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銀行警示決不能洩露交易動態碼

  • 發佈時間:2014-12-12 12:31:23  來源:生活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臨近歲末,正是消費者頻繁刷卡消費的時期。但與此同時,也是信用卡詐騙、盜刷案件的高發期。不法分子處心積慮設置各種陷阱引誘持卡人上當,除了製造偽卡、失竊卡盜刷、網路詐騙等方式外,近期社會上又出現了一種新型電信詐騙手段—假借“提高信用卡額度”進行詐騙。

    輕信信用卡可提額度被騙

  記者日前接到王女士反映,不久前,王女士接到一個來電顯示為“020955XX”的電話,對方自稱XX銀行的客服人員,王女士一看,這個“955XX”號碼乍一看也確實像是XX銀行的客服號碼,而自己碰巧也有這家銀行的信用卡,於是就放鬆了警惕。

  “客服人員”稱,年底對客戶提供刷卡便利,可以將信用卡額度提高至10萬元,王女士正好覺得額度不夠用,便馬上同意了。於是王女士按該“客服人員”的指引提供了信用卡卡號、有效期、卡片安全碼等資訊,然後對方稱最後一步是驗證手機動態驗證碼,需要王女士在收到驗證碼後提供給客服人員便可以完成提升額度。

  王女士沒有多懷疑,按對方提示進行操作,並提供了驗證碼給“客服人員”。可一分鐘後,她收到了來自銀行的短信,“您的信用卡消費了2900元”。王女士覺得不對,馬上回撥了955XX的銀行電話詢問,當聽銀行稱並沒有給她打過電話時,王女士方知是遇到詐騙分子了。於是她馬上挂失信用卡,並向派出所報案。

  年末電信詐騙案件增多

  類似王女士這樣的案件在年末呈現增多的趨勢。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不法分子利用改號軟體,將電話號碼“偽裝”成各銀行的客服電話,利用了持卡人希望提升額度的需求,讓持卡人放鬆戒備上當受騙。由於此類案件不同於卡片被克隆導致的盜刷案件,交易過程中受害人被誘導提供了交易必需的各種資訊通過銀行的安全驗證,銀行便默認為持卡人本人交易,無法做出有效的識別和攔截。

  記者了解到,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通過電信詐騙獲取持卡人的資訊後,主要利用“無卡支付”或製作偽卡在POS刷卡套現等方式作案。圍繞信用卡卡號和有效期、驗證碼這三種資訊,不法分子往往以查詢信用額度為由,直接或間接取得該類資訊後在網上進行消費或套現。

  持卡人應嚴格保護交易動態碼

  由於受害人被誘導向騙子提供了關鍵資訊,按大多數銀行現有的規定,此類持卡人洩露了關鍵資訊的交易只能由持卡人自身承擔。據有關報道顯示,這樣的電信詐騙案件不僅僅發生在銀行客戶身上,部分航空公司客戶也紛紛“中招”。

  針對這種新型詐騙手段,各家銀行方面已經通過官網、微信、微網志、短信等多種渠道向持卡人進行了安全提示。如廣發信用卡客服熱線95508發送含有驗證碼的短信時,還會提醒持卡人“切勿轉發或告知包括銀行人員在內的任何人,謹防詐騙。”銀聯方面更在年末警示:任何索取交易動態驗證碼的行為均屬詐騙。

  銀行專業人士介紹,信用卡動態驗證碼是授權網路快捷支付的重要憑據,必須嚴格保護,不能透露給任何人。事實上,現今以辦理提高信用卡額度等業務的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少數持卡人缺乏安全意識容易受騙。銀行專業人士還提醒持卡人,銀行不會外呼客戶要求客戶提供私密資訊,持卡人如接到電話或短信要求提供卡片資訊、個人身份資訊、驗證碼等私密資訊時,可以通過回撥信用卡背面銀行客服電話進行核實。辦理提額等業務還可以通過銀行官方微信、官方網站等可靠渠道進行申請,不要輕信區號+955XX或陌生號碼來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