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中華英才網沒落:對賭失敗被母公司出售傳聞不停

  • 發佈時間:2015-05-18 09:08: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史燕君  責任編輯:謝淩宇

  58收購沒落“英才”

  5月8日,是一個“神奇的日子”。

  北京,中華英才網的辦公室內,員工們沒有像往常一樣有序地工作,而是扎堆在CTO(首席技術官)的辦公室裏,一片混亂,因為他們突然接到通知要“全部被裁”。

  幾乎同時,58同城CEO姚勁波也在微網志上宣佈了並購中華英才網的消息。

  “今天註定是神奇的一天,上午我們宣佈一個並購,下午我們發佈一個新産品,晚上我們在各地放放焰火。”可以看出,姚勁波的言語中透著無比的振奮。

  對於此次交易的金額,交易雙方均沒有透露。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此次交易的金額並不高,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金額還達不到披露級別”。

  最近的58同城確實有點“財大氣粗”,3月份收購了安居客,4月份並購趕集網,5月又馬不停蹄地收購了中華英才網,完全是“停不下來”的節奏。

  收購發展勢頭相對較猛的安居客和趕集網可以理解,但為何又要並購一個已經沒落的中華英才網?納入58同城麾下,由外資背景換為本土背景的中華英才網能否重獲生機?

  “英才”沒落

  中華英才網為何會衰落?在業內人士看來是源自一次對賭協議中的慘敗。2008年,中華英才網意外遭遇上市失敗,Monster收購了中華英才網剩餘的55%股權

  中華英才網,以前人們更願意叫它“China hr”,想當年也是招聘行業響噹噹的牌子,一度被譽為中國認知度最高的全國性專業網路招聘企業之一。最輝煌的時候,90%的全球500強企業都使用過中華英才網的服務。

  根據以往的媒體資料,中華英才網由張傑賢創辦于1997年,當時員工只有5人。張傑賢憑藉其人力資源行業的出身帶領中華英才網在這個幾乎還是空白的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並在2000年至2001年之間先後獲得3次融資,共計640多萬美元。今日資本是其主要的投資方。

  有了資金保障,中華英才網開始迅速成長。但到了2004年,創始人張傑賢突然離職,中華英才網由今日資本合夥人徐新全盤接掌。而同年9月,前程無憂搶先一步成為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時至今日,談起當年為何出走,張傑賢坦言,“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經營和發展策略上與當時的投資人和董事會有比較大的分歧”。

  5月12日,張傑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時,他的建議比如“犧牲利潤先尋求發展”、“向二三線城市擴展”以及“做派遣代理的業務”等都被董事會否定。

  在張傑賢離開後,中華英才網並沒有馬上走下坡路,在接任者張建國的帶領下,中華英才網連續多年保持超過100%的業績增長率,高於網路招聘行業平均成長率3倍,公司由200人的小公司迅速發展為1000人以上的大公司。

  在業內看來,真正的“病灶”埋藏在2006年那份“對賭協議”。彼時,全球最大招聘網站美國Monster已于2005年斥資5000萬美元收購了中華英才網40%的股份,2006年,Monster又以199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中華英才網5%的股權,並與徐新領導的中華英才網董事會簽署“對賭協議”。

  流傳的“對賭協議”內容是,Monster將幫助中華英才網實現3年內上市,若上市失敗,其將擁有優先全資收購中華英才網的權利。

  然而2008年,中華英才網上市最終以失敗告終,當年10月,Monster以1.74億美元完成對中華英才網剩餘55%股權的收購,至此,中華英才網成為Monster的全資子公司。隨後徐新的今日資本和張傑賢的創始團隊全部撤出。

  但在2012年,有消息傳出,Monster因為業績虧損,為避免英才網帶來的財務負擔而將其出售。根據Monster當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以中華英才網為主的中國業務的非現金資産減值開支和遞延稅資産減記達到2.25億美元,超過第三季度的營收總額。

  因此,在2013年2月,愛爾蘭尚龍集團宣佈,與Monster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將後者在中國的業務即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納入旗下。在合併後的公司裏Monster保留了10%的股權。但此後有關中華英才網出售的消息一直未停息。

  58來救場

  針對此次58同城並購,業內更願意從外資退出後,由本土公司“操刀”的優勢來看中華英才網的未來

  “在2006年至2008年這段時間,在招聘行業沒有人可以否認英才網的銷售能力。在前程無憂的銷售還在掃樓拜訪客戶、智聯還在每天40個電話不到的時候,英才網已經做到每個銷售每天80個以上電話與企業聯繫。在我做銷售的時候,很多客戶根本沒有接觸過智聯、前程的銷售,直接被拉到了英才網。”在網路社區知乎上,一位中華英才網的前員工如此回憶往昔的輝煌。

  上述前員工也把2008年視為問題的爆發點。“經濟危機導致企業招聘量下降,預算收緊;英才網燒錢燒得差不多了,廣告減少,C端()減少,簡歷投遞量快速減少,企業體驗變差;網站幾次不適合的産品變革導致客戶大量流失”。

  在資本實驗室研究員孫萬清看來,中華英才網的沒落經歷了三部曲:第一步,一顆藏有隱患的對賭的種子,種出被外資完整收編的苦果;第二步,苦果難咽——被全資收購後,又遇上新的水土不服;第三步,在其他老牌競爭對手和新興招聘網站夾擊下,市場地位不斷下降。

  而之所以沒落是由多方面原因構成。孫萬清撰文指出,首先,在單一的盈利模式下發展十餘年,仍然處在“高投入、高增長;低投入、低增長”的初級階段,難以殺出重圍。其次,創始人張傑賢後期選擇退出,自此,中華英才網失去了創始人基因;而職業經理人治理下的外資企業則遇上水土不服的老問題。此外,推廣不力以及社交招聘模式的衝擊,導致其影響力不斷降低。

  那麼,58同城的這次並購能讓“沒落英才”重獲生機嗎?

  據記者了解,完成並購後,中華英才網將繼續獨立運營,保持品牌及團隊獨立性。該項目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中華英才網原母公司愛爾蘭尚龍集團,將退出其在華業務,並將全權負責與員工相關的後續事宜。58同城在此次交易中,除了完成中華英才網品牌等資産的並購,同時將聘用大部分團隊員工。

  “中華英才網作為曾經傳統網際網路招聘三強之一,先後被國外招聘巨頭Monster、尚龍易手,由於在中國本土化領域經營不善,中華英才網連年虧損,昔日的中國傳統網際網路招聘3強早已不復當年之勇。”易觀智庫分析師龐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今,在垂直招聘網站大行其道之下,傳統網際網路招聘網站面臨較大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這對中華英才網是一個良好的契機,58同城的平臺效應、業務協同作用及資金優勢都將給中華英才網注入新的血液。更為重要的是,58同城是本土網際網路公司,這種基因將對中華英才網新團隊的市場戰鬥力産生重要影響。”

  龐強認為,相較於以前的國外招聘企業來説,58同城在招聘領域的運營經驗很豐富,不會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

  裁員風波

  正經歷第三次易主的中華英才網,因為裁員風波,遭遇全體員工的激烈抗議。而裁員風波處理的好與壞或許會影響到整個並購的效果

  然而,並購帶來的整合難度並不小。當務之急便是如何處理好裁員的問題。

  5月8日上午,《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接到曝料,稱中華英才網的被裁員工正在維權。

  “今天上午10點公司突然宣佈裁員。而且是全部裁掉很突然,臨時通知,之前根本不知道。”一位中華英才網的員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求我們重新和58簽署勞動合同,按照58的工作標準和待遇工作。而且強硬表示賠償的費用將在5月6月、7月8月幾次支付。到目前為止承諾給客戶的服務和供應商的費用遲遲不給予支付,也不表示什麼時候給予支付。”

  “全體員工處於惶恐狀態,感覺毫無安全感。”上述員工表示。

  根據中華英才網一封官方內部信,中華英才網原有員工將被解除合同,58同城將和部分員工簽訂新的勞動合同。補償方案,即補償金按N+2通過FESCO直接發放,第一筆相當於N+1的金額會在5月底發放,剩下的補償金會在8月底全部發放。

  記者從58同城獲得的資訊也是如此。“我們會繼續聘用原來英才網的大部分員工。”姚勁波在公開信中回應員工安排問題。

  姚勁波表示:“原來英才網的專業線員工PRO、校園招聘、IB國際業務等部門,我們成建制全部保留,最核心和客戶接觸的而員工我們幾乎全部保留,不過會進行部分管理層調整,此外,産品技術等部門我們也保留了大部分骨幹。”

  但姚勁波的允諾並不能安撫被裁員工。截至記者發稿前,被裁員工組成的維權組仍在和公司進行談判。

  有意思的是,由於中華英才網曾多次易主,兩年前也發生過裁員風波。不過,這場裁員令人啼笑皆非。據悉,2013年1月29日,因為持續虧損和公開尋求出售,中華英才網啟動裁員程式,被辭員工將獲得Monster的N+3月薪補償。當時200名中華英才網員工因未被裁員而發起大規模抗議,圍堵CEO並要求與母公司CEO談判。員工紛紛表示,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失去信心,希望被裁以獲得賠償。

  另一個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中華英才網宣佈裁員的當天,中華英才網樓下出現了其創始人張傑賢再度創業的“全職招聘網”的宣傳團隊。

  “並購涉及到兩個公司在財務、人員、管理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整合,其中一環處理不好都會影響並購的成敗,所以目前的裁員風波處理的好與壞也會影響到整個並購的效果。”睿信致成管理諮詢合夥人王丹青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緣何收購

  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58同城的收購。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收購趕集像是同類公司簡單的業務疊加,收購中華英才網更讓人覺得是一個負擔

  58同城此前已經收購了趕集網,為何此番又要收購中華英才網?業內一度表示費解。對此,姚勁波坦言,希望借助中華英才網在中高端人才及知名企業中的品牌影響力,使得58同城真正實現全招聘領域覆蓋。

  龐強表示,對於58同城來説,一方面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實現並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中華英才網實現中高端人群的招聘,很好地彌補了58之前招聘覆蓋領域以中低端藍領人群為主的空白。再加上之前並購的趕集網第一大主營業務是招聘,可以看到58同城對於招聘這一領域的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58同城頗有“財主”風範。公開資訊顯示,自2013年10月底上市以來,58同城投資或並購了e代駕、駕校一點通、273二手車交易網、寶駕租車、安居客、美到家、樂家月嫂、點到按摩、呱呱洗車、魅力91、土巴兔、陌陌、中華英才網等公司。

  記者粗略統計,58同城上市18個月,投資並購的企業有14家,資金總額達到了16.66億美元。

  就在5月8日下午,也就是宣佈完中華英才網的並購,58同城正式進軍金融市場,並推出理財品牌“58錢櫃”。

  “58同城過去只看不投,因為沒錢。上市後,16.66億美元投出去,我們為這個行業,為O2O行業注入很多活力。”對於投資並購的內在邏輯,姚勁波對媒體解釋稱,58同城主要在兩個維度發展,一個是垂直,希望在招聘、二手車,以及家政服務中越來越深入。另一個方向是橫向,我們也讓自己邊界變得更大,原來大家可能只在58同城找工作,現在可以找各種各樣服務,與邊界、生活、同城匹配起來。

  對於姚勁波的這種投資邏輯,有些業內人士並不看好。網際網路觀察人士徐上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58同城的一系列投資並購大部分都停留在量的疊加上,並非是新産品和技術的收購,對58的未來幫助並不大。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58同城一系列收購有點‘瘋狂’。目前招聘行業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除非有新的、好的模式出現,否則不會有什麼質的改變,簡單的業務疊加不會産生1+1>2的效果。”

  “現在58同城給人感覺大而不精,攤大餅,什麼都想做,什麼都不精。”該人士感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