終於在全球輿論和鉅額罰款面前放下了架子。在上月舉行的廣州車展開幕前夕的媒體溝通會上,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Prof。 Dr。 Jochem Heizmann)開場就對柴油車排放問題,向中國的客戶和公眾致以誠摯的歉意。大眾汽車的廣告語也由“車之道 唯大眾”變為了“車之道 為大眾”。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大眾汽車在其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並未受到明顯影響。大眾汽車官網數據顯示,今年11月,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的汽車交付量同比上漲高達8.6%。

  “大眾在中國市場産銷穩定,因此從直接成本的角度來講,大眾危機已經過去,但是余波猶存。”付志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