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網傳消費者買到“針眼螃蟹” 調查:小孔並非針眼

  • 發佈時間:2014-09-23 12:54: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龍

  “螃蟹殼上有個小圓孔,是不是針眼螃蟹啊?”隨著螃蟹大量上市,“針眼螃蟹”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屢屢有消費者稱買到針眼螃蟹。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京深、新發地等海鮮市場了解到,提及針眼螃蟹商販們無不喊冤,水産專家表示,即便是往活蟹身體裏注入海水,螃蟹也會很快死亡,因此不論從商業角度還是技術層面都是得不償失。

  網傳:給螃蟹扎針 只為多賣錢   

    近日,“針眼海蟹”成微信朋友圈裏被大量轉發的帖子。帖子稱,大型批發壟斷企業,使用針管向海蟹中注入海水混合化學藥物。經過這道手續後,才給各個小批發商販批發上市。

  這篇帖子詳細介紹,大型批發商使用針管從螃蟹的肚臍處、蟹腿的關節處向海蟹中注入一種海水和化學藥水的混合物。如果注入淡水,螃蟹馬上就會死;如果是注入海水,本身螃蟹體內是可以容納部分海水存活的。另外,化學藥水主要是提高螃蟹的活動能力,相當於興奮劑類型的化學藥物。

  對此,部分市民表示,幾乎沒買到過“針眼蟹”,市民雷女士則表示,“曾經買到過有針眼的蟹,蒸了之後蟹肉鬆散,一盤子湯,而且不好吃。”

  小孔螃蟹的“小孔”並非“針眼”

  螃蟹上小孔究竟是不是針眼 ,這種情況究竟有多少?北青報記者昨天走訪京深海鮮市場鮮活水産區看到,各家都有梭蟹在售,售價每斤20元至40元不等,而死螃蟹的價格只有5元到10元之間,兩者價格差距大。

  隨意翻動幾隻螃蟹,就能發現所謂的“針眼海蟹”。少數活的梭蟹身上都有針孔大的小孔,這些小孔有的在腹部、有的在背部,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以橢圓或者扁圓居多。

  對於海蟹殼上的“針眼”問題,出售海鮮的攤主説,多數海螃蟹都會有這種小眼兒,是在運輸過程中受的傷。“不信你用牙籤插一下,看能有多深。”北青報記者看到一隻肚臍上帶有針孔狀的母蟹,但翻開後發現針孔並沒有穿透圓臍。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攤主説,或許真的有些不法商販在銷售螃蟹時做了一些手腳,但這樣做會得不償失。“從螃蟹的殼注射水,螃蟹會死的慢一些,但如果從螃蟹的腹部,腿部進行注射,會加速螃蟹的死亡速度,只要是死螃蟹,蒸煮出來就會顯得水特別多。”另一位攤主也表示,如果説像外界傳的那樣給海螃蟹打針,既費力氣,又划不來,而且海螃蟹比較“嬌貴”,死亡率比較高,一旦由活的變成死螃蟹就不值錢了。

  商家喊冤:人工費高且螃蟹死亡風險高

  “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給螃蟹注水?為了增加一點點重量,要承擔很高的螃蟹死亡風險,不划算嘛。”京深海鮮市場商販鄭先生説。他解釋稱,“現在市場上什麼最貴?人工費最貴!整個市場每天成百噸螃蟹要進來,這要是一隻只注水,得雇多少人花多少錢啊?”

  鄭先生還算了一筆賬,即使真的注水了,一隻4兩的螃蟹頂多能注進4毫升的水,也就是增重4克左右,“現在螃蟹一斤才20來塊錢,換算成人民幣,增重的這點也就幾分錢,值得那麼做嗎?” 同時,對於“針眼蟹”這一説法,京深海鮮市場負責人姜經理表示,“從未見過有商家往螃蟹裏注水。”

  “梭蟹和梭蟹隨便一碰就是一個眼,有時候兩個蟹子紮在一起,最後變成一隻躺著一隻立著。”京深海鮮市場的張老闆還當場做了實驗,她拎起一隻梭蟹,用側面往另一隻螃蟹的腹部一扎 ,很輕鬆扎出一個小孔,而蟹殼背面同樣如此 ,且小孔要比腹部更圓更像針眼。

  中國水産品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禾指出,“螃蟹注水完全是不可能的情況。往螃蟹體內注射液體,其臟器所處環境的滲透壓會發生劇變,進而導致各個臟器失水萎縮或者吸水膨脹從而致死,這個過程是相當迅速的。”他介紹,近年來沿海地區海蟹豐收,市場價格走低,活蟹注水會迅速死亡,商販不會用注水的方法增重。

  至於部分網友懷疑的“興奮劑藥物”,崔禾認為,普通興奮劑類藥物對螃蟹並不適用,更關鍵的是無論注水還是注藥,螃蟹都會快速死亡,而死蟹經濟成本更低,商家得不償失。至於螃蟹身上出現的“針眼”,則可能是同類爭鬥、對抗天敵和捕撈、運輸過程中造成的傷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