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一個骨灰盒,養了多少人——直擊殯葬業"白色暴利"

  • 發佈時間:2015-03-26 10:53: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身邊的那些“玄機”)一個骨灰盒,養了多少人——直擊殯葬業“白色暴利”

  清明又至,處處哀思。

  審視殯葬行業,無疑更添“死不起”的蝕骨之愁。

  “一條龍”打包屢禁不止、殯葬服務十倍暴利已成行規、墓地利潤超地産、以墓養守……被稱為“白色暴利”的殯葬業,究竟有著多少玄機?

  “一條龍”“墳地産”——多少暴利“刀俎”

  逝者體溫尚存,消息靈通的殯葬“一條龍”已經到府來談生意了,這是不少操辦過喪事的居民的實際感受。

  然而,看似貼心的“一條龍”提供的打包報價其實比單獨購買貴上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

  一位從業多年的殯葬代理行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於殯葬行業而言,喪家的信源十分重要。正規的信源包括進入醫院太平間的殯葬服務公司、殯葬代理專員等,“灰色”的信源則包括醫院護工、120隨車人員等,在業內,這些“灰色”信源更為重要和稀缺,“資訊費高的能過千”,這筆高昂的“資訊費”最終被轉嫁到“一條龍”服務的報價裏。

  據上海市殯葬行業協會2013年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市民殯葬服務代理率約達50%,部分殯儀館的市民殯葬服務代理率更高達70%。

  即使不選擇“一條龍”服務,家屬遭遇的暴利環節也避無可避:水準同一款式壽衣,不同店家報價相差3000元,銷售價格是出廠價的10倍到20倍;在陜西戶縣等地,由於部分基層醫院向外承包太平間,還引發了天價停屍費的質疑。

  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港股上市的中國生命集團25日發佈的2014年年報顯示,其核心殯儀服務的毛利水準高達80.6%。

  同樣價格高昂,墓園銷售卻頗“淡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墓園開發企業早年就在大城市周邊大量“囤地”,隨著城市的開發和規劃的改變以及地價的高漲,想要獲得用於墓園的土地難度成倍增加,這就給新墓園的進入和開發帶來的困難。

  事實上,隨著過去的十幾年間土地價格暴漲,一些早年成功“囤地”的企業墓園成本中的土地成本已經非常低。比如,多份財報均顯示,福壽園墓地服務的土地成本就僅佔10%左右。

  居高不下的墓地價格還為“墳地産”利潤撐起了驚人的空間。以上海福壽園青浦園為例,1平方米不到的平板墓地價格達到7萬元至8萬元,每平方單價是區內新開樓盤價格的數倍之多。記者查閱了距離墓園直線距離只有數公里的青浦新城內的新開樓盤,其價格多在1.5萬/平方米到2.2萬/平方米的區間。

  調查顯示,在北京,即使到通州、昌平等遠郊區,普通的成品墓“市場最低價”也基本維持在3萬元左右,隔著一條潮白河的北京墓地是臨近河北墓地的三倍,一些市民不得不接受“活在北京、葬在河北”,選擇到河北等地買墓,由此形成了一條“環北京公墓帶”。

  25日發佈的《殯葬綠皮書(2014~2015)》指出,北京市區居民中等殯葬消費的公墓消費佔整個殯葬消費的87.5%,92%的北京市區消費者認為公墓消費過高。

  “骨灰盒養火化”“以墓養守”——多少行業怪現狀

  服務虧本骨灰盒補,管理虧本墓地補,殯葬行業其實還有不少遠低於成本的廉價服務。為了彌補虧損,一些機構不得不採取産品漲價“補貼”服務的方式,“以骨灰盒養火化”“以墓養守”。

  上海市殯葬協會會長王宏階説,全國兩千多家殯儀館,通過服務實現盈利的只有3%-5%,這使得很多殯儀館需要在骨灰盒等殯葬用品的售賣上彌補損失。

  “對殯儀館來説,骨灰盒是利潤最高的産品了,除了最經濟型的骨灰盒外,一般的骨灰盒毛利率在50%至70%左右,但是扣掉分攤到其他虧損項目的損失後,利潤在20%至30%。”王宏階説。

  以遺體火化為例,根據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火化屬於基本服務,其收費標準實行政府定價,由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成本監審或成本調查的基礎上,考慮財政補貼情況,按照非營利原則從嚴核定。目前,上海市屬殯儀館執行的火化收費為180元,但現在的成本每具已經超過600元。

  到了墓園,“以墓養守”是現實中不少墓園的選擇。市面上的經營性公墓護墓費一般按照20年收取,但20年前的繳費水準早就難以負擔今天的護墓成本。一家墓園負責人説,不得不通過墓穴的銷售貼補管理上的虧空。

  “山東的百齡園公墓、遼寧的回龍崗墓園等均出現了部分墓地使用到期的情況,我們也很關注。對這些超期墓地的處理依然在觀望,但如果家屬長期不繳費,園區將來肯定吃不消,希望能有一個明確的規定界定超期墓地的處理。”這位負責人説。

  缺位致亂象,滯後陷尷尬——怎麼打破殯葬“怪圈”

  一邊是殯葬服務開放市場化卻亂象叢生,一邊是基本服務價格標準十幾年不變導致成本轉嫁……專家指出,除了要推行科學、親民的殯葬文化,更應改變政府在殯葬行業的“缺位”和“越位”現象,打破殯葬業“怪圈”。

  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國華撰文指出,政府除了要懲戒不規範的市場行為,同時給予特定群體以殯葬服務均等化的政策傾斜,還要規制其自身的行為,擴大政府提供各類殯葬服務接受監督的範圍,充分發揮政府作為資源配置手段的積極作用。

  殯葬行業專家喬寬元建議,國家應該加大對基本服務的投入與支援,特別是在價格體系中肯定從業者的服務和勞動價值,“借鑒醫藥改革的經驗,鼓勵消費者為從業人員的技術和服務買單,而不是通過其推銷的高價産品為服務買單”。

  王宏階等專家指出,政府應在提供價格合理的殯葬業基礎公共産品上下功夫,推進公益性墓地建設,為弱勢人群托底,也能有效遏制墳地價格畸高現象。

  據了解,殯葬行業監管涉及民政、工商、衛生、物價等多個部門,監管主體頗為分散,但民政部門又往往只有行政告知權和制止權,沒有行政處罰權,削弱了對殯葬事務管理職責的履行能力。專家建議,應對殯葬行業前置一定的準入要求,借鑒綜合執法模式,破除監管空白,避免“踢皮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