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案例 > 正文

字號:  

預付卡消費頻被“卡” 消費者遭遇維權難

  • 發佈時間:2015-08-31 09:07: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預付卡消費頻被“卡”

  消費者遭遇維權難

  “儲值卡、會員卡、健身卡……”26歲的合肥女白領陳陽對近年來陸續辦理的16張會員卡如數家珍。如今,像這樣“先存錢,後消費”的商業預付卡以打折讓利、升級服務為“賣點”,正“佔領”著百姓的錢包。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佈《單用途商業預付卡行業報告(2015)》顯示,去年我國預付卡消費規模達8000億余元。然而在方便生活、提供優惠的同時,不少發卡企業卻頻頻爆出斂財“跑路”、霸王條款等坑人“陷阱”。記者調查了解到,預付卡備案制度存盲區、徵信體系不完善等深層次問題讓預付卡“小店老賴”現象頻生。

  遭遇“老賴”,該如何維權?在一場場消費維權糾紛中,暴露出哪些問題?

  “個體戶”淪為糾紛重災區

  今年3月中旬,安徽大學在校生小錢來到位於合肥市中心的一家美發店理髮,經不住店員推銷,充值1000元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可享受剪髮五折及其他增值服務。結果一個月後再度光臨,卻發現這個曾經人氣頗高的理髮店早已人去樓空。

  近年來,各地頻頻爆出商業預付卡投訴案例。在安徽省合肥市,去年一年關於卡消費的投訴達1850件,其中絕大部分為預付卡消費投訴。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太原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指揮中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012件,其中117件涉及預付卡消費,佔投訴總量的11.6%。

  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鐘萍告訴記者,現有的投訴案例大致包括了發卡後“跑路”、擅改服務地點和項目、無法辦理退卡退費等現象。記者通過梳理各地典型案例發現,預付卡消費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在美容美發、健身、攝影、汽車美容、餐飲等領域,這其中,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及個體戶逐漸成為跑路、糾紛的重災區。

  “小店往往都是借款開業,走在資金鏈上,”瀋陽某連鎖髮廊負責人李鳴透露,對於剛起步的個體戶,發放預付卡可以帶來相對大額收益和固定客源,還省去了同等款項的借貸利息。

  去年初,王東(化名)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學城附近經營起一家健身會所,百餘平方米的店面加上器械總投資在40萬元,然而開業不到三個月,會所通過一系列優惠酬賓活動就吸引了近400位會員加盟,入會均儲值800到3000元不等的費用,“光是這一項,我足足掙了50多萬元,很快回本了”。

  鐘萍介紹,在長春甚至有的商家剛開業就以豪華的裝修、低廉的價格吸引顧客,瘋狂發卡、斂財,達到一定數量後“關門大吉”,預付款就成了“純利潤”。

  備案無處尋 信用看不到

  針對各地頻出的預付卡亂象,早在2012年9月,商務部就發佈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發卡企業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前往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並對相關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按預收資金的一定比例向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一旦違規,便可對企業形成約束。今年7月,商務部就修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

  “辦法要求的對像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並不包括個體戶。”廈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薛夷風介紹,這樣的備案就失去應有的作用,“因為個體工商戶涉及的居民服務業,正好是預付卡消費糾紛投訴最多的。”

  根據安徽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顯示,辦法實行兩年多來,該省備案的企業只有91家,大部分“小店”處於放養狀態。

  遭遇“店跑跑”後,小錢曾試著撥打12315投訴,但被告知這家店未進行任何預付卡備案登記,更沒有存管資金,“考慮到維權難度很大,想想還是算了”。

  現實生活中,小錢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有的選擇向各部門投訴,卻無奈愛莫能助;有的在媒體上曝光,卻只招來一大批同病相憐的觀眾;有的選擇打官司,訴訟代價卻不小,“區區小錢不值當”,這樣想著再多的糾紛也最終不了了之。

  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興。專家認為針對上述尷尬局面,社會信用體系應該起到關鍵作用,一方面監控商家各類信用行為,能為消費者提供預警,另一方面針對“老賴”,能夠以信用制約,施以誠信懲戒,防止無信商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然而現實層面,信用記錄卻並不容易看到。合肥市公安局宣傳科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安的系統只能查到商業詐騙類案件資訊、違法犯罪記錄,預付卡糾紛中的行政處罰往往無法收錄”,廣德縣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科科長劉傑稱,工商的信用系統裏對於預付卡“失信”除非有行政處罰,否則沒有專門記錄。

  作為信用方面的一個探索,預付款消費逃逸的企業黑名單公示如今在江蘇、深圳等少數幾個地區試行或規劃,相關業內人士坦言,讓這樣專門性的企業黑名單發揮作用並不容易。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信用管理專業教授吳晶妹認為,現在企業和公眾之所以對黑名單制度的威懾力沒有太多感覺,主要是因為包括黑名單在內的信用記錄應用不夠普遍,而且發佈不及時、不廣泛,公眾很難甚至無從知曉。

  應制定和實施預付卡發行審核制度

  專家認為,杜絕預付卡亂象首先應建立在廣泛的備案摸底基礎上,將街頭巷尾的“小店”納入監管範圍。劉傑建議,商務部門要變被動等候發卡企業到府備案為主動開展備案的執法檢查,對投訴和糾紛集中的企業重點開展專項檢查。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邱寶昌提出,未來應該制定和實施預付卡發行審核制度。由商務部門負責發卡主體的資格審核,將發卡主體的短期償債能力、商業履約情況、社會信用水準等要素納入審核範疇。“尤其要提高發行門檻,改變無序發卡的現狀,有效控制規模”。

  另外,整合徵信體系成為讓預付卡“老賴”寸步難行的關鍵。“未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各個部門的信用記錄應高度共用、串聯,預付卡消費不誠信行為也將被納入社會信用懲戒系統中,‘老賴’們在融資、註冊登記、審批,甚至乘坐航班、輪船等交通工具都會遇到麻煩。”鐘萍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