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五糧液應收票據激增53億 酒企先款後貨好日子不再

  • 發佈時間:2014-08-29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在冷市之下,酒企以往“先款後貨”的方式已然鬆動,更多的賒銷出現,也增加了酒企面臨的財務風險。

  五糧液的應收票據高企或體現了這一狀況。五糧液8月27日發佈的2014半年報顯示,其應收票據從年初的36.25億元累積到了現在的89.52億元,半年增加了53.27億元。在這背後,五糧液的部分經銷商用銀行承兌匯票來買酒。對此,五糧液證券事務部一位人士表示,“市場已經發生變化,這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做法。”

  酒企披露的中報顯示,多數酒企應收賬款大幅攀升,汾酒應收賬款暴增約30倍,青青稞酒的增幅也高達322%。未來,酒企的資金鏈或承壓。

  昨日(8月28日),白酒行業專家趙義祥向記者表示,雖然酒企目前大多現金流充裕,但應收賬款的增加或較高,勢必會對部分企業資金鏈造成衝擊。

  應收票據大幅攀升

  8月27日,一位五糧液山西經銷商向記者表示,雖然旺季將至,但其也只是“根據預計銷量的多少來訂貨”,不願更多將資金積壓在貨品上。

  時值中秋、國慶等傳統白酒銷售旺季來臨之際,各大名酒銷量的增長並不明顯。上述同時銷售五糧液的經銷商表示,雖然自身幾乎沒有庫存,但也不願意囤貨,據他了解,周邊的經銷商提前打款的意願並不高。

  在行業深度調整之下,原來“先款後貨”的模式正在悄然鬆動。五糧液也遭遇到了這樣的狀況,體現在報表層面,即應收票據等的大幅增加。

  五糧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6.63億元,同比下降24.85%;實現凈利潤40.02億元,同比下降30.90%。公司應收票據約89.52億元,期初,對應數值約36.25億元。同時,五糧液還發佈了《副職高級管理人員業績考核暨薪酬管理辦法》,公司高層薪酬改革走上破冰之旅。

  對於薪酬管理上的變化,五糧液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是由國資委統一對高管進行考核,應國資委要求,國有企業對高級管理人員也要有嚴格的考評機制。相比於以前,多了公司層面的考核機制。”

  趙義祥表示,五糧液高管薪酬改革只是白酒企業行業變革的一個縮影,由於現在高端白酒業績普遍承壓,以業績為導向的薪酬管理,需要企業放下身段,深耕市場。

  對於應收票據的大幅攀升,在發佈一季報時,五糧液就解釋稱,“主要係經銷商採用銀行承兌匯票購貨所致。”

  昨日,五糧液證券事務部一位人士向記者介紹稱,“市場已經發生變化,這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做法。”他表示,是因為目前商家有資金困難,通過應收票據來解決。

  上述五糧液證券事務部人士坦言,“沒有哪家酒類公司還能像以前一樣有大量的預收賬款,經銷商排隊拿貨,行業如今處於深度調整,這樣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

  酒企財務風險增加

  行業“先款後貨”的模式面臨鬆動,目前其他酒企也紛紛採取類似模式,賒銷賣酒更多出現。近期,上市酒企發佈的中報顯示,不少酒企的應收賬款也在大幅攀升。

  沱牌舍得2014半年報顯示,公司應收票據也較期初增長51.46%。對此,公司解釋稱,是由於收到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所致。公司的應收賬款上升了約81%。沱牌舍得稱,係“增加了少部分老客戶信用銷售導致應收賬款增加”。

  從數據來看,青青稞酒在應收賬款數值上雖較小為646.71萬元,但增幅卻也高達322.55%。山西汾酒應收賬款的增幅最大,期末為3177.94萬元,較期初大漲約30倍。山西汾酒解釋稱,是由於“賒銷增加所致”。

  對於酒企應收賬款的增加,趙義祥表示,“慣性渠道已經發生變化了。”

  從目前市場上的廠商交易形式看來,已經是“先款後貨”、“銷多少買多少”、“先貨後款”、“賒銷”等多種模式共存。

  酒越來越難賣,經銷商打款的積極性也不高。素有“現金奶牛”之稱的白酒企業,如今恐難樂觀地坐等收錢,酒企面臨的財務風險也隨之升高。

  不僅如此,應收賬款還有可能轉變成為壞賬,進而影響企業業績。不過,對於現金流充裕的一線酒企來説,短期資金鏈遭遇巨大變動的可能性並不大。

  趙義祥認為,酒企實行“先貨後款”,或者賒銷的時候,還是會進行風險控制,會對經銷商進行篩選。

  酒企方面也在注意把控這方面的風險。前述五糧液證券事務部人士表示,公司的應收票據都是屬於銀行承兌匯票,都是沒有風險的,相比一季度稍有下降,是正常的。“公司也在控制應收票據風險,比如票據的時間、額度,對商家也是有選擇的,一般是沒有風險的。”

五糧液(00085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