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家電業被國際大牌拋棄 西門子全線退出家電業

  • 發佈時間:2014-09-24 15:24:5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近幾年,百年品牌揮別大家電製造業的案例層出不窮。2009年,三洋的家電業務被松下整合;今年9月上旬,美國的通用電器(GE)也把自己的家電業務出售給了伊萊克斯;飛利浦的黑電業務則出售給了冠捷。昨日,羊城晚報記者從西門子中國獲得確認,西門子出售博西家電公司50%的股權給博世公司,這意味著西門子退出家電製造業。放棄家電業後,上述百年品牌不約而同地轉向利潤更高的工業、能源、照明、小家電等更賺錢的領域。然而,分析認為,此時並非中國家電業的機會來臨,反倒有可能給中國家電業帶來更大的壓力。

  焦點

  事件

  西門子出售博西家電股權

  博世是歐洲最大的家電生産商,但在白電領域卻缺少作為,而這正是同為德國企業的西門子的強項。也因此1967年,雙方合資成立博西家電,各佔股50%。西門子的家電一直由博西家電生産銷售。博西家電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同一條生産線生産出來的冰箱,有的貼上西門子的牌子,有的貼上博世的牌子,實際上沒什麼區別。”

  不同於博世的是,西門子公司的業務並不以家電為主,其更具備優勢的領域在電氣、能源、醫療等領域。雖然西門子相關人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稱不便透露家電業務的佔比,但接近西門子的人士介紹:“家電業務對西門子的利潤貢獻遠遠無法和其他業務相提並論,早就不是西門子的重點業務。”該人士表示,與博世成立合資公司就已表明瞭逐漸剝離家電業務的趨勢。昨日,行業專家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西門子等國際大牌的家電業務利潤率最高也只能達到5%的水準。”

  不過,相對於博世,西門子仍然有品牌優勢。以中國市場為例,西門子冰箱定位高端市場在外資品牌中仍舊佔據第一位置。但行業人士透露,西門子近些年實際上缺少技術創新,僅僅是在吃品牌的老本,市場份額也在逐漸下滑。而博世則看重西門子的品牌影響力。這是西門子把合資公司的股份賣給博世的主要原因。據了解,博世和西門子的這筆交易耗資30億歐元,預計于2015年正式完成。

  行業掃描

  百年品牌紛紛作別家電業

  就在退出家電業務同一天,西門子還宣佈了一項收購計劃。9月22日,西門子宣佈以76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全球能源基礎設施領域中的領先品牌德萊賽蘭,繼續加碼西門子的石油和天然氣業務。這已經充分説明瞭西門子的未來戰略,即發展電氣、能源業務。

  百年品牌退出家電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在今年9月上旬,美國通用電氣(GE)宣佈,以33億美元的價格把旗下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業務出售給歐洲老牌家電製造商伊萊克斯。而GE則將重心轉向核心業務轉向能源、醫療、家庭、交通運輸、金融等領域。

  更早之前的2009年松下收購了“胞親”三洋,並積極整合了三洋的多項業務。整合之後,松下也把航空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等業務作為最重要的業務來發展。家電業務只是“盡人事,聽天命”。以GE的家電業務為例,銷售額和凈利潤分別只佔到通用電氣整體銷售額、總利潤的6%、2%。

  而同為歐洲老牌家電品牌的飛利浦則也將在華市場的電視業務出售給了冠捷科技,自身則專注發展醫療保健、照明等業務。被保留的家電業務,也僅僅是更賺錢的剃鬚刀、空氣凈化器等小家電業務。

  上述案例的共同點是,相對新能源、醫療等其他業務,家電製造業對這些老品牌來講貢獻不了多少利潤。一位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告訴記者:“歐洲、美國、日本的家電製造業發展了近百年曆史,已經度過了最賺錢的時代,新能源、醫療等行業代表未來趨勢,也能貢獻高利潤,及時退出是明智之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