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1號店或被沃爾瑪絕對控制 創始人于剛離職傳言再起

  • 發佈時間:2015-05-18 09:08: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于剛離職傳言背後

  CTO韓軍、市場部副總裁程峻怡等多位創業元老陸續離職後,有關1號店創始人于剛離職的消息再次在坊間流傳。

  5月14日,針對上述傳言,《國際金融報》記者向1號店相關負責人求證此事,該負責人表示,“于剛目前在公司正常辦公,對於外界傳言我們不予評論。”

  不過,業內分析師表示,一直傳出創始人離職的消息,這可能和1號店與沃爾瑪“雙方合作情況不佳”有一定關係。

  空穴來風?

  此次傳聞之所以出現,可能與沃爾瑪全球總裁兼CEO Doug McMillon(董明倫)訪華有關。

  事實上,自2011年開始,沃爾瑪從投資入股到控股收購1號店後,“1號店創始人團隊離職、沃爾瑪接管”的相關傳聞每隔幾個月就傳出一次。而此次沃爾瑪總部的新老大董明倫到訪中國,再次被視為是“于剛離職”的前奏。

  不過,沃爾瑪似乎在刻意回避市場傳聞。在董明倫訪華期間,特別安排了對1號店的視察,並在1號店總裁于剛的陪同下亮相。

  對此 ,有業內人士稱,儘管1號店對於剛離職傳聞進行了辟謠,但沃爾瑪對1號店的絕對控制似乎已成定局。

  事實上,梳理1號店股權變化大事記,也可大致看到1號店創始團隊失去控制權的過程。

  公開資訊顯示,2007年11月,時任戴爾中國區總裁的劉峻嶺和時任戴爾全球採購副總裁的于剛突然宣佈離職。次年,兩人便創立了1號店。

  據悉,當時的啟動資金是創始團隊的幾百萬元,不久就融到了2000萬元資金。2009年,受金融危機襲來,VC(風險投資)不再投資電商。至2009年10月,1號店已無錢可燒。這也讓困境中的1號店開始與平安集團接洽。

  2010年5月,平安出資8000萬元,收購1號店80%股權。一年後,平安就將50%股權轉讓給沃爾瑪。

  2012年8月14日,商務部正式批准沃爾瑪收購1號店33.6%股權的經營者申報,這意味著沃爾瑪持有1號店的股份達到了51%,已實現絕對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此前的説法,沃爾瑪之前的心儀對像是京東,雙方曾進行過談判,歷時半年多,估值等已談妥,惟一無法達成的條款是沃爾瑪要求最終控股京東商城,直到全盤收購。

  由此推測,當初沃爾瑪入股1號店,也會以以上要求作為談判條件。

  據悉,自2012年2月20日沃爾瑪絕對控股1號店以來,內部整合一直持續,人力資源、財務、法務部門都已經逐漸由沃爾瑪團隊接任。

  另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的説法,于剛與沃爾瑪之間存在對賭協議。但以1號店去年的業績來看,于剛並沒有取得成功。

  加速整合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外資企業控股國內電商企業,一般仍會讓創始人保持經營上的控制權。這不僅有利於企業本土化,也有利於保留企業“旗幟”,留得人心。

  在業內看來,沃爾瑪收購1號店與其他投資公司不同,更多地是想實現沃爾瑪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關於創始人離職的消息不斷出現,本質上反映了創始人與資本方矛盾是比較多的。但核心問題還是在於1號店的業績表現並沒有達到各方預期。作為主要負責人的于剛要為業績負責。”IT行業資深分析師唐欣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唐欣稱,沃爾瑪並不是將1號店當作財務投資對象,其用意在戰略投資,所以,未來沃爾瑪在中國的電商戰略肯定還是會圍繞1號店進行。早晚會採取措施改變現狀,比如增加SKU(庫存量)、整合物流倉儲,或利用線下渠道來為1號店做推廣。

  不過,沃爾瑪也有“單幹”的可能。沃爾瑪中國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博睿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或許會將沃爾瑪的電商業務拓展到國內。“沃爾瑪在美國擁有很強大的電商,現在還沒有在中國開設線上店,但未來或許會考慮開線上店進行O2O結合”。

  同時,博睿還表示,其他網上零售商都會是沃爾瑪的合作夥伴,能幫助沃爾瑪在中國進行多元化發展。

  而在這次訪華的溝通會上,董明倫表示,“隨著電商發展,今後1號店的業務模式會有變化;線上線下整合是趨勢,只有每種業態發展得非常好的情況下才能將二者更好結合。”

  董明倫透露,沃爾瑪2015年至2017年將在中國開設115家新店。這一逆勢開實體店的做法被猜測可能是為O2O(線上線下電子商務)佈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