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金龍魚等轉基因油標識不清被訴已立案11件

  • 發佈時間:2014-09-30 09:09: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9月初的一天,雲南昆明的律師許思龍以轉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在網路上發起維權行動,隨後有80多名律師和公民響應。

  這一維權行動引起了全國媒體和公眾的關注。目前,昆明已有5件案件立案,全國共立案11件,涉及金龍魚、福臨門、香滿園和金菜花等多個知名品牌的食用油和多家大型超市。

  許思龍告訴記者:"我們不針對哪一家企業和哪個品牌,只是針對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他表示,之所以起訴金龍魚,是因其在超市中買的是金龍魚食用油,正好發現了市場上的轉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

  據悉,許思龍最重要的訴訟請求是要求法院確認金龍魚為缺陷、不合格産品,涉案産品應更換醒目的轉基因標識後方可銷售,確認五名被告分別是昆明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益海嘉裏食品行銷有限公司、嘉裏糧油防城港有限公司以及品牌代言人林丹和謝杏芳。

  "我們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金龍魚所屬的益海嘉裏集團品管部公共品質經理王格平對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法院的起訴通知,還不知道有幾個訴訟案件。益海嘉裏的標識是完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公司相信,一旦進入訴訟,司法機關會依據事實及法律作出公正判決。

  聚焦標識

  爭論核心議題在於標識。起訴方認為,商家的轉基因食用油不符合國務院《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關於轉基因食品應在産品標簽上進行明顯、醒目的標識。

  對此,益海嘉裏方面發聲明回應説,他們是按照有關法規的要求進行標注,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但許思龍表示,益海嘉裏明知上述法規對轉基因食品標識應明顯、醒目的要求,為使其生産的金龍魚牌轉基因食用油的銷量不受影響,故意以極小的字體(小6號左右)在産品包裝的邊角上進行標注,刻意隱瞞産品原料為轉基因大豆、菜籽的事實真相。這樣的行為導致了消費者難以進行識別和正確選擇,導致原告無奈選擇了本不想選擇購買的轉基因食品。其標識既不明顯,也不醒目,與法規的要求相距甚遠。

  陜西立剛律師事務所律師常瑋平認為,應該讓公眾知道,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他告訴記者,"不管轉基因好還是不好,但是公眾至少要有選擇的權利。許律師呼籲以後,我就參與到這個行動中了。"

  9月18日,記者拿到的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書顯示,常瑋平起訴華潤萬家、益海嘉裏糾紛一案的起訴材料已于9月1日被該法院立案。

  事實上,福臨門、九三、金鼎、金龍魚、魯花等品牌均有轉基因産品,轉基因原料多用於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有關轉基因成分的標識,均是在瓶標上註明"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或"加工原料為轉基因菜籽油"等字樣,字體的大小、字體粗細、顏色和標簽上配料表、産地、保質期等資訊的標識一致。

  對於為何金龍魚會成為輿論的關注焦點,在業內看來,這主要是源於金龍魚的名氣,在國內食用油領域,金龍魚屬於領頭羊級別,而且轉基因的産品所佔比重很大,關於轉基因的風波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在調查中,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自己購買食用油時,一般不會仔細看標識,以前也沒有怎麼關注轉基因食用油的問題,超市裏關於非轉基因的字體很大,價格很高,而關於轉基因食用油的宣傳,不仔細看,基本不會注意到。許思龍認為,標識應以普通人的生理標準和購物習慣作為標準。例如,在選購時,是否能一眼看到食品包裝上的標識?那些雖然有標識,但卻需要湊上去看才能看到,那就是不明確、不醒目。

  事態正在進一步發酵。對於訴訟的結果,許思龍認為並不很重要,重要是全國消費者對轉基因食用油的持續關注。

  打擦邊球

  此前的2010年,因撰寫《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並公開在網路發表,聲稱揭露金龍魚轉基因大豆危害,作者郭成林因涉損害商品聲譽罪被判刑一年。

  2011年底至2012年初,又有輿論認為,作為幾乎壟斷中國食品市場食用油的金龍魚,其原料轉基因大豆沒有遵照法規經過衛生部門的受理審理,農業部審批沒有完整的手續和安全證明,如此上市,涉嫌非法上市和非法銷售。

  對於此次轉基因標識的問題,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記者説:"我們查了一些資料,其實標識不存在是真正掩蓋什麼東西,就是轉基因淡化到了最低的辨識。因為國家的規定是1.8毫米高度,所以我們也不能説金龍魚等食用油企業存在欺詐,只能説是在打擦邊球。"

  事實上,金龍油這次的轉基因標識問題之所以引發外界的普遍關注,是消費者對於轉基因的産品依然心存恐懼。目前,力倡轉基因應用的一方,大都是農業領域或生物技術科研方面的專家或機構,而反對方的身份頗雜,既有包括環保領域在內的民間組織,也有一些行業的意見領袖。

  "轉基因安全性一直沒有定論,它到底有無副作用的問題目前也沒有科學判定。另外,人們對於未知的東西一直抱著恐懼和抵觸情緒,這個往往被一些利益團體利用。"品牌專家楊龍告訴記者。

  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看來,消費者會基於自身考慮對轉基因食品進行選擇。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會根據國內的需求、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檢測選擇可以進口和使用的轉基因作物品種。2013年,大量含有MIR162轉基因成分的美國黃玉米被退,就表明國內相關部門對轉基因食品的謹慎和執法嚴格。

  "只要是政府批准的轉基因産品,我們認為都是安全的。美國歐盟也都有一套關於轉基因産品的審批流程,只要通過這些審批也是安全的。"王格平説,益海嘉裏生産轉基因食用油是通過農業部批准的,如果不符合有關規定,産品早就被取締了。現在從中央到縣級政府,對於非法的轉基因産品都有執法權。標識的問題也是如此。

  據王格平介紹,美國對於轉基因標識是沒有要求的,日本則是轉基因佔據5%含量以上的才讓標識。食用油裏面其實並不含轉基因成分。益海嘉裏標識的是原料中含有轉基因xx,美國94%以上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其中,一半左右用於出口,剩下的一半國內消費。食用油裏面主要是脂肪,轉基因大豆榨油之後,油裏面就不含轉基因了,轉基因都轉移到了豆粕中。

  在農業部的"轉基因權威關注"宣傳頁上,有美國農業部(USDA)2013年6月30日發佈的數據:按種植面積計算,美國種植的90%的玉米和棉花、93%的大豆、99%的甜菜,都是轉基因品種;歐洲也是轉基因産品進口和食用較多的地區,每年進口玉米400萬噸、大豆3300萬噸左右,進口産品中大多含有轉基因成分。

  目前,經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已先後批准了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4種作物的進口安全證書。除批准了轉基因棉花的種植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用途僅限于加工原料。

  對於這次風波,農業部並沒有表態,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則發聲明指出,經查益海嘉裏等食用油生産企業,其相關産品標簽的轉基因標識確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按國家規定要求做到了:緊鄰配料標識轉基因相關內容,顏色與配料內容相同,並且以"大豆油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等方式標示了轉基因原料。

  儘管如此,向健軍依然認為:"這個事件折射出國內部分標準模糊不清,以及標準間交叉、不一致,未來國家就標準問題應該作出更多努力。"力挺許思龍的常瑋平説:"現在,有很多消費者反映之前都不知道食用油在包裝上的問題,我們提出了之後才發現,而且覺得標識確實不清楚,這就説明我們的起訴行動起到了效果。我認為如果法院是公平公正的,那麼他一定會作出正確的公平的裁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